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南宋宰辅——王之望

2023-02-22 16:39:25来源:王克钊搜集整理 寧溪王氏史話

打印 字号: T|T
宁溪王氏八世祖王公之望遗像
 
      王公之望,字瞻叔,号汉滨,谥敏肃,生北宋崇宁甲申(公元1104)年,卒南宋乾道辛卯(公元1171)年二月十日,享年六十有八岁,南宋襄阳谷城(今湖北省谷城县)人,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市),宋资政殿大学士左大夫,襄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致仕赠左宣奉大夫(详见墓志),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王氏之湖北襄阳派东族祖。妣张氏,历封咸安同安郡夫人。合葬今临海市江南街道原白岩山村。之望公三子讳錞,号声坚,右承奉郎,历任朝议大夫、直秘阁太府卿,娶胡氏,继娶吴氏,是宁溪王氏临海岭根派肇始祖;之望公有女二,长适通直郎魏庆弼,次未行。
 
        据《温台绍宁溪王氏总谱》记载,之望公是浙江台州黄岩宁溪王氏八世祖。其太祖是黄岩宁溪肇始祖,唐大理寺少卿从德公。烈祖是从德公小房惟贤公,字明善,号东山,生唐乾符四年丁酉(公元877年),卒宋建隆辛酉(公元961年),享寿八十有五,娶赵氏三娘。天祖讳可止,是惟贤公四子,字一定,号秋岩,宋宣教,性敏好学,敦孝悌,睦九族,和乡党,恤孤苦,有古大儒之风,生后唐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五月初十,卒北宋至道三年丁酉(公元997)年十一月十七日,享寿七十有五。娶象岙蔡氏,有女德,相夫教子而完其志。高祖讳文却,字明信,娶陈氏,子三。公素好经商,为人慷慨,行止端方,至襄阳谷城而暂处,训子读书,以望继起,后入襄阳藉,为宁溪王氏襄阳派之祖。曾祖讳元诚,是文却公三子,字迁,号无怨,随父居襄阳谷城,入襄藉,大富积德,赠太子太保。娶向氏,赠琅琊郡夫人。继娶彤氏,赠博平郡夫人。祖讳文,字季学,赠太子太师。妣黄氏,赠江夏郡夫人。父讳纲,生宋熙宁癸丑(公元1073)年,卒宋建炎丁未(公元1127)年十一月十一日,字振仲,宋元符进士,朝散郎,仕徽州通判(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妣张氏,生失,卒大观庚寅(公元1110年),赠庆国夫人。合葬龟山小黄口。纲公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
      
       纲公为官以人为本,行仁政。他为官时,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子:有五个士兵晚上出瓮城抢劫了门卫的衲衣(指破旧的衣服),门卫差点被冻死,幸亏抢救及时活了过来。按律这五个士兵是要被处死的,但是纲公认为既然门卫没死,不能仅仅因为一件只值几百钱的破旧衣服,而失去五条生命,最后在纲公的努力下,这五个士兵未被处死。纲公判案不拘泥于律法,不计较小节,而是实行仁政,以人为本,体现了他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小熟读儒家书籍,使得民本思想在儿子之望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民本思想对之望公主张宋金和平相处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之望公早年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右迪功郎、昌化军判官改辟监台州支盐仓,举家徙居台州(今临海市)。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为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绍兴十八年(1148年)出知荆门军,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提举四川茶马。除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后升太府卿。绍兴三十二年(1160年)充川、陕宣谕使。因德顺兵败,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户部侍郎、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拜参知政事,俄兼同知枢密院事。后罢为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寻复罢。之望公是南宋初年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历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四朝。仕宦时间将近四十年,亲历了靖康之变、南宋初建、绍兴合议、隆兴合议等重大历史事件,是南宋初期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是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名家。
       据传,其仕途虽有秦桧提携之嫌,但政见却与秦截然相左,反对卖国求和。他总领四川近十年。到任后,发现“四川经界惟天潼川一路词讼最多”,对于是否要实行经界法,使用哪种方法,百姓意见分歧很大。于是之望公对四川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区域涉及 9 个州、37 个县、333700 余户。他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税改方案。之望公是我国最早进行大规模系统民意调查、并以此为依据修订国家税赋政策的第一人。
      
