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三树王氏宗谱序
吾族由皖迁淮已三百年于兹矣,原地点系白鹤墩,原迁户口仅兄弟三人。越二年暂居,三始叔祖石真公,阄分本宅,仍住原迁地点;二始叔祖石璞公复迁戚家渡;吾始祖石因公居长,复迁至此地,即今天三棵树,去戚家渡十馀里,去白鹤墩几四五十里,天各一方,相距遥遥,会晤无期,非望衡对宇,日相厮熟可比。苟无谱以联络,则愈远愈疏。一脉之亲必至见面不识,不几骨肉而途人乎?此吾族之谱较他人尤急也。七世祖任仁公,深知此理,急起创修,夙草具矣,未付手民,遽归道山。后经捻乱,片页无存,修如不修,然又幸赖此修如不修。何也?草谱失矣,彩岑等不及见,先府君与诸前辈尚及见之。先府君与诸前辈又常为彩岑言之,彩岑耳熟能详,于十馀世大宗小宗,昭穆支派,一一了然,皆先府君之力,及诸前辈之功也。所以民国十七年,彩岑敢为之创修,非面壁虚造,实缘胸有蓝本故耳。经营数月,草稿粗就,尚未细勘,不幸又遭匪乱,再付焚如,诚可痛也,半载苦心,为祝融氏片刻收去。彩岑用是惴惴,恒恐坠失先人遗绪,为之饮泣者累日。嗣后,经理集事,服务公家,日无暇咎,欲修不能,然此心终未忘也。今幸瓜代有人,一切摆脱,可以专心谱事。爰于二十八年秋祭,招集族众会议,各级赞成,均愿为第三次创修,十二世孙国昌、国善等,愿负采访,十三世孙泽,愿负调查,十四世孙树滋、树人等,愿负校对及编辑总纂一席,众以彩岑曾修一次,原委洞悉,堪为识途老马,群起推我,虽不才,何敢辞?且彩岑今年已六十有一,若不趁其未衰,急起创修,再数十年,恐后世子孙于前人遗训,一无所闻,更难著手,愿我族众,共襄斯举,不特彩岑欢迎,即我历代先人亦当快慰于泉下也!
民国二十八年秋 十一世孙彩岑浣手恭序
淮阴
谱序
闻之根深者木茂,源远者流长。家之有谱,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所以光耀前人,昭兹来许者也。
吾族之先,始于两晋,代经几易,家历数迁。其间杰士伟人,悉载史策。暨宋代祜公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其后果如其言,此三槐之所由昉也。由宋及元,生齿日繁,宗支益盛。迨前明之际,频遭大乱。自始祖石因公来迁清邑,其后支分派别,散处四方,迄今数百馀年,不惟远祖难稽,即亲支亦难悉考,若今再不创修宗谱,胡以贻厥孙谋,佑启后人乎?是以族众缮稿捐资,力成其事,以示木本水源之意耳。
盖尝论之,士生三代后,孝友睦姻之行不书于州党,而古人六行之遗谊,渐即沦亡,惟此创修宗谱一事,犹是敬宗睦族之遗。独惜世人漫不经心,每谓区区记住,何关族谊之重轻,故往往置为缓图而不以为急务者也。《礼》曰:“社稷宗庙之中,不期敬而敬;墟墓之间,不期哀而哀。”人之天良,掩于自私自利,日即于愚顽,苟其有所感触,则亦犹是圣贤之心耳,虽云散星居,而为之溯,以身之所自出,与其同出,而最近者,无论高曾之不敢忘,即同族之森然。列于清邑者,自身推之,为亲、为从、为再从,以及无服之人,虽贱与愚,莫不知与吾身有相联相属之意,各致其亲爱之情焉,由斯道也,孝友睦姻之行,将自吾心之不容己者,愈推而愈广矣。
苏明允云:“观吾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非虚语也。兹特从流溯源汇成一帙,上敬祖宗,下联族姓,俾后世子孙,审于亲疏厚薄之分,各致其亲亲长长之意云耳。
