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修槐荫王氏谱序
国史方志家谱,是华夏民族的特色文化。“国之善效、恒志家成、齐朝学燕,有相龙廷、槐树仕义,德富光明,永远安邦,益正兴平、”本房这套三十二个字的家传班辈(范字),含义深远,由来已久,传了一代又一代;孩提时代就背得滚瓜烂熟;“槐荫发祥” 、“湖广进川”(另有考证)、“王罗不开亲”的俗谚口碑,流传至今,印象深刻;三十年来,槐荫王氏后裔恒松苦苦追寻,魂萦梦系,并把续谱作为日常业余时间的头等大事及终生的追求的最大成就,一有所得,赓即记下。改朝换代、家族变迁;世纪之交,千年一遇,值盛世年华,国运昌隆,政策宽松,家和兴万事,寻根祭祖,心情尤烈。由于在破“四旧”及“文革”(1966-1976)中家谱及相关文物遭损,今续谱困难重重;拨乱反正后,在国家经济与文化复兴过程中,松感叹人近中年,稍有成就,特广集资料:一九九六年开始走访本家及有关知情人,一九九七年联系山西太原王氏研究会,一九九八年参观上海嘉定科举文物馆,一九九九年春节专程考察孝感王店、王河,阅孝感市志,谒陕西黄帝陵祭拜,又多次联系父老乡亲、并委托亲友到太原晋祠等地考察,多次到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才续修此谱,书虽草成,意犹未尽。孤军奋战,既乐在其中,又倍受艰辛。
先祖耕读为本、诗书传家,文武兼修、自食其力。远祖数传,都有功名。在家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多欢乐几多辛酸。明清交际战乱,四世凤臣祖避乱阆城、客死他乡;十六世纪末叶,六世廷栋祖光宗耀祖,家庙“文林郎知射洪县事潘禄为槐荫发祥贡生王廷栋康熙五十九年”堂匾家祭二百五十余年;十八世纪人丁兴旺:桥地沟、安家沟、大清沟鼎立,王氏分支繁茂;十九世纪中叶(130年前),十一世祖多早逝,仅王家湾“之” 字班 男丁一年就去世殆尽, 一排新坟坟山头;马匹也淹死井中,只留下跑马遗迹;从此家道衰落,孺人卖产度日,是槐荫王氏进川的低谷:蒲家人用王氏老宅造洋溪镇老镇府一条街,松专程考察,两楼木屋数十余套联体街房,至今犹存,依稀记得,而主人却已面目全非;二十世纪中叶,桥底沟道全祖后裔效字辈王氏弟兄十三人中七人从军,投笔从戎,其中效东、效文、效民、效然弟兄数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留下闪光一页;效义、效武被抓壮丁未归,漂落云南。今宗亲纵跨七代,遍布海内外;但愿槐荫王氏后裔自强不息,事业有成,勿以辉煌而荣、勿以衰微而哀,人生虽有命,谁都当自强不息,充实度日,以慰先祖,以励后人。
王氏后裔恒松记于公元1999年清明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莘县三槐王氏宗谱
- · 三槐王氏家谱述正
- · 太原郡-三槐堂衍派敦睦堂王氏族谱
- · 遵义县鸭溪镇石板镇枫香镇《三槐堂•
- · 缙云箬川王氏家世考索
- · 上海馆藏鹤沙王氏三槐堂家乘
- · 淮阴三树王氏宗谱序
- · 三槐堂连云港海州王氏
- · 三槐堂赣榆上堰王氏
- · 三槐堂王氏下乔村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