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研究
中国姓氏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姓氏作为父子世代相传、传承血缘关系的一个"活化石",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据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研究员介绍,中国姓氏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以父系方式遗传,类似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第二个特征是环境、气候、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对姓氏是没有选择性,因此姓氏是中性的;第三个特征是,姓氏是人类社会进化中的文化产物,是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可以从文字史书中追溯其传递的痕迹。其时间跨度之大,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学标志所不具备的。
"正是这三个特征,使我们对中国姓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即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姓氏。"袁义达说,"几十年来,我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和热情投入到这一科学研究中,从搜集古今中国人姓氏资料到分析几百万个枯燥无味的符号和数字,从计划研究方案到设计研究中的所需软件,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在中国人姓氏群体学的研究中,袁义达及其科研团队先后发现,当代的中国姓氏分布与遗传基因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反映了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汉族南北遗传组成上的差距大于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北方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遗传差距,其分界地带在南岭和武夷山,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长江。
研究还发现,中国人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是组成各地人群遗传结构的主要成分;几千个小姓往往表达了地域性特征,是相对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中国人遗传多样性基因库的最好隔离群。而且,中国几十种疾病分布地理图与百家大姓分布地理图还存在高度重叠的现象。
"尽管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姓氏在我国刚起步,但我们确信,中国姓氏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资源,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们遗传下来的基因组资源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大统、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和国土利用等重要的问题和研究领域,极具科学研究价值。"袁义达说。
日期:2010年10月14日 - 来自[科教新闻]栏
夫妻为争孩子姓氏闹离婚 因男方姓操被指不好听
本报讯(记者章鸽 实习生吴雪 方文娟)家住江岸区江码社区滨江苑小区28岁的操先生刚刚为人父,可妻子严女士因为老公这个姓难听,坚决不同意宝宝跟爸爸姓,争执之下小夫妻闹起分手。
昨日,操先生在武汉一生活论坛上发帖,请网友帮忙,给未出生的宝宝取个好听名字,能跟着自己姓。
操先生发帖称,儿子今年4月1日出生,到现在还没上户口。因为妻子认为“操”这个姓难听,不好取名字,要孩子跟自己姓。双方家长为此也掺和进来,大家闹得不可开交。妻子一怒之下,甚至提到要分手。经多次协商,妻子和宝宝外公外婆让了一步——只要能取出好听的名字,就跟操姓。操先生说,“希望大家帮帮忙,想想孩子的名字。被采纳的名字将送一份厚礼给取名者”。
记者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跟帖,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姓操的人,请宝宝的妈妈不要太在意”,有网友称,“换个角度考虑,这么冷僻的姓,重名率非常低,不是也很好吗?”还有不少网友给宝宝取名“操盘”、“操帅”等有趣的名字。
昨日17时,操先生在回复称,目前还没有出现妻子满意的名字,请网友继续帮忙。
要是读者们还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名字,可以致电本报,帮这对为难的夫妇一起出出主意。
日期:2010年5月5日 - 来自[天下奇闻]栏目姓氏与中医传承中的文化意蕴
姓氏与中医传承中的文化意蕴
上海市名中医史济柱,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四代世医之家。从曾祖丽生公开祖行医以来,第二代史腾蛟,第三代史催荣,到史济柱是第四代。可喜现在后继有人,又有了史氏第五代,正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在史老家里,我们见识了史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和传世珍藏,其中有清代画家改琦的麻姑献寿图、清代无名氏手绘史氏祖先“走马郎中”史丽生的画像,以及线装藏书。史氏家藏两部书最为珍贵,一部是家谱,是清道光间的曾祖父史丽生所撰。史氏宗姓全国四大宗支,鄞县史氏属于四明史氏宗支。从宋代开始,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五十二进士,七十二公侯”的显赫家世。在南宋,出现过“满朝文武,半出史门”的盛况,“一门三丞相”,分别是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其中史浩和史弥远分别被进封为越王和卫王。有历史记载的著名人物如元代镇阳王史天泽、明代以英武殿大学士入阁参政(即宰相)的史可法等。作为鄞县史氏直系被进封公爵的有史宝蟾,传至清道光史丽生取得拔贡的进身。另一部书是医学著作《丽生集》,也是出于曾祖父的手笔。关于史丽生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一直流传于当地民间。一次,在出诊途中遇上一个因风雪交迫倒毙路边的患者,他将新做丝绵寒衣披裹到患者身上,救活路人后,又不惜将新衣相赠,自己则冒寒而归。这种解衣推食的慈悲心肠确实令人感动。又一次,浙江道台据守的钱塘海堤塌方,道台引咎自责,跳海自殉。获救后,因为海水浸泡致使眼睛严重受伤致盲,多亏史丽生救治而获复明。
