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王氏溯源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为88,900,000人,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王姓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大斧,斧柄朝上斧刃朝下,到了金文依然可以看出斧的影子,直到隶书才演化成现在的王字。史前人类开始大量制造、使用石器和玉器工具,因为石矛石刀不够锋利,远不如石斧实用,慢慢的石斧中的艺术品——玉斧(又叫玉钺)地位越来越高,最终演化成了王权的象征,古代很多王侯墓葬中出土玉钺。王字以斧来会意,是实力和权威的象征,所以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之为王。

《说文解字》对王字的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翻译成现代文:王,天下归趋向往的对象。董仲舒说:“古代创造文字,三画而又用竖线连接其中,叫王字。三横画,代表天道、地道、人道,而又能同时通达它的,就是王。”孔子说:“用一贯三就是王。”
王姓从史传上可知,中华王姓大多是王者后裔,帝王的后代。
在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有一座代表中国王氏宗祠的子乔祠,建于公元1526年,这是明代重臣王琼为纪念先祖太子晋所建,祠内有保留至今的历代王氏族谱,可以证明太原王氏就是中华民族王氏的开元始祖。

太原晋祠里的子乔祠
子乔本名姬晋,字子乔,是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人称太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庶人,后抑郁而死。子乔的儿子宗敬见东周王朝日渐衰微,于是避乱隐居太原,又因其为王族继承人而被称“王家”,从此有了太原王氏。子乔因此被奉为王氏始祖,所以后世又称他为王子晋、 王子乔或王乔,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
王氏有很多起源传说:
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出自妫姓,为战国时期齐王田力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
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
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出自北方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
王氏尤其以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最为有名,枝繁叶茂,牛人辈出。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王翦。
王翦之孙王离死于巨鹿之战,王离长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为琅琊王氏始祖。琅邪王氏在汉朝兴起,东晋时期发展为侨姓士族的最高门第,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
三槐王氏: 是太子晋王系的一个分支,先祖王佑,官拜监察御史,因手植三槐而闻名,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后其子王旦果然为北宋宰相,当政十余年。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三槐王氏属太原王氏的分支,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

子乔祠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