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河与孝友村

2013年01月15日 04:46 来源: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卢 昱
琅琊王氏,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而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刘禹锡的怀古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绪。可以说乌衣巷是六朝豪族,尤其是王谢两家盛衰见证,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
诗中“王谢”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的并称。其代表指王导和谢安。王导与其兄王敦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可以说他们缔造了东晋王朝,67年之后是谢安与侄子谢玄在淝水之战中挽救了东晋王朝。“王谢”对东晋的贡献非常之大。两个家族渊源深厚,例如谢安曾习书法于王羲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又娶谢安的侄女为妻,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才女谢道韫。
而把“琅琊王氏家族”真正带上历史舞台的却是王祥、王览兄弟俩。王祥和王览两兄弟,一个被收到《二十四孝图》中,一个被收到《二十四悌图》中,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广为流传。
据说王祥至孝,而且他所孝顺的是后母朱氏。朱氏人品很坏,常在王祥的生父王融身旁吹“耳边风”,以至于王融也渐渐讨厌王祥。但是在继母生病的时候,王祥却衣不解带地伺候奉养。朱氏喜欢吃新鲜鱼,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居然要求王祥为她去捉活鱼。王祥立刻来到河边,却见河上冰层极厚。正待他卧在冰面上时,冰面突然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便是“卧冰求鲤”的传说。人们都为王祥的纯孝所感,便把那条河改名作“孝感河”。
即便如此,后娘朱氏还是经常虐待王祥,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看果树。风雷震坼,天公威懔,谁又能以一人之力保证果子不落在地上呢?可是王祥做到了。每遇风雨,他便抱树而泣,这几株果树居然枝桠无损。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上书“风雨守李处”五个大字。
王览为朱氏所生,却非常爱护同父异母的哥哥王祥。据说每次朱氏虐待王祥,王览便与之一起,让朱氏狠不下心。长大之后王览更是多次劝谏母亲,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为纪念两人的孝与友,孝感河旁的王氏故村名为“孝友”。
链接:
王祥故里位于城北白沙埠镇的孝友村。因地处于管子湖、涝子湖之间,原名王家双湖。明万历年间为纪念王祥、王览兄弟,易名孝友村。
王祥,字休征,东汉末年琅琊临沂人,历仕汉、魏、西晋三朝,晋代魏后,拜太保,进封为公爵。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记王祥在严冬季节卧冰求鲤奉母故事。《晋书·王祥传》亦记其“风雨守柰”、“黄鸟入幕”等孝行。元郭居敬将王祥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其异母弟王览以友于兄弟闻名,其母虐待王祥,他百般庇护史长,官至太中大夫。王览之孙王导,为东晋开国功臣。其曾孙王羲之,系蜚声海内外的“书圣”。
孝友村南有孝感河,河畔有“王祥卧冰处”碑亭。河北岸有河友祠,内祀王祥、王览、王羲之像。今仅存遗址。孝河又称孝感河,位于城北白沙埠镇境内。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 ;孝友村,为王元公故里。河,所由名也……至诸葛村入于沂。”(《临沂县志·山川》)王元公即王祥,其“卧冰求鲤”故事,妇孺皆知。孝河夏季芦蒲夹岸,菱荷满池。冬季上下冰封如玉,称为“孝河凝冰”,列临沂八景之一。明人有“银屏皎洁连川合,碎玉楼层映月寒”诗句予以赞美。由于名人之故,孝河随之身价百倍,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