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起源的姓氏文化的魅力,让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开始汉化改姓
由于河洛地区以及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大地在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作用,它自然成了中华姓氏最重要的起源地。
黄帝的故里和主要活动地域在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大地。
据杨静琦依《世本》对黄帝后代的粗略统计:黄帝有子25人,得姓者有14人。从黄帝时期到先秦时期,黄帝直系子族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国),共分衍出501个氏。这些黄帝后裔繁衍的姓氏,是当今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阳起源的姓氏居河南省各市首位
在宋代启蒙读物《百家姓》收录的数百个姓中,后人标注其郡望在河南省境域的达115姓,居全国之冠。洛阳地处中原腹地,也是中华众多姓氏的主要发源地。经初步查证,历史上发源于洛阳及所辖市、县的姓氏达180多个,居河南省各市首位。
偃师市地处伊洛河两岸,为洛阳市下辖九县市之, 是驰名中外的华夏第一都夏 都斟那和汤都西亳的所在地。据《偃师姓氏源流》一书提供的数字:在偃师市现用的姓氏中,源出偃师或姓中支源出偃师的有117个;另有94个源出偃师市,今在偃师市已消失不存,两项合计,源于偃师市的姓氏多达211个。

北魏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汉化改姓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最强有力的政权。自登国元年(386) 拓跋玮乘前秦苻坚淝水之战而衰败之机即代王位,后改国号“代”为“魏”算起,至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63)北魏分裂,这一王朝雄据中国北部长达48年之久。北魏的帝王非常注意学习汉族文化和吸取汉族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经验,人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汉化”。汉化和封建化是不同的概念,但当时二者密切相关。就北魏来说,汉化是封建化最便捷的途径。孝文帝拓跋宏继承了其先世诸帝在封建化道路上前进的政策,坚定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使拓跋魏汉化进入了高潮。

迁都洛阳之后,魏孝文帝摆脱了费族传统保守势力的影响,汉化改革的范围更广泛、进程更迅速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变鲜卑姓氏。姓氏代表一个人的根,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符号,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人们对于别人的尊重,首先表现为对其姓氏的尊重。这是汉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孝文帝诏令鲜卑族的118个姓氏统统改为汉姓
太和二十年(496) 正月,孝文帝诏令鲜卑族的118个姓氏统统改为汉姓,共改得114姓。如达奚氏改姓奚,纥吴氏改姓嵇,独孤氏改姓刘,贺楼氏改姓楼,勿钮于氏改姓干,丘程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贺赖氏改姓贺,尉迟氏改姓財,乙海氏改姓孙,此李氏改姓李,万俊氏改姓万,乌石兰氏改姓石,伊娄氏改姓伊,拔拔氏改姓长孙, 乙旃氏改姓叔孙……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最贵。至于皇族拓跋氏,孝文帝下诏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士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他率先做出榜样,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元宏。

孝文帝汉化把改姓作为国策
孝文帝这一诏令针对的首先是鲜卑贵族,实际上它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南迁的鲜卑人。当时皇族宗室、文武百官及其家属、土兵及其他附属人口是迁人洛阳的移民。同时,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原因,又迁人大批百姓。太和十九年(495),考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从这样彻底的措施来看,原在平城的鲜卑人基本上都已南迁,就是原来由北方各地迁至平城的移民大多也应转迁新都。因此,估计来到洛阳的鲜卑等少数民族人口的总数在百万以上。像孝文帝这样把改姓作为国策,在上百万人口中实施,是绝无仅有的。

汉化的目的为了加速各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孝文帝改变鲜卑姓氏的政策和其他汉化政策一起,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减少了民族间的矛盾,使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其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风俗习 惯相互影响,逐渐趋于致, 从而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对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孝文帝的这一政策, 使华夏姓氏重要发源地洛阳又获得了了大量新的姓源,洛阳、河洛地区遂成为更多姓氏的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这对中华姓氏的演变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增添了精彩篇章。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中原起源的姓氏文化的
由于河洛地区以及以河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大地在华夏族、汉族 [详细内容]
- · 中原起源的姓氏文化的魅力,让来到中原的少
- · 家谱的核心在于文化的传承
- · 一直听说“上善若水”,原来是这个意思
- · 名师云集、英才荟萃的致用书院
- · 王凯平:岭上的燕子
- · 王学铭:记忆中的老屋
- · 王学铭:节令组诗
- · 王书文:(越调)天净沙三十阕(之三)
- · 王书文:(越调)天净沙三十阕(之二)
- · 王书文:(越调)天净沙三十阙(之一)
最新排行
- · 姓氏文化:滑姓
- · 姓氏文化:米姓
- · 姓氏文化:应姓
- · 姓氏文化:吉姓
- · 姓氏文化:时姓
- · 中原起源的姓氏文化的魅力,让来到中原的少
- · 那些包含了姓氏的成语
- · 姓氏难局
- · 姓氏文化研究工具书
- · 姓氏文化|“林”姓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