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光榆·《有关王 琦 、林公辅、许 继、姚广孝文》

2023-06-29 14:11:55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有关王 琦 、林公辅、许 继、姚广孝文》 
浙江省宁海县莘村王氏 王光榆
2023.6.24日
 
     《操缦稿》林公辅序 明 王 琦
       (注:《操缦稿》是王 琦为王 操所撰,琦于洪武二十二年谪戍云南,隨身带走《操缦稿》、《郭士淵文集》(见方孝孺《逊志斋集》郭君壙誌)、《宁海集良王氏宗谱》等文籍、家谱;王 操为集良王氏二十七世,王 澡,进士王 交之长子,亦名藻,初名津,又名康,字子知、身(申、新)甫,號瓦全(泉)居士,西隅集良(亭)人。生於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正月初三亥時,卒於紹定五年(一二三二)七月十七日申時。於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鄉舉及笫,绍熙元年(一一九0)进士及第,授迪功郎,任山阴簿,改平江教授转临安府学教授,除山阴会稽令(大溪王谱:会稽令),轉承議郎監左藏西庫、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監都進奏院,次年國子博士,後任太常博士,轉朝請大夫任平江通判。朝散大夫、朝议大夫,主管云台观。秋满,转奉议大夫,再囗囗仙都观。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致仕,在东头筑常博园。诗人方菊田为其学生,把澡所選之《霜天曉角—梅》铭刻于为其父墓铭志上。於绍定五年(一二三二)七月十八日宋理宗皇帝磋悼御笔亲书“德庵”,遂遣禮部郎中文世明奉旨携書往祭。绍定六年(一二三三)二月十二日,再遣禮部主事韩 賫誥命追謚榮禄大夫。著有《瓦全集》、《瓦全居士诗词》二卷,今存诗《聚景园》一首、词两首,《霜天晓角-梅》与《祝英台近-别词》;文古梁皇寺《梁源蟠龙松记》、《勅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碑记》、《封翁西园公墓志》等。)
 
      《 操縵稿序》① 明 林公辅②
       吾台郡雖僻處海隅,而文学之士往往与上国等,厯唐宋來,名登史氏者弗论,姑以吾同辈视之,如方希直、郭士渊、王修德者,森然出为世雄,文章播流,於人人異,時潜溪太史公見方君之文,歎曰:“真奇才也”。 遂留左右,不忍其舍去。继見王、郭二君之文,喟然言曰 :“吾道台矣”。公以身任斯文之重,天下所则也,譬衡之於物,豈偏於三君子哉!要其实之所形,言有不觉而至也。余因公言,取三君之文觀之:方之文如春气方至,津液之色充满广宇,飞潜动植,各有生意;敦之文如苍鵠摩空,飞纵东西,初无定適,而俊逸之气,自为人所畏;王之文如月墮澄江,上下一色,淨绝垢氛,清明之气可掏也。由是往來,三君子不以我为不可语,嘗手书其文以遗余 ,余置诸座右,将欲焦心盡气,追步其蹤,日不可得,思之未嘗不自慊於怀。今年王君过钟离,會予客舍,出其文使余评之,吾知其为戲也。虽然,间嘗闻之:物有五色,五色之變,不可胜穷也。物有五味,五味之變,不可胜盡也。色味在物,其變在人,人之才智不同,物各随其人而變,此所以无穷盡也。文章之在天地,亦犹是矣。其大经大法,本於圣人。其深浅精粗,高下轻重,则各随乎其人。故自古以來,历代虽远,作者虽众,然体制迭異,意气代殊。譬如人也,均有其面,而面面之貌不同,非各极其变之所在欤? 由是而观,则知守色味而不变者,非知物者也。习前人之说,蹑其故常而不知变,非善文者也。修德之为文,不诡不随,惟正是守,不泥不专,惟义是宜,此其文有过於人者,其亦可谓善矣变乎。虽然,吾闻古之君子,变已非难,使天下皆有所变为难,文自前代以降,千人一律,如刻符信,讀之厌矣。则变而通者,有不在修德与诸君子哉!
(注:①本文採自《赤城后集》;②本文作者名林右(1356—1409),又名佑,字公辅、左民,临海人。历官王府教授、中书舍人、春坊大学士等,辅导皇太孙。不久因坐事谪中都教授,后弃官。闻方孝孺被杀,痛哭于家中。明成祖召之不至,后派人押械至北京,想让他当官,不从,成祖大怒,处以劓刑致死。福王时赠礼部尚书,谥贞穆。著有《天台林公辅先生文集》。) 
 