关于史氏家族有两个人物,他们的操守大节令人钦敬。一是南宋宰相史浩,在宋孝宗当政宋高宗在世的时代,凭着大无畏的智慧勇气,敢批逆鳞,触及赵构最隐秘的阴暗心理,顺乎民情,第一个公开地提出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一是明代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他面对民族危机深重、国家存亡的紧急关头,义无返顾力挽狂澜,最后牺牲生命以殉民族大义,表现出大英雄大胆略大无畏大气节。史氏文化渊源如此深厚悠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化都有所激励。
中医药酒中有史国公酒,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可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史国公药酒的名称由来,有着不同的美丽故事。传说古代一位民间医生,凭着自己的丰富经验,用自己发明的药酒普救天下风湿病患者,其药效称绝。到明朝,一位姓史的国公曾用此验方在府中配酿药酒后留下配方,世代相传至今,后人为纪念他,故命名为“史国公浸酒”。又有一说: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史氏漂阳侯46世孙),当他率部北上抗清,宿营野外,许多官兵因风寒不适而削弱了战斗力时,史命人配制药酒给将士们饮用,饮后马上体暖而力健。于是后人为了纪念史可法,故将此药酒命名为史国公酒。虽然说法不一,但都与史氏有密切的关系是确信无疑的。这里也蕴涵着一种造福人民施惠民间、抵御外敌不屈不扰的民族人文精神,它激励着史氏后人尽力为人民大众造福。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中医文化]栏目男子姓蛋每次签名均被笑
男子姓蛋每次签名均被笑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17日,四川宜宾筠连县姓氏文化学会理事会负责人透露:《筠连县姓氏志》一书已最后审定,将于明年2月份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姓氏志。
2003年6月,筠连县政府便批准《筠连姓氏志》正式立项。近6年来,经过80余名“姓氏专家”的调查收集和不断完善,截至去年12月,《筠连姓氏志》共收录了271个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字辈、家谱、史迹、人物,既是筠连第一部姓氏家谱志,也是第一部最大的人物志。
据了解,李、刘、张、王、杨、陈、罗、黄、胡、周、詹11个姓,占筠连总人口的50.6%,除詹姓外,其他10种姓均在万人之上,其中2万人以上姓氏有3个,3万以上姓氏1个。在这271个姓氏中,孤僻的姓很多,如蛋(简写为旦)、党、贵、氐、淘等姓,都是很少见的;有的姓在筠连境内只有1人或两人,如包、年、迟、时、谷等只有1人。奇、蛋(简写为旦)、党、贵、氐、淘只有两个人,这是因为结婚或者因其它原因在近二三十年里才迁入的。据调查,蛋姓就主要从西北迁过来。
由于名字的奇特,不少人还产生过烦恼,比如一名姓蛋的先生告诉姓氏专家,他每次出外需要留姓名时,别人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真的姓蛋呀?”久而久之,他习惯了出门写姓名时简写为“旦”,这样虽然惊奇的人还是不少,但毕竟心里感觉要好些。
在收集调查时,姓氏专家发现,有的姓氏书写不规范,如筠连镇有一个居民姓青,但其户口簿上、身份证上错误地写成了卿,专家发现后,以筠连县姓氏学会及《筠连县姓氏志》的名义,到派出所、公安局为其协调,终于成功地将姓的字改了过来。
日期:2009年12月19日 - 来自[天下奇闻]栏目
英发现姓氏具有特殊遗传信息
最新研究发现:我们的姓氏通常与遗传信息有着紧密联系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1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人的姓氏也具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可确定谱系、共同的祖先和其他的遗传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姓氏和遗传信息具有紧密的联系。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人类遗传学教授Mark Jobling和Turi King博士发现,具有类似Grewcock,Wadsworth,Ketley和Ravenscroft稀有姓氏的男子往往都有相似的Y染色体,这表明在近700年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然而,具有像Smith这样普通姓氏的男子似乎没有共同祖先。King博士对此解释道,“Smith这样的姓氏起源于商业名称,被不相干的人多次采用,不常见的姓氏更具有地理特征,也许当时仅有一、两个人采用,所以我们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他们相信,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系谱专家构建家谱,尤其是在个人档案不完善的情况下,姓氏会更有用途。对具有共同姓氏的两个人进行基因测试,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否拥有一个父系祖先。比如说,Attenborough是一个不常见的姓氏,随意调查中科学家发现,姓Attenborough的十个人中有九个具有相同的Y染色体。
日期:2009年2月17日 - 来自[遗传与基因组]栏目警方可能采用DNA指纹识别技术判断嫌犯姓氏
警方可能采用DNA指纹识别技术判断嫌犯姓氏
英国研究者周三表示,将来警方可能会仅通过DNA判定男性嫌疑犯或受害者的姓氏。
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University)的科学家称,他们已经证实,同姓氏男子的基因可能高度相关。这所大学在1984年发明了DNA遗传指纹识别技术。
根据此项研究成果,家谱研究者和侦探可能通过采集血液、头发、唾液和精子,从中辨别男性的姓氏。此技术基于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的基因分析——与姓氏一样,该基因是父子相传的。
研究者调查了2500名男性,发现在同姓的两名男子中间,出自同一家族的几率平均为24%。而且如果他们的姓氏很罕见,他们来自同一家族的几率则将近50%。
研究者Turi King说:“姓氏和Y染色体类型出现非常高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会应用于司法鉴定,因为这项研究说明,如果存在储藏姓氏和Y染色体信息的大型数据库,只通过DNA预测姓氏是可行的。”他将于周三发表演讲,公布此项研究成果。
