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华在中纪委设立的清风讲堂上宣讲留余文化
福建霞浦王龙华应邀在中央纪委设立的“清风讲堂”上
宣讲留余文化和王伯大清廉故事
世界王氏网河南省讯(王忠坤 耕夫 网工)2024年9月4日上午,应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康健博院长的邀请,福建霞浦留余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赤岸王氏会长王龙华,在中纪委设立的康百万庄园清风讲堂上,为王、康两大望族后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做《留余文化对当下党员干部的启示》的讲座。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一,王伯大与留余文化。
留余文化堪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它起源于南宋时期,由南宋高官、福建霞浦赤岸的王伯大在《四留铭》中提出,强调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应当留有余地,避免过度、贪心和自私。
王伯大生长在家教严格、家风严谨的官宦之家。赤岸王氏家族中,36人先后高中进士,名士辈出,威震江南,可谓簪缨世家。
王伯大在朝为官34年,以清正廉明、爱国爱民闻名朝野。临江赈灾时,他发明“精准赈灾法”,救活了无数灾民。离开时当地百姓建造13座生祠,对他表达感激。当地流传民谣:“红黄黑白环,甲乙丙丁户。若非王知军,饿杀人无数。”
面对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他上千言奏折、耿直针砭。
他告老还乡回霞浦赤岸村时,“两袖清风,行李萧然”,是一位著名的清廉高官。
回赤岸村后,他建“留耕堂”,自号留耕道人,把自己一生的感悟写成著名的《四留铭》家训,报国齐家、培育后秀。
王伯大《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问世后,留余思想广为流播,深入人心。在元、明、清各界,尤其是官宦、士人、商贾中,被奉为施政、修身、教子、经商的圭臬。留余文化也在这期间逐渐形成。尤其是河洛康百万庄园《留余匾》的问世和推广,使留余文化越来越为世人所熟悉和践行。
二,河洛康家《留余匾》的传奇故事。
《留余匾》是中华三大名匾之一,由清道光状元牛瑄所题。这块匾额是康家的家训匾,匾文以王伯大的《四留铭》为核心,匾形设计独特,上下各留缺口,像书卷、像旗帜,像征着“上留天、下留地”,训导子孙后代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余地。《留余匾》是件珍贵的艺术品,是中华三大名匾之一,更是河洛康家的文化像征,体现了康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向后代传递了如何在商业和生活中保持谦逊、宽容和节制的价值观,是康家能够历经400年兴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三,留余文化的内涵与启示。
(一)道法自然,和中适度。当下,“不尽之巧留造化”,对我们是多么深刻的警示。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各界务必重视的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句,应当时刻牢记。
(一)道法自然,和中适度。当下,“不尽之巧留造化”,对我们是多么深刻的警示。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各界务必重视的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句,应当时刻牢记。
(二)为国为民,恪尽职守。“不尽之禄还朝廷”、“不尽之财还百姓”。为官之道,必须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三)本色为人,福泽子孙。福不尽享,稳健留余,人生才能有高境界,才能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四,南北携手,再创留余文化新辉煌。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交流之后,康健博院长和王龙华会长,分别代表河洛康家和福建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向对方赠送了各自研究留余文化的最新成果。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交流之后,康健博院长和王龙华会长,分别代表河洛康家和福建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向对方赠送了各自研究留余文化的最新成果。
康健博院长表示,要本着面向未来、庚续文脉的精神,用毕生精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建设包括霞浦赤岸在内的108个留余文化驿站,弘扬留余文化。
王龙华会长表示,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要倍加珍惜伯大公的《四留铭》精神内核,团结凝聚各位同修,积极践行留余文化、只争朝夕,更多创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霞浦赤岸的新贡献。
王龙华会长表示,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要倍加珍惜伯大公的《四留铭》精神内核,团结凝聚各位同修,积极践行留余文化、只争朝夕,更多创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霞浦赤岸的新贡献。
(王忠坤供稿)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王龙华在中纪委设立的
王龙华应邀在中央纪委设立的清风讲堂上 宣讲留余文化和王伯大清廉故 [详细内容]
- · 王龙华在中纪委设立的清风讲堂上宣讲留余文
- · “以百礼之首,谱华台新章”——第二届华台
- · 揭秘三槐王氏:千年荣耀的起源与璀璨人物的
- · 热烈庆祝贵州华台酱酒集团江门运营中心二周
- · 安徽天长:天长市王贞仪文化研究会成立暨学
- · 重庆王氏终身荣誉会长王人庆到访美国王审知
- · 终身荣誉会长王人庆造访美国王审知研究会
- · 王震:从南泥湾到新疆 百战将军常胜归
- · 【古祠新韵 人文天柱】坌处王氏家祠:灵魂
- · 河南王氏恳亲座谈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