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著名诗人王思诚
王思诚(1290-1357),字致道,元·济宁路兖州嵫阳南砂堆社(今山东省滋阳县兴隆庄镇陋地村)人。出身于农家,自幼天资过人,嗜书如命,7岁时已能背诵全部《论语》。后拜汶上大学者曹元用为师,学问大进。至治元年(1321年)中进士,授管州判官,历官国子助教,翰林院编修,翰林待制,监察御史,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事,河间路总管,陕西行台,通议大夫,国子监祭酒。元·世祖至宁宗时期著名诗人。
元·至治二年(1322年)31岁时中进士,授管州判官,历任国子助教,翰林院编修,翰林待制。至正二年(1342年)拜监察御史,连续向皇帝上疏,利用传统说法的掩盖下为民请命,意见大都得到了采纳。善于断狱审案,多所平反。反对虚文浮词,只愿为百姓多办实事。旋出佥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事,召修《辽史》、《金史》、《宋史》3史,调秘书监丞、国子司业,迁河间路总管,到任后亲自勘查水势地理,制订方案,征集民工昼夜施工,仅一月时间就堵上了决口,又修夹堤10余里,堤上种树,河滩种庄稼,当年就获丰收。当地百姓十分感谢,呼为青天。正好这有人在田中发现了“嘉禾”。所谓嘉禾,是农作物的自然变异,如一茎多穗之类,历来被附会为政治清明天降的祥瑞,成了地方官向皇帝邀宠献媚的好机会。因一贯反对沽名钓誉,坚决制止向朝廷报告。时有陕西省官员向朝廷提出一个方案,凿开黄河三门峡一段大山,可以打开河南和陕西的通道。如此工程,在当时生产力的条件下,简直是神话,然而很多官员投皇帝的好大喜功之好,又怕得罪上司,谁也不愿说破。皇帝便下旨让其会同陕西河南二省官员考察。官员们畏惧险阻,想以虚言浮词应付,便大怒道:“当官的自欺欺人,怎么能令下属和百姓信服,又怎能对得起朝廷?诸君如怕苦就请在此少等,我自己是要亲自去考察的!”那些圆滑世故的官员们看见其发了怒,一个个惶恐无言跟随考察。河滩上乱石硌落,山上小径崎岖,根本不能骑马,有时还要攀藤附葛,人人都弄了一身大汗,整整30里,官员们一个个狼狈不堪。然而终于得出了结论,所谓打通两省通道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奏报朝廷,此事遂作罢。至正十二年(1352年)63岁时朝廷任为陕西行台,以老病为辞,不允。时红巾军起义已是如火如茶,攻下了陕西的一些州县。陕西危急,官兵无力打败义军,建议请驻河南的名将察汗贴木儿到陕西为援,但陕西驻军害怕客军来了会对自己不利,持反对态度。力排众议,指出河南陕西二省相互为唇齿的关系,终于调河南之兵力解了陕西之危,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在陕西任职5年,多有建树。后来朝廷看确实年事已高,不宜再在外省奔波,任为通议大夫,国子监祭酒。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接命回京,走到河南地方,因旧病复发,逝世于客舍之中,终年67岁。谥肃献,安葬于故乡南砂堆社祖茔。著作未见流传,仅《滋阳县志》、《曲阜县志》上录有其所撰碑文数篇。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