日期:2008年10月10日 - 来自[业界动态]栏目重庆罕见姓氏 每个汉字都可成姓
重庆罕见姓氏 每个汉字都可成姓
继“一”到“十”、“油盐醋”等怪姓之后,“输、赢”,“多、少”等罕见姓氏的人又冒了出来。昨日,结合专家意见,我市十大罕见姓氏有了新排名,“输”、“活”、“报”、“什”、“脱”、“盆”、“赢”、“少”等8个姓氏挤进新排行榜,我市排进10大罕见姓的共有24人。
十大罕见姓氏有了新排名
最新出炉的重庆10大罕见姓氏:其中“醋”、“输”、“活”、“报”、“什”这5个姓,在我市均只有1人;“脱”、“盆”、“二”以各3个人姓紧随其后;“赢”、“少”分别有5个人姓而排名最后。之前的“产”、“存”、“油”、“盐”等姓则无奈被挤出排名。
华夏姓氏研究会王研究员告诉记者,这里面有些姓氏他从未耳闻。像“报”姓,为追查起源,他翻阅了整整一下午的资料,竟然毫无记载。这10个姓排名10大罕见姓氏当之无愧。
每个汉字都能成为姓
随着本报寻找特色姓氏的人群不断扩大,不少千奇百怪的姓氏纷纷冒了出来,“东西南北中”等方位词原来都是人姓,而且姓这些姓氏的人还很多。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醋茶”也都在我市找到,唯一遗憾的就是独缺姓“酱”人氏。
据王研究员介绍,我国的常用汉字4000个左右,而目前存在的姓氏也是4000多个,数字、方位、行业、地名都有人姓。由此可见,每个汉字都可能成为姓氏。本报记者 刘占良 李洁 伊永军
个姓故事
电脑打不出“冮” 坐飞机要开证明
“这个姓给我带来很多麻烦,我都想改姓了。”今年32岁的冮(gang)女士出生于四川巴中,他们整个村子都姓冮,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奇怪。迁到重庆后,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才发现这个姓“很麻烦”。
“每次坐飞机都打不出这个字,还得另开证明盖章。”冮女士说,每次到银行,工作人员都是打个“工”字上去,然后用手补上两点。年深日久,两点褪色了。银行户头就变成了“工”姓,挂失人家都不认,最后还得跑派出所开证明。
取名“电瓶厂”开创一个新姓氏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名出生于1999年的小孩姓“电”。资料显示,这名綦江小孩的住址在綦江农贸街通惠电瓶厂,注册名字就是电瓶厂,出生日期为1999年元旦。
当地户籍民警介绍,这个小孩原本是该厂职工捡来的,因无姓无名,登记时就跟着养他的厂姓电,全名叫电瓶厂。专业人士指出,等这个小孩长大成人,他的后代跟着他姓“电”,可谓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姓氏。
民警:姓啥无法管 起名有规定
公民的姓氏虽然来自家族血缘沿袭,但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的起名,却得遵守相关规定。
户籍民警老贺告诉记者,首先,在申报姓名时,不得中英字母夹杂;其次,在取名时,字数不宜过多(少数民族除外);第三,在姓名中,不得出现反社会、反文明、反科学,有影射侮辱他人的文字;最后,不得用自造字取名,只能在规范文字内取名。
重庆十大罕见姓氏
醋 输 活 报 什 脱 盆 二 赢 少(由少到多排列)
日期:2007年2月13日 - 来自[天下奇闻]栏目我学者发现姓氏与疾病存在关联
我学者发现姓氏与疾病存在关联
据新华社讯 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布历时两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研究,这项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一共收集到4100个姓氏。在此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姓氏分布图与《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有重叠,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似乎都存在一种说不清的重叠现象。
中国姓氏统计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袁义达长期以来进行姓氏的遗传学研究。他说,他们进行姓氏研究最初是受到国外同行的建议。20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群体遗传学家卡瓦利·斯福扎教授在对意大利人的姓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经济学的问题。他觉得中国人的姓氏在遗传学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有可能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当时他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开展了中国姓氏与遗传信息方面的研究。自此,国内开创了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姓氏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他表示,如果把常染色体的突变看作疾病,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肯定是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即男性的主要染色体——Y染色体在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必定也在随之迁移,研究Y染色体的分布规律也能找出常染色体的某些分布规律,必定对研究某种疾病的起源有帮助。
现在袁义达的研究工作还在深入进行,他认为对于姓氏和疾病关系的探究,可以为研究疾病起源的专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资料。
袁义达说,现在医药学领域开始关注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有可能为新药和个性化药物的研制提供线索。同样的病在不同人群身上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的感冒药对某些人可能十分有效,对某些人则没有半点效果。他说,“如果找到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现在有些专家所提出的根据姓氏开发出个性化药物,甚至‘对姓下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日期:2006年3月5日 - 来自[科教新闻]栏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