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籍印尼侨领王良英!最早在中国设立科教基金
“一向关心故国家园的建设,率先在全国和福建设立科学技术奖,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嘉锡对福清籍印尼爱国侨领王良英(1924—2001)的评价,高度赞扬了其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今天,带大家走进福清市海口丹萍小学,讲述这位低调捐赠者的科技教育情怀。
最早在中国设立科教基金
海口镇是著名侨乡,人杰地灵,名人众多,王良英就是其中低调又影响较大的侨领。
王良英(晚年曾用名王丹萍)1924年3月12日出生于福清市海口镇南门村,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书就无钱攻读,15岁时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
依靠亲友资助的50荷兰盾(当时印尼通用的货币),初来乍到的王良英开始在三宝垄市做小本生意,后又移居沙拉笛加等地经商。
经过集腋成裘的艰苦创业,聪慧机敏、多谋善断又善于洞察商机的王良英把生意慢慢发展壮大,先后经营食杂店、织布厂、银行、纺织厂等。
到20世纪70年代,王良英已经从一位普通的华侨发展成为当时颇有成就的实业家。1988年,王良英正式创立家族企业——王诺集团,亲任主席,集团旗下拥有达雅金融、达沙玛纺纱厂、达沙德纺纱厂、达雅利亚贸易、达那康置业(房地产)、达基发展(房地产)、巴林都胶合板厂、桑尼达置业(房地产)、巴林玛国际贸易、达新棉业等10家公司。
由于王良英对居住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先后荣获印尼的国家工业奖、国家教育奖、国家宣传奖等,多次受到印尼内阁总理、印尼副总统等的接见宴请,并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印尼全国工商代表会议、印尼国会财经委员会会议、工业部长会议和商业部长会议等。他还曾参与发起成立印尼全国纺纱厂联会,并任联会第一主席;参与发起成立全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任联合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深受鼓舞的王良英考察发现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发达,他一边上书建议中国走科教兴国之路,一边率先于1986年设立王贤霖(王良英父亲的名字)奖学奖教基金会,每学年度对福州华侨中学、福清华侨中学等16所中小学发放奖学奖教金。
随后,他又先后于1990年、1992年设立全省性的“王丹萍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全国性的“王丹萍科学技术基金会”,这在全国都是最早的科教基金,其矢志不渝科教兴国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爱乡情怀,让人感动。
低调大方的科教捐赠者
王良英长期居住海外,但拥有深厚的故国家园之情。他先后担任沙拉笛卡玉融公会主席等职位,为华侨公益事业出钱出力。从1970年起,他先后为生养他的家乡南门村捐赠拖拉机、化肥,资助兴办蛤场,修建电灌站、水泥路等。他还捐资成立福清市济助贫侨基金会,帮助全市最贫困的归侨;并先后资助福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福州市儿童基金会、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福利基金会等数十个单位。
海外飘零半生的王良英认为,世界进步与国家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和教育。因此他设立多项科教奖励基金,希望能够尽他所能,为在“科技兴国”、振兴祖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进步事业中,贡献绵薄之力。
为此,王良英继1986年设立王贤霖奖学、奖教基金会后,于1987年在福清市设立教育奖金;于1989年在福清市设立科技奖金;于1990年设立“王丹萍福建省科学技术奖”;1992年设立全国性的“王丹萍科学技术基金会”;1993年,设立“王丹萍科学技术奖金福清基金会”;1993年,设立“王丹萍福建教育奖”;1994年,设立全国性的“王丹萍青少年发明奖”“王丹萍青少年科学奖”;1998年,设立“王丹萍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这些奖励基金涵盖面非常广,有奖励先进学校的“王丹萍福建教育奖”,有奖励在素质教育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的“王丹萍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有奖励科技人才的“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王丹萍科学技术奖金福清基金会”,也有奖励青少年的“王丹萍青少年发明奖”“王丹萍青少年科学奖”。
同时,王丹萍奖励基金所跨地域范围广,小到福清市,大到福州市、福建省,乃至全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至本世纪初,王良英设立的各项科教基金累计发放的奖金总额和资助慈善事业的金额就已达人民币2000万元。
