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有哪些姓氏文化和门楣精神?你知道吗?
门匾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门第阀阅”,本来是达官显贵用来标榜门户的功状,东晋以后被客家先民带到南方,成为一种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明朝中叶基本定型成现在在住房、祠堂上置门匾的习俗。那你知道客家人有哪些姓氏文化和门楣精神吗?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网络
门楣一般为四个字,多“见贤思齐”、“忠厚传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等等。门楣作为谱学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既是客家崇祖意识的产物,又能通过门楣来取得同宗群体的归属感。一些离开了亲人或者故乡之地的客家人,往往能够通过门楣来填补部分的空虚和孤独。
各姓氏宗族的门楣虽宗族文化而不同,对后世的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以下是一些姓氏的门楣及其来源。
1、温姓——卿相三才、
唐初温彦宏、彦博、彦将三兄弟从小就被薛道衡断言皆有卿相之才。

图源网络
2、邓姓——礼贤名高
东汉邓训,字平叔。邓禹第六子,少年有大志。明帝初年,官郎中,谦逊宽容,礼贤下士,士大夫多愿跟着他干。后历任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宪校尉。
3、廖姓——万石遗风
北宋廖刚及其四子(廖迟、过、遂、遽),各年俸二千石,合计万石。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居士,福建顺昌人,进士第,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
4、周姓——爱莲世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哲学家(理学家)。为人刚正,博学多才,知南康军时作《爱莲说》,中有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世人传诵。

图源网络
5、何姓——学海遗风、东海流芳
东汉何休,字邵公,经学家,山东兖州人。官任司徒拜议郎、谏议大夫。精研六经,注经十七年。著有《春秋公羊(传)解诂》等,被京师称为"学海"("经神")。
6、林姓——九龙衍派
林皋,比干子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九子(文、成、宣、化、德、修、明、勉、韶),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
7、杨姓——清白传家
东汉名臣杨震,关西弘农华阴县人。为人清廉纯洁。

图源网络
8、饶姓——平阳世第
平阳是饶姓的郡望之一。平阳郡,三国时魏国所置,望出饶姓后裔。
9、孟姓——亚圣之裔
孟子,孟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代表,被后人尊为“亚圣” (孔子为“大圣人”)。

图源网络
10、骆姓——四杰才名
骆宾王,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开唐诗风气之先。幼为神童,有著名诗作《咏鹅》。其他三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
中国门匾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见证了文化的发展,同样的,门匾文化一天见证着宗族文化的积淀,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增添宗族内涵,成为宗族人员牵挂的重要代表之一。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客家人有哪些姓氏文化
门匾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门第阀阅,本来是达官显贵用来标榜门户的 [详细内容]
- · 客家人有哪些姓氏文化和门楣精神?你知道吗
- · 谱牒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具体有哪些内容?
- · 五千多年了,我们还在探讨何为孝
- · 问人姓氏为何要说“贵姓”,回答为什么“免
- · 白沙埠镇:家训碑落成揭幕 传承优秀家风
- · 历史上有一支祖上就隐居的王姓,后裔枝繁叶
- · 千年古村故事之十六:三十六眼塘和古祠坑七
- · 王阳明:向外修,向内求
- · 福清王华民·施千祥佚文《赠王氏祠堂记》
- · 王林章|崇文兴商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