       军事上。绍兴三十年(1160)八月至三十二年十月,之望公出任四川总领期间,正值金兵大举进攻南宋的非常之时。当时,财政权与军事权分离,是宋朝传统治国之策。但是,朝廷要求总领的职责不仅仅在于理财,更重要的是通过掌管财政,达到对武将的制约。之望公所主持的四川总领所的运行,与川陕防务安危攸关。当时,川陕各路军军需缺口很大,之望公运筹帷幄,多方开源,合理调度,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军需;同时,参与用兵策略、妥善处理各路军的矛盾与冲突。时人称之望公:为政尚严,平日在蜀,令行禁止,故于财赋,亦不督而办。因此,宋高宗拿之望公与萧何作比,肯定他:“川陕用兵,朕全得一王之望之力,大军十余万众,数月与敌角,而蜀人不知。他人安能办此?之望在蜀,几如萧何之在关中……候事稍定,朕当大用之。”(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九,绍兴三十二年五月甲寅,中华书局,1956年,第3373页)。
 
      之望公在整肃吏治上,狠下功夫。他认为奸吏扰民是社会一大毒瘤:“方今郡县间为民害者,莫大于公人无赖不逞之徒散出乡村,乘威怙势。恐喝良善,小邀酒食,大索货财,秋取稻禾。夏求丝麦,稍不如意,鞭絷随之。民之畏怖,甚于盗贼,而郡守县令,不知禁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甲集卷五《孝宗革冗官》,中华书局,2000年,第126页)。民众对于奸吏的恐惧都已经超过他们对于盗贼的害怕了。由此可见奸吏扰民是多么的严重。对于奸吏问题,之望公认为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君主严申政令、通达下情,严禁官吏胡作非为,扰民生活,同时各级检查机构要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的监察。同时将朝廷之举措告知于民,鼓励百姓检举,检举属实即奖,被举报官吏严惩不贷。上下合力,社会风气必然为之一变,百姓才会安居乐业。
 
       由于之望公在军事上主张固守蓄势,世人对其颇有微词,甚至被认为是卖国奸臣。兴隆初,孝宗主动对金北伐,结果北伐进行了不到两个月,就因为符离大败而宣告失败。北伐失败后,如何收场成了大问题,围绕着或和、或战,朝野上下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身为最高决策人的孝宗,也摇摆不定。这年十月,已是花甲之年的之望公,入蜀九年后卸职归朝,他听闻北伐失败的消息后,在面见孝宗时,上了《请止北伐以待天变奏》奏札。之望公建议停止北伐,静待时机。他指出,目前宋金双方实力相当,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现在不是和战与否的问题,而是要加强自身防御力量,固守领土。在固守自强的基础上,才可能战胜金人,才会长治久安。当时宋金之间,要么战,要么和。要主守,没有和是不行的。孝宗皇帝采纳了汤思退的建议,决定派王之望与金人和谈。王之望接受了这一派遣,可知他此时是支持和谈的。兴隆二年(1164)闰十一月,朝廷派之望公前往金处和谈,金方答应和谈条件后,开始退师,时之望公任参知政事,他没有执行朝廷“诏督府择利击之”。之望公认为只有宋金在此达成和议,才能实现自己的主守主张。因此,当宋金双方已经谈妥和议条件,金人开始撤退时,之望公并没有执行朝廷“择利击之”的命令,以期促成和议,因此被罢免。事实上,之望公的主张与汤思退是不同的。之望公虽赞成和谈,但他的和谈是有底线的。不像汤思退的求和与卖国无异。之望公的根本主张仍然是自守图强,等待时机收复失地。
 
