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辉煌重工:并购重组中实现跨越发展

2013-01-24 14:40:14来源:福建工商时报

打印 字号: T|T

     从原来占地不过 4万平方米,年产值3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至如今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年产值3.5亿元的大集团公司。福建辉煌重工在完成了对四家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之后,成了福建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其生产的机械产品占领了70%的福建市场份额。
 
    “到去年为止,我们公司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辉煌重工的创始人王秀成谈起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颇有些自豪。在谈到如何实现跨越发展时,面对记者,王秀成坦言道,“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对老国有机械企业的并购重组及后来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造、升级战略。”
 
    辉煌重工集团的前身系三明辉煌机械厂,创办于1984年。当时在机械制造业领域,还没有私营企业办厂的先例,王秀成只能依托一些国有企业进行产品生产。
 
    在此后的企业经营中,王秀成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在与国企多年的深入合作过程中,王秀成深感国有机械企业无论在设备还是在人才技术上颇具优势,但在制度上缺乏创新。“将国有企业的优势转为己用”这一想法,在王秀成脑海中逐渐成形。
 
    2003年,第一个机会来临,当时的三明市标准件厂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拍卖。王秀成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并将10多年未更新的设备进行了改造更新,让这家老厂重新运转起来,该公司的业务成为辉煌重工的一个重要补充。同年9月,王秀成又以同样的方式收购了另一家皮革厂,该公司的业务与集团的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其设备及人员则充实了公司的力量。
 
    2007年,厦门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也被辉煌重工收归麾下。2009年9月,经过多轮谈判,王秀成又成功收购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三明制造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省三明机床厂56.68%的股份,此举更是让辉煌重工在产业提升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系列并购重组让辉煌重工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并购重组中,王秀成并不是原样照搬,“重组后,我们就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调整经营理念,并投入重金进行技术改造。”
 
    王秀成按照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模式,对原有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调整管理职能,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责权利统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体制,同时对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实现了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公司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并由家族式经营逐渐发展成股份董事会管理。
 
    王秀成还确立了企业走“重大装备、高端成套”路线。并与清华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福建工程学院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出冶金连铸机成套生产线,线(棒)材轧机成套生产线、热轧带钢轧机生产线、高精度数控轧锟磨床、多功能高速精密冲床。通过努力,其自主研发的TXH571410*350高刚性龙门式立卧镗铣五面体加工中心,是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高端机床;MGK7160四轴数控超精密磨床,则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该产品国际技术封锁的局面。
 
    重组改制后,辉煌集团捷报频传。不仅实现了年生产铣床1500台、轧锟磨床15台、轧机1.1万吨;还实现了年产值3.5亿元,年销售额4亿元,年创税0.5亿元。
 
    王秀成表示,按目前的发展速度,3到5年的时间内,辉煌重工实现10亿元产值的战略目标将不是梦。(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