十二世孙 国昌 浣手恭序
序言
吾族聚居淮阴垂数百年,自始祖石因公以上,盖已不可详考。清乾隆年间,七世祖任仁公创修宗谱,上自晋魏懿敏诸公,下迄迁淮始祖以下各世,纪述甚详。惜稿成未久,即因捻乱散失,今不及见。先高祖鹤鸣公于所著见闻录中,略能记其梗概,且称:“王氏子孙,散居豫皖各地,世推望族,宋元而下,代有达人。有明末叶,皖人因避匪乱,迁于今之清河者甚多,吾族亦与焉。”又称:“三棵树为先人手植,崇祯之世,始祖石因公于分居之后,始由邑之白鹤墩迁居于此。擘画经营,不期年而成市。”据是则吾族实为皖产,今淮阴白鹤墩实为吾族始迁之地。而三棵树,又为吾族始祖石因公分居后之所经营,是固信而有证也。民国十七年,族曾祖景山公,慨吾族宗谱散亡,复为创修,即以迁淮始祖石因公等为第一世,其以上诸宗派系,则因代远年湮,无足资正,信之文献可供参考,咸皆不列,盖慎之之意。谱成尚未付刻,即因匪乱而毁于火。二十八年秋祭,又召集族众会议,为第二次之纂修,命树人任编辑,堂叔泽任调查,胞弟树藩、堂弟树滋分任校对,而总纂一席则由族曾祖自任之,上起迁淮始祖、下迄十六世昭穆顺序,世系详列,自石因公以上一仍从缺,遵公意也。其称晋魏懿敏公者,示不忘也。编既成矣,适值中日战事紧急,藏稿十年,未克付梓。三十七年,族曾祖以国事稍定,复出其藏稿,命树人整修之,爰乃不辞劳瘁,于案牍劳形之馀,详加雠校,讹者正之,缺者补之,整理既竟,遂援笔记其始末,而付之梓。
民国三十七年 十四世孙 树人 浣手恭序
续修《淮阴王氏宗谱》序
考我王氏,两晋家声,三槐世泽,见诸书载于史,源远流长,兹不复述。及吾始祖三兄弟,由皖迁淮于今三百馀年,前辈序谱,多详言其兴衰沿革,开基创业,遇灾蒙祸,追远查宗之不易,续谱继承制维艰,前人之说备矣,吾亦不再赘言。
今者,吾淮阴王氏,本慎终追远,承先启后之宗旨,国靖、伯安倡之,耀璨辅之,谱复修,大功告成,属余作序。余本七五残年,加之久病未复,本无其力,更无其才,然而在修谱中,诸多耳濡目染,其人其事,感吾心,奋吾力,不得不挥馀热,稍尽子孙之绵薄也。
考吾始祖兄弟三人来淮,只身千里,亲何如之?近何如之?无如岁月易逝,子孙散聚,年愈久而愈远,代愈久而愈疏,遂使一脉之源,后代路人。失何如之,撼如何之?此次修谱,长房、二房按谱寻根,三房正追本归源。1993年秋,鱼雁报喜,代表往来,散失三百多年王氏三房子孙经代表会晤而复团聚,乐何如之,慰何如之!此余之所以欣然命笔而书团聚之盛事也。
敬观吾族谱序记录,始祖石因公,只身迁三棵树,兴家创业,固多艰难,而年月未几,团结地方,兴三棵树街,更非易事,其胆识之雄,组织力之高,实为吾后世子孙之典范也。三百馀年后,三棵树王氏儿女,以村长树楼为首,配合乡政府于三树东郊扩建新街、建楼房、修道路、整市容、振兴商业,发展经济诸多之作为与前辈兴集,方便群众粟帛猪牛之交易,乃异曲同工之举,祖宗之精神得以弘扬,此余之乐于挥毫而为之序者二也。
敬观历次修谱记载,搜寻资料,跋涉查访,无不历尽万苦千辛,从七世祖到十四世,经八世始成草谱,尚缺数十里外三房未能入谱,此盖国家衰弱,世乱民穷,匪旗兵堡,咫尺天涯之所致,而今世道昌明,国泰民殷,此次谱成,刷印精本,每家或数家一册,以此一册在手,凡我族人一经需要交流,电话、电讯天涯咫尺,前人百年沥血苦心修谱未达之遗憾,今则可告慰先人于九泉。淮阴王氏宗谱续修完成,此余之慨然命笔而为之序者三也。