       附件:
     《与许士修书》 明 林公辅
       右在凤阳友人王修德来,持观乐诗数首示予曰:子试以为何人作也?予读久之,叹曰:此古人作耳,非今世人所能为也。使今有斯人也,虽在万里之远,予且束书相从,求其议论以开予心之未然者。修德笑曰:此吾乡许君士修之作也。予曰:予今归矣!当假道宁邑,以求一见。既而与事挠,不果。去年足下一至城府,三造寒庐亦不及见何相,慕之深,而相见若是之寥也!岂天假吾二人之知,而不假以一见乎。虽然若足下之貌予不及见。至于精神心术,观足下之诗,已及见之矣!岂非亭亭物表,不泥于迹,不溺于空,浩然与神明居者乎,不然何其发语淡素,意度丰融充然,若是自得之深也,古之人远矣。读其书,观其言行之所在,虽在千载之上,而精神心术隐隐,可想见是也也。葢其言之所发,即其心之所发也,心术苟正矣。虽不言,言之必,岂弟温详心术苟邪矣。虽欲假大言,以掩之有不可得。王介甫发言持论,动以圣贤自居,及观其文,刻画操峻,譬若它吏,持法轻重在心,又何持观其貌,而后知其人哉。观人之法,观其言而知者上也,观其貌而知者次也。见其貌而与居,而不知其人者,众人也。当今宁邑户不下数万,其见足下之貌者,当不下数千人,尽能知足下否乎,间有能知足下否乎,彼皆不知。而予虽不见足下之貌,观足下之诗也,知其为人,谓之:非知足下可乎?既已谓之知足下,虽不见其貌,亦可也。虽然古人之不可见者势也,若予与足下生同时,非有十年之隔,居同郡非有千里之远,又岂可不图所见,以倾所怀而尽,欲以他辞托之哉,是以顾见之心无湏臾忘于中者,此也当今人物凋弊,志于学者则溺文辞,好亊自用则贪名利,扶而起之政在足下辈。右之所厶愿见者在此也,若徘徊山水间一觞一咏,尽朋友之欢如兰亭竹林老之为,岂吾徒之愿哉。是虽得见,犹如不见也。右明春稍闲尚能相见,故先以此书为贽。
      (本文《赤城后集》、《林公辅文集》均有载。林被谪中都凤阳任教授,与琦为同事,且友善,后林弃官,故有琦来临海访林时持许诗示林观阅,才引出本文。佐证了林、王、许的关系,故採录之;许士修,名继、可继,号乐观生,溪南许家人。生于元至正七年(一三四七),卒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为县训导。王璞妻以女。)
 
 
      《夜宿期王修德不至》 明 许 继 城西挂纤月,夜色回春径。 
       出门候所思,花露沾衣浄。
       悠悠醉余意,寂寂静中听。
       灯暗清漏初,烦愁乱孤兴。 
     (录自《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七。《列朝诗集》是集明代之诗,为钱谦益所撰辑,其中还为王锜注解,说其为琅邪人。王锜即为王琦,古时錡与琦通用。王 琦字修德。)
 
《送王琦还天台①侍親》 明 姚广孝②
王君赤城③来,烨烨露文焰。一见心已欢,久语不少厌。 
结为方外友,余老亦无忝。朝寻及暮访,敬爱情恐歉。 
东轩颇幽閴,柴榻每分占。 谫谫論释儒,同異欲明驗。
君偏我得攻,我病君能砭。 此道期有成,志在捄昏垫。 
有时杖青黎,散步衣従襜。 循林引鹤舞,依水观鱼噞。 
疎槐结云隂,幽葵带烟艳。 歘然动高兴,浩浩孰能斂。
豪吟恣挥洒,健笔快霜剑。 篇章埽石壁,甯待出鈆椠。 
或壮如雷轰,或疾如雷闪。或清如霜华,或满如川灩。 
园瑩珠绝类,蹔失圭有玷。 讽詠共忻躍,延欵乏醲釅。 
一朝奉親归,告别成噫欠。 到家必戲綵,豈但甘旨瞻。 
留君君勿留,念我我还念。握手不忍违,联翩过山店。 
       (① 天台、③赤城均为台州之别名,而宁海县当时属台州管辖,故此姚作还天台、赤城来,实指还台州之宁海;②本文作者姚廣孝(1335—1418),幼名天僖,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暗老人、逃虚子。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本医家子。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诗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洪武十五年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策划者,后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北京广寿寺主持,但官带上朝,参与监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人称“黑衣宰相”;本文原釆录自光绪三十三年版《槐里王氏大宗谱》,后又查阅光诸二十八年版《宁海县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笫二八册及《姚广孝集》卷二,经校对,发现《槐谱》错误达二十多字,估计槐谱是录自县志,故重新釆用《姚集》。由王光榆备注。)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