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洲大桥誌·王氏筹款建桥纪实

2013-10-06 15:55:29来源:转载

打印 字号: T|T

    王洲大桥座落在赣抚平原西总干渠上王洲石背渡口,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级公路桥。全桥长80米,宽6.6米,可供各种车辆来往通行,桥两边设有人行道,并有圆柱型护栏。总体设计美观大方,经济实用,通过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试载,一切技术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经省、地、县三级领导检查验收合格,是一座符合要求的放心桥。
 
    王洲是一个人杰地灵,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自然古村,据史料记载,晚唐时期,即公元901年,王洲就建立了圩口,时称黄洲,隶属临川。据今丰城县志记载,王洲圩(街)历史,比袁渡街早360年,比佛岭圩早800余年,属丰城市农村最早设立的三大圩口之一。王洲历代就是乡镇所在地,1963年前属临川县箭港公社,管辖范围有:王洲、里山、棠胜、彭王、岩上、璋湖、罗坊、新余、东边、新塘、白城、沙溪、康山、官田、枫林15个大队,104个生产队,约近3万人口,在临川县属较大公社之一。那时的王洲街有农业银行,信用社,邮电所,供销社,各种商店,饭店,农机厂,服装厂,石矿厂,毛笔厂等,还有乡属机关单位,可说一应齐全,经济较发达,特别是王洲毛笔厂,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出口到东南亚各国。箭港公社的棉花生产,属全县第一,由于产量高,华东局还在这里召开过现场会,推广棉花高产丰收经验,并在王洲农民中抽调多人,作为技术员派到各地传授经验。供销社的购销业务超过邻近的袁渡、文港等圩集,那时的王洲被誉称为“小香港”。
 
    1958年江西最大水利工程——赣抚平原,在抚河中游的李渡镇焦石处,拦河筑坝,提高水位,在其侧靠山处另开新口,沿着抚西堤外围开挖了新河,从焦石到王家洲的付家村当时全都是人力开挖的新渠,然后接到抚河老支流,即箭江口到三江口的老河道,再由三江口开挖到南昌,丰城等地,这条河流通称为西总干渠。这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防洪、排涝、航运、发电、养鱼和城镇工农业生活环境综合开发的水利工程。它为抚州至南昌缩短航程100多公里,每年为南昌市(县)工厂、铁路,沿途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近万立方米,发电数千万度。极大地改善了赣抚平原地区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其好处和历史意义数不清。可是,对王家洲地区而言,这条渠道开通以后,却带来诸多不便。东边是抚河,西边与南边是新挖的西总干渠,北边是抚河支流——箭江口到三江的老河道,王家洲处于四面环水的状态,对出行很不方便,使王洲变成一座孤岛。王洲石背渡口则成为王洲外出的主要通道,由于刮风下雨等原因,曾出现多起翻船死人事故,特别是石背村的小学生,天天都要到王洲上学,王洲的中学生又要到袁渡去读书,家长非常担心害怕,由于交通不便,严重地制约了王洲地区经济发展。
 
    2005年国家为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消除渡口隐患,中央财政拨专款用于“渡改桥“工程。江西省作为交通部三个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启动”渡改桥“工程,并纳入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当时任袁渡镇党委书记的王建华同志,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到了首批“渡改桥”工程项目,于是成立了王洲建桥筹备委员会,由副镇长王华波,王洲村支书王海俊,村长王士云,群众代表王顺良、王洪顺等人组成。2005年8月正式排牌办公,由丰城市袁渡镇人民政府和王洲建桥筹委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在抚支河王家洲石背渡口建桥通告”,及“致各界人士的一封信”,从此拉开了建桥募捐筹款的序幕。
 
    王洲大桥是由江西省四通路桥设计公司设计,报宜春市交通局批准的。总预算资金为100多万元,当时财政拨款只有40万元,还要分期拨付,资金缺口很大,要建桥就必须先筹资金,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建桥热情很高,涌现出许多为建桥出力和捐款的感人事迹,现将一些主要人和事简述如下:
 
    王士成先生,王家洲楼下村人。现为南昌市”王士成精微艺术馆馆主“,其馆名是原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同志题字。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丰城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他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为了家乡建桥,主动在南昌市成立王洲建桥募捐小组,成员有王大亮、邹嘉玉、王清潭、王淑珍、王建安、王明保。为了大桥募捐,他用联欢宴会形式,自费请客,把在南昌市任机关干部的乡亲,袁渡籍的企业家和致富能人都请到饭店用餐,并带头捐款2万元,这次募集资金额总计207900元,由他转存的银行利息3660.19元也如数交给了建桥委,而他为建桥花费的招待费、交通费都没有列入功德款,称得上是一位不计名利的慈善家。
 