作为最早在中国设立科教基金的人,王良英设立的众多奖励基金在促进科技教育、完善福利事业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王丹萍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是当时福建省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中最有影响的大奖,也是国家和省科技奖励的很好补充,从1990年至2004年15届获奖的74人(77人次)中,就有梁栋材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魏可镁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尤其是王良英于1992年设立的总额500万美元的全国性“王丹萍科学奖金”,是一项面向我国中、青年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永久性奖励,王良英任理事会名誉主席,由时任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任理事会主席,卢嘉锡、宋健、叶飞等担任理事会顾问,每年奖励5名,除首届奖金为8万元以外,其余各届均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颁布的12届奖项共有60多位科学技术人才获奖,其中赵忠贤、牛憨笨、古德生、顾玉东、石元春等众多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目前已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王良英是最低调的捐赠家,从不在颁奖庆典场合“亮相”。每次颁奖,他接到请柬必发来一份贺电传真,但又总是借故婉拒赴会。为表彰他为家乡兴教作出的突出贡献,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乐育英才”奖,而他仅同意以亲属名义而不以他个人名义接受,有时在颁奖会上,连他的亲属也没有亲临受奖,至今有多面奖匾和金质奖章仍保留在相关教育机构。
2001年1月5日,王良英病逝于新加坡。1月8日下午,福清市人民政府在丹萍小学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央省市领导和相关机构纷纷发来唁电。
传承至今的海口丹萍小学
在王良英捐资设立科教基金的示范带动下,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国设立各种基金,促进了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王良英在设立科教基金之外,参与捐建福州华侨中学科技楼和体育馆、福清华侨中学融侨楼、海瑶中学高至荣纪念楼等,并独资捐建延续至今的海口丹萍小学。
20世纪80年代,王良英多次为家乡小学捐款修理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85年,王良英以父亲王贤霖名义建设贤霖幼儿园,免费招收幼儿上学。
1991年,王良英出资将破旧狭小的原乡村小学重建,乡亲们为感谢他无私奉献,将原“前村小学”更名为“丹萍小学”。最感人肺腑的是,2001年1月,弥留之际的王良英始终关心家乡学校校舍续建一事,交代女儿要及时给学校回复传真函。其去世后,家属不仅及时给学校汇来续建校舍费用,还于2002年又捐建一座2100平方米的综合楼及运动场,以及按省农村示范校标准设置的多媒体教室等。
走进海口丹萍小学,只见红色校门里秩序井然,整洁干净的校园里共有三幢楼,均位于进校门左手位置,进门第一幢就是1991年奠基的三层贤霖楼,淡黄色的外墙略显时代的沧桑;中间白墙红色围栏的五层楼则是2002年建设的王良英科教楼,该楼还荣获福州市2003年度“榕城杯”优质工程;最里面一幢则为贤霖幼儿园。进校门右手位置则设有红色的标准跑道和篮球场、排球场等。
在王良英科教楼前面,立有福建省人民政府2004年4月为王良英设立的功德碑,上书“王良英先生,祖籍福清。旅居印尼,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福建省人民政府二〇〇四年四月”。在王良英科教楼五楼,设有“王良英纪念馆”,里面有王良英铜像、王良英部分遗物和生平事迹介绍等,再现了王良英低调但又大方捐赠的一生。
据海口丹萍小学校长陈文标介绍,目前学校归属海口中心小学辖区,占地面积为112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24平方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前往城市发展,位于农村的丹萍小学也由于片区人口减少,导致生源紧张,每个年段仅有20多名学生,但丹萍小学却非常重视排球运动这一特色项目,坚持在校长的带领下每日勤学苦练,屡屡获得辖区排球联赛好成绩,2023年更是勇夺福清市海口中心小学辖区夏季学生排球联赛“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一名”的“双第一”,还于2020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
侨厝档案
海口丹萍小学,位于福清市海口镇前村村南219号,1991年、2002年两次建设,为印尼侨领王良英(又名王丹萍)捐建,校内设有王良英纪念馆,2020年9月25日,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福清籍印尼侨领王良英
一向关心故国家园的建设,率先在全国和福建设立科学技术奖,推 [详细内容]
- · 福清籍印尼侨领王良英!最早在中国设立科教
- · 本网总编应邀深圳恳亲采访行
- · 山西作家王友明“禹王城遗址”怀古
- · 王开科《王氏英杰千秋咏唱》
- · 固始县委统战部与王氏文化研究会组团赴福州
- · 为民请命行德政——探访深圳王大中丞祠
- · 阳明文化教育培训基地新疆启航,王梅林会长
- · 王龙华在中纪委设立的清风讲堂上宣讲留余文
- · “以百礼之首,谱华台新章”——第二届华台
- · 揭秘三槐王氏:千年荣耀的起源与璀璨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