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王尽美

2013-01-24 14:39:02来源:新民晚报

打印 字号: T|T

   王尽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冬,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
  1921年春,王尽美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主任。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先后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的罢工斗争。1922年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的组织。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后重回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4年1月,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逝世,时年27岁。(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王尽美像 新华社发 

   附荆 楚网载: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任主编。《励新》半月刊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登载了许多有关社会改造的文章,抨击时弊,启发青年觉悟。

  1921年春,他与邓恩铭等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他们一同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并“尽善尽美唯解放”,抒发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信念。

  党的一大之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王尽美在山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任书记。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高君宇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为适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建立,王尽美任主任。7月,他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会后,他同邓中夏、毛泽东等人共同起草的《劳动法大纲》,成为这一时期党指导工人运动的纲领。

  按照党的指示,他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积极领导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10月,在他直接领导下,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历经9天,取得斗争胜利。紧接着,他作为总同盟罢工指挥部重要成员之一,参加领导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同年11月,他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同年2月,他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党在山东的全面工作。

  党的三大后,王尽美根据党的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去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国民会议运动讲演大会。归途中,在天津饭店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并被孙中山委以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这期间,他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奔波于济南、青州、潍县、青岛等地,指导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积极建立与发展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使党在山东的工作迅速发展。同年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王尽美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他去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