王清(钦)潭先生,王洲上房人。现任南昌市十二届政协委员,南昌市洪城工商联副会长,南昌市信利百货公司总经理,为王洲建桥捐款1万元,这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
 
    王浩祥先生,王洲里山村人。在南昌市昌东工业区自资办厂,历尽艰辛,终于成立了初具规模的服饰企业——南昌培维梦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由于诚实守信,产品远销海内外。听说家乡建桥非常高兴,立即捐款1万元,这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人,不幸去年因病逝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
 
    王淑珍女士,王洲下房村人,听说家乡建桥,捐款12000元,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女能人,我们家乡以她为荣,祝愿她万事如意。
 
    王仰金先生,王洲石背村人,也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他深知石背渡口过河的艰辛,为建桥捐款12000元,他认为这是好事,非常值,石背村的小孩上学从此再也不用愁了,与王洲也联成一体了,上街买卖,十分方便。
 
    捐款一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及致富能人还有:彭王村王明保先生捐款1万元,棠胜村邹云华先生捐款1万元,大垣村袁仁辉先生捐款1万元,王洲上房村王建安先生捐款1万元,上房村王小荣先生捐款1万元,这都是我们袁渡镇的精英,通过勤劳致富,回报社会。热爱自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我们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在南昌市募捐活动中,捐款建桥的还有以下人员:雷立春(袁坊雷家)6000元,王志良(王洲下房)5000元,王志辉(王洲下房)5000元,吴天祥(王洲上房女婿)5000元,王荷秀5000元,王茶秀5000元,王强5000元,王雪明3000元,邹循光3000元,邹卫民(载邹)3000元,彭元波(上彭)3000元,熊洪印(毛家)3000元,邹玉兵(棠胜)3000元,罗国富(罗坊)3000元,王钦瑞(王洲上房)2000元,王大亮(王洲下房)2000元,王小亮(王洲下房)2000元,王小梅(王洲下房)2000元,王尚辉2000元,邹嘉玉(棠胜)2000元,王站明2000元,王加华(王洲下房)2000元,王根根(王洲上房)2000元,邹明坤2000元,王丹1000元,王华1000元,王国顺(王洲上房)1000元,张留祥(晏家滩)1000元,王珏(王洲)1000元,王金祥(里山)1000元,曾建平(袁坊曾家)1000元,夏招仪(上坪)1000元,王友顺(王洲上房)1000元,周炳华(王洲街)1000元,邹节黎(棠胜)1000元,王森祥500元,胡海生500元,王玉泉500元,王钦荣500元,王华500元,邹节新600元,余秀莲(牛家口前)500元,邹伟中500元,万秀(珊瑚李家)500元,芦玉华(巷里)500元,胥四新(尧家胥家)500元,黄斌300元。
 
在建桥募捐筹款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感人事件。如王洲上房村胡炳英老人,年逾九十多岁高龄,子女不在身边,自知在世时日不多,听说王洲建桥,把儿女们平日给她的零用钱积累下的现金,共计有4000元,叫自己女儿送到建桥委,作为建桥赞助,自己则重病卧床不去就医,桥尚未建好,就与世长辞了。建桥委派人到吊念,并送了花圈,以示哀悼。
 
    还有一位叫邱不娇的老人,年逾八十多岁,无儿无女,只有一养女,平时省吃俭用,将积攒下的860元捐助建桥。并叮嘱不要留名,说做好事不留名功德更大。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未等到桥竣工,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想她在那个世界一定很快乐。
 
    我们这里还有一位妇科医师叫袁华如,当听到王洲建桥消息时,就找到王建华书记说,我大力支持,并带头捐资2000元,还叫爱人吴自洪也捐资1000元,作启动之用。她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是一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妇科专家,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为了建好这座桥,曾派人到深圳新余等地筹款,得到了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乡亲大力支持,为去筹款人员提供食宿,并热情接待,我们深受感动。现将捐款人员功德记录如下:在深圳捐款总数24568元,邹春华(棠胜)3168元,王尚平2000元,王尚林500元(以上两人都是王洲街王仰涛之子),王高明2000元,王尚林1000元(以上两人都是王洲下房徐北佬之子),徐北佬200元,王文华(下房王加发之子)1000元,王平友(上房)2000元,彭小波(上彭)1000元,王辉(上房王钦寿之子)1000元,彭洪斌(车头彭家)1000元,王钦富(新石背)1200元,王加忠(下房)1000元,吴龙云600元,彭星明500元,邹循杰500元,王德明500元,万志红500元,万浩500元,王明500元,王振刚500元,王东皮500元,王新皮500元,)王建国500元,王仰国300元,王训冬(彭王)300元,彭小明200元,王立200元,周梅金200元,王道明200元,王三明200元,舒克忠200元,王广平(店东山)100元。在新余市筹款总数为14500元,其中:王洪(新钢公司总经理)2000元,邹杰荣(新余统计局长)2000元,邹江华(箭江人,新余市某区长)2000元,王钦国(新余市二轻局长)2000元,王钦良(上房)2000元,吴济富(新余市)1000元,王仰光(新余市银行)1000元,王萍珍(彭王范人)1000元,王长军(彭王范人)500元,夏荣娇(河家洲)500元,邹华珍(箭江人)500元。
 