此次修谱,长房耀璨以多病之躯,为宗谱排纲列目,筹稿统编,不辞劳瘁,为修谱组织人选,为修谱垫付资金,从政于县府令树屏在百忙中为手抄老谱,精工复印和续谱审稿、校印,皆尽心尽力。二房伯安为宗谱早日修成,奔走长房三房之间,所有二房登记誊抄之稿,无不亲其手笔,直至一息尚存。我三房国祥年已古稀,奔波各房联络,访查散出族户,备尝辛苦。如九公远在湖北荆门,闻族中修谱,购寄《中华姓氏通书·王氏》、《认祖归宗》等邮寄族中,增补资料,热衷修谱之情可见。此外,修谱中查前辈资料,原讹者正之,缺者补之,适今者谱例增之,不适今者谱例删之。其他诸如调查、登记、集资、印刷等,热情为宗谱奔走,伏案为文牍劳形,无不励余乐为之序者四也。
今宗谱续成,余潜心秉笔谨为之序,略尽后世子孙之忱。
第十二世孙 国政 谨序
1995年11月
续修说明与凡例
一、《淮阴王氏宗谱》(创修本)系1948年整修完稿的。该宗谱作为历史资料复印,每房头保存一本。宗谱原件仍由三树王树人派、戚渡王国靖派保管。原件有明显错误的地方,1995年复印时作了一点圈改。
二、《淮阴王氏宗谱》(简表)系1995年续修的,为适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该简谱改为从左到右横排印刷。
参加本次续修的工作人员有:
组织领导:王树楼 王树义(三树) 王 广(戚渡) 王德如(白鹤墩)
调查:王耀璨 王勤 王国政 王国举 王维勇
统稿:王耀璨 审稿与印刷:王树屏
三、关于家族主要成员“世系表”:
⒈长晚辈从上到下,平辈从左到右依行排列,采用现代常用系统表的编排方法,制成大世系表备用;
⒉为了方便印刷,拟将大世系表分割成若干小张,分别编上页码,再与其他内容合并装订成册,分户保存;
⒊为使分割印刷的世系表各页上下衔接,下页开始,上面重复一世,以利查询派系;
⒋出嗣人加方括号“﹝﹞”,嗣子加“﹝﹞”,兼祧和兼祧子分别加“﹝﹞”,赘婿加“( )”;
⒌有女无男户,长女或招赘编入世系表,名下注明“女”字,修谱时已经入赘的赘婿入表;
⒍排班(辈)用字建议:第十五世“耀”字辈,第十六世“超”字辈,十七世“晓”字辈,已经约定俗成。从第十七世开始依次用下列文字排班: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晓 知 礼 仪 文 明 之 家
第23世“之”字辈,姓名可以是两字,但第二字一定要是走之旁;也可以是三字,第三字为“之”字。
四、关于家族成员登记表:
⒈为了体现男女平等,要进行全员登记。女儿出嫁后下代人当入异姓家谱,自然不必登记;
⒉妻子应当与丈夫并列登记,尤其是贤惠的、有功名的人,同样要在备注栏中详细记述;
⒊同一房人同一世人登在一起,以便查找;同名者,应在备注栏中注明父名。
1995年12月
30年前,淮阴著名琴书艺人王开鉴就是这支族人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莘县三槐王氏宗谱
- · 三槐王氏家谱述正
- · 太原郡-三槐堂衍派敦睦堂王氏族谱
- · 遵义县鸭溪镇石板镇枫香镇《三槐堂•
- · 缙云箬川王氏家世考索
- · 上海馆藏鹤沙王氏三槐堂家乘
- · 淮阴三树王氏宗谱序
- · 三槐堂连云港海州王氏
- · 三槐堂赣榆上堰王氏
- · 三槐堂王氏下乔村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