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元人对王约为三槐堂王氏的认定

2013-01-24 14:29:22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王约(公元1252-1333年)字彦博,号豫斋,赠文定公,亦称大梁王文定公。生于元宪宗二年,卒于文宗至顺四年,年八十二岁。祖父王通为汴京三槐堂之后,宋末避乱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王约性颖悟,风格不凡,尝从魏初游博览经史,工文辞。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翰林学士王盘荐为从事,累拜监察御使。子王思诚字克修,奉议大夫、秘书监著作郎,其后代迁山东滕州江苏沛县丰县等地。
    王约在其父松年的墓志中的世系:王因-王通-王松年-王约-王思诚。王约祖籍汴梁(开封),曾祖父王因为三槐堂王氏之后,祖父王通(字庆祥 )、祖母陈氏,在金开兴元年(1232年)元兵攻打汴京时,逃乱迁真定。
      王约的父亲王松年(字坚甫)、母成氏,元中统癸亥(1263年)迁家大京(今北京)。
      王约子一女二,子王思诚在元《秘书监志》卷十有载:“王思诚 字克修,商议中书省事王约之子,至顺二年(1331年)八月十八日自郊祀署令以奉议大夫上。”
     元末(1368年前后)王思诚之子避乱迁山东薛城境,后因黄河水灾,地陷微山湖,王思诚之孙王让避灾迁山东滕州南郭河边沙河店(今南沙河镇),后裔分布滕南北街村、南街村、辛庄、崔庄、宁庄、双庙等一带。又有后裔分迁到苏北的徐州王门村、沛县王菜园村、司庵村、王庄村及丰县谢村等地。
    乾隆二年(1737年),王约的十三世孙王致志始修谱,此时距元末迁山东滕州三百六十余年,已生有十四世孙(滕南“廷”字辈)。今至2010年,王氏迁滕六百四十余年,六次修谱,王约后裔已传至二十四世(滕南“广”字辈,沛县“义”字辈)。 
     元人蒲道源为王约贺寿时有“官历圣朝凡四叶,泽流家世自三槐”的诗句;元代著名词人张野在王约寿宴时赞“三槐堂”后继有人“看门闾高大,堪容驷马,儿孙昌盛,已种三槐”。但是刘敏中的王松年神道碑,对松年的上世记为,上世汴梁人,并没有明言为三槐之后。王约生于1252年,到三槐王旦生年957年,也只有295年,到王旦也就是10-12代之间。元人对其出身是否是三槐应当还是清楚的。所以认定其为三槐王氏应当是可信的,问题是王因要接到三槐堂那一支上,看三槐堂谱好像并没有记述这一支与三槐堂的衔接。

    敕赐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

    梁国文惠公王公神道碑铭

                                      (元)刘敏中 撰文

    公既殁之十又五年,其子约仕益贵,圣天子眷益重公,以三代恩典,赠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梁国公,谥文惠;夫人成氏,追封梁国夫人。诏臣敏中撰文碑其墓道,且诏臣赓书,臣贯篆额。臣谨按事状。
    公讳松年字坚甫姓王氏,上世汴梁人。大父讳因,赠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汴梁郡公,谥敬懿;祖妣张氏,追封梁郡夫人。父讳通字庆祥,赠资善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汴梁郡公,谥庄穆;母陈氏,追封汴梁郡夫人,勤俭多内助,庄穆卒,蔬食终身。叔父讳颙,志大命奇竟弗遂终;叔妣闾氏。
      庄穆公为人温谨、博爱、好施。天兵围汴,民饥,日持糗糒食孤弱,全活者众。遇妇人诟其夫于途,问之泣曰:“家贫,里胥责夫‘尔赋已代输,尔亟贷子钱为偿’夫往迟至使妾迓夫,则误遗所贷子钱,为将奈何?”乃大哭。庄穆曰:“勿哭,其偿几何?”曰:“若干”,探囊畀之,不问其姓名。夜有盗,家人弗知,旦缉得其迹,将捕之,庄穆曰:“所丧能几,忍彼一家终被恶名”,竟寝,里中称为长者。三子,公其仲也,甫三岁,汴溃,父母挈以北徙,寓真定。未冠父卒,兄夭弟幼,能力贫,养其母。中统癸亥,辇母家京师,数岁遣子约如真定,举其父之榇殡于燕,至元丙子十二月二十二日母卒,合葬京师南之烽台乡。公尝职金榖,户曹侍郎乃其同学生,往谒弗见,公怒,出谓其所偕曰:“衔贵势而忘故旧浅矣,吾惟一子教之学,安知他日不若彼之所至邪!”,归语约曰:“奋汝志,无忘吾辱”,乃不复仕。叔父有高识,约垂髫时,每指示公曰:“是儿风格不凡,异日必兴吾宗”。至是公益勉之。壬午,约由国史编修官辟掾中书知,差除选人,欲预知所得,密以属公,公谢曰:“选事严,掾奚敢泄” 是后约洊历华要,公未尝恃子显以自矜,常以小心谦抑勖其子之不逮。大德三年己亥,得疾寻稍瘳,辛丑,约以翰林直学士奉赈饥畿县,公疾复作,众议将召约。公闻之曰:“饥民待哺使者,儿来如彼何竟”。弗召,其所以期其子者远矣。明年壬寅六月疾革, 十三日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三。以是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京西冈之原之新茔,梁国夫人成氏祔,而考妣暨其叔考妣之葬胥迁焉,以烽台湫隘故也。
      公天质孝友,慈祥笃实,世之囊橐机阱不知有之。人百欺不一校,绝口不訾人之短,无一毫负人。尝谓约曰:“凡家奴有子勿复奴,彼亦人耳,可奴及再世乎”。约尝欲市一僮券曰假子,公曰:“名子而实奴之,若何”,乃止。家无余产课诸僮贸迁以仰给,而尤乐施予,喜宾客。时乘小车与里社耆旧游裕如也,其平生可知已。
      梁国夫人秦中望族,父旭为国尚监,家真定,以生资聪悟俨恪,御内治宽而法,接姻戚和而诚,妇道母仪中表矜式。约始学,至仕资给,进诱循循焉,惟以辅成文惠公之志也。及疾谓约曰:“我疾非药能起”。医来竟不饵其药,夷然而逝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十九日也,春秋五十有九,子约以文行器略,官历礼刑二曹尚书,太子詹事,河南河北行中书省右丞,征拜集贤大学士,官荣禄大夫,妇某氏梁国夫人,孙男一思诚,女二在室。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言天道也。公始襁抱罹播荡之厄,结发振厉舍危图宁。以孝弟勤恕理家,而家以立;以恭慎逊抑教子,而子以显,卒之门阀地望,郁然为一时名臣,其于向也户曹郎为何如耶?惟公志明德壹,故其取应如响本乎天道也!所以封大国、加显号、锡铭载、美流耀于无穷,岂非天乎?呜呼,公其可以慰矣!

      铭曰:
      行有万殊,善莫与竞。                                
      变有万机,谦不可胜。
      得是二者,惟公其人。
      以天合天,靡屈非伸。
      身为世贤,子为国器。
      端委立朝,辅弼之贵。
      其原有归,曰惟公休。
      褒恤是崇,命秩孔优。
      宠铭兹石,万世余侈。
      识者所嗟,是父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