    在开始建桥募捐筹款时,就得到了袁渡镇党委书记王建华同志支持,记得当时我们向他汇报募捐筹款计划时,他当即带头捐款2000元,当时在场的几位客人也跟着捐了款,他们是袁渡派出所2000元,丰城公安局刑侦五队2000元,白土赵建彪2000元,袁渡西源村袁华德3000元,这一下就募筹到金额11000元,这增加了我们募捐筹款的信心。通过宣传,群众建桥捐款积极性空前高涨,王洲下房西村西组村民决定将建桥占用良田不要补偿,折价赔偿金摊到每个人约10元,作为建桥捐款,下房西村东组村民同意按每人10元现金捐助建桥,新华石背村也按人丁10元收集建桥捐款,统一交给了建筹委。
 
    这次建桥筹资,为王洲大桥捐款现金的总人数为291人,捐款总金额为352546.19元。除上述文中谈到的捐款人外,还有许多在各地经商务工的乡亲和在家的各界人士,按照原先承诺捐助功德款在500元以上的应留芳名,以作永久纪念。现将捐款名单记录如下:周炳清6000元,王尚平(市财政局局长)2000元,王尚云(王洲下房)2000元,付国仕(三门付家村)2000元,吴云辉[吴家湾]2000元,王国民(上房)2000元,王伟 2000元,王刚2000元,付顺高(付家)2000元,雷凤莲(三江输液器厂)2000元,王启亮(下房)2000元,王建辉(上房)2000元,王小凡(王洲街)1200元,王华波(副镇长)1000元,王海俊1000元,彭元华(下彭)1000元,王安平(王洲王洪顺之子)1000元,王荣顺(上房)1000元,王华(上房)1000元,王训云1000元,王训平1000元,王训峰1000元(以上三人为彭王王四龙之子),付加洪(付家)1000元,袁经刚(副镇长)1000元,余宝英(南昌)1000元,王顺高(下房)1000元,王士华(下房)888元,卢考英500元,王顺良500元,邹根新600元,艾海德600元,王仰胜500元,王国荣600元,王艳平500元,王加仁500元,王洪顺500元,王仰芝500元,王清500元,王友水500元,王辉500元,王钦亮500元,王钦和500元,王件皮500元,王士云600元,吴华德600元,王仰虎600元,黄国花500元,王小平500元,王仰雄500元,王炬500元,彭元国500元,彭元才600元,夏来水500元,曾银德500元,王叽咕500元,王金水500元,王钦云500元,王屯德500元,邹玉兴500元,彭德500元,王尚国500元,王士忠500元,王钦炳600元,王钦华500元,邹进500元,王仰佑500元,王新梅500元,王爱梅500元,王士进(上房人镇水利员)500元,卢水娣(南昌)600元,王冬莲(付家)600元,方雪国(南昌)600元,王仰洪(下房)500元。
 
    王洲大桥正式动工始于2006年9月,经过公开招标,由江西交通工程公司余光荣夺标,双方签订了承建合同。由于监管不严,施工方偷工减料,决定炸毁重建,后来才知承包人是挂靠单位。2007年由丰城市徐建辉转包,后来发现该人乃代理人,真正老板叫徐足波,在建桥施工期间,被他挪用了老板垫付的资金,致使经常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工程进展缓慢,发现后才亲自接管,至2008年才勉强把大桥建成,而大桥铺面、护栏、引道等工程则未做,理由就是要按合同付了款才做。由于上级拨款迟迟未到,2010年,由王洲上房王富顺接包,因承包人要自己先垫付资金,所以预算偏高,但总算把王洲大桥建好。
 
    王洲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也必将推动王洲地区乃至袁渡镇的经济发展,给王洲人民带来幸福安康。我们衷心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启动了农村“渡改桥”工程,为百姓解决出行难,杜绝安全隐患,这是省、地、市三级政府为民办好事的重要民生工程。我们感谢袁渡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特别要感谢那些为建桥修路,慷慨解囊,乐于赞助的仁人君子,还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感谢市交通局及监理的辛勤工作,总之,凡是为王洲大桥出过力的人都应感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王洲人民的梦想实现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王洲必将兴旺发达,重铸辉煌。
 
                                                       袁渡镇王洲王洪顺敬撰
 
                                                          201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