      之望公不但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名家,同时工于诗文,又是词学大家。“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谈论英发,听者忘倦。为词章下笔立成,豪赡宏博,切于事理”。所作之词,如《菩萨蛮》“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又如《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等等。脍炙人口,享誉海内。以致有士人把他和苏轼第三子苏过、眉州唐庚、资州赵逵这四人称为“小苏轼”。公之生平事迹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宋史·卷三七二·王之望传》、《建炎以来系要录》、《史乘笔记》等有小传。南宋孝宗乾道七年二月十日(1171年3月18日)病卒于台州,终年六十八岁,谥敏肃。《宋史》误作乾道六年冬,与墓志不合。著有《汉滨集》60卷、《奏议》、《经解》等,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16卷。
     【之望公诗歌鉴赏】:
       菩萨蛮(和钱处和上元)
      华灯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
      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
      好事近(和侯监丞)
      五载复相逢,俱被一官驱役。惊我雪髯霜鬓,只声香相识。
      翠帷珍重出笙歌,醉迟迟春日。亲到鹊桥津畔,见天机停织。
      好事近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
     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好事近(和荣大监)
     缓带抚雄边,一面灭烽休役。歌舞后堂高宴,喜倾城初识。
     红绫小砑写新词,佳句丽星日。从此锦城机杼,把回文休织。
     好事近
      清唱动梁尘,窈窕夜深庭宇。一笑满斟芳酒,看霞觞争举。
      弓靴三寸坐中倾,惊叹小如许。子建向来能赋,过凌波仙浦。
     好事近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减字木兰花(代人戏赠)
     珠帘乍见。云雨无踪空有怨。锦字新词。青鸟衔来恼暗期。
     桃溪得路。直到仙家留客处。今日东邻。远忆当年窥宋人。
      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
      糟糠相乐。早共梁鸿同隐约。著籍天门。隔品新封感帝恩。
      满堂儿女。妇捧金杯孙屡舞。白发卿卿。与尔尊前作寿星。
      丑奴儿(寄齐尧佐)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丑奴儿(寄李德志)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
    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惜分飞(别妓)
  要眇新声生宝柱。弹到离肠断处。细落檐花雨。夜阑清唱行云住。
  洞府春长还易暮。凡客暂来终去。不忍回头觑。乱山流水桃溪路。
     醉花阴(生日)
弧门此日犹能记。叹居诸难系。
弹指片声中,不觉流年,五十还加二。
儿童寿酒邀翁醉。笑欣欣相戏。
休画老人星,白发苍髯,怎解如翁似。
       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
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
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
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
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
虞美人(石光锡会上即席和李举之韵)
鸳鸯碧瓦寒留雪。玉树先春发。小楼歌舞夜流连。
月落参横、一梦绕梅边。
尊前酒量谁能惜。都是高阳客。十分莫厌羽觞传。
半醉娉婷、云鬓ED51金钿。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幂幂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
宝山金字屡更张。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
游人归路笑声长。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临江仙
十二峰前朝复暮,忽愁望断行云。
梦回江浦晓风清。远山思翠黛,蔓草记罗裙。
锦字织成千万恨,翻成第入新声。
幽期谁为反离魂。主人无浪语,狂客最钟情。
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二首)
霓作衣裳冰作在,铅华不涴天真。临风几待逐行云。
自从留得住,不肯系仙裙。
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数行草圣妙如神。
从今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临江仙
家在蓬莱山下住,乘风时到尘寰。双凫偶堕网罗间。
惊容凝粉泪,愁鬓乱云鬟。
人世风波难久驻,云霞终反仙关。虚无仙路拥归鸾。
却随烟雾去,长向洞天闲。
洞仙歌(范丞相夫人生日)
玉楼玄圃,旧是神仙伴。鸣佩时朝紫皇殿。
种蟠桃成树,碧柰开花,著子满,金母盘中屡献。
飘然乘彩凤,东望蓬莱,曾共扁舟五湖泛。
正珈笄未老,兰玉盈前,春欲转、喜对芳辰开宴。
愿绿发朱颜镇长新,教岁岁年年,寿觞深劝。
满庭芳(前题)
海国寒轻,江南春早,小梅已漏芳妍。
岁前冬后,和气欲回旋。此际瑶台阆苑,仙人下、白玉云軿。
人间世,风帆月棹,同泛五湖船。
当年。参谒地,鱼轩象服,锵佩朝天。
向闽邦开国,福地真传。今日华筵寿斝,儿孙拥、兰玉相鲜。
休辞□,蓬莱清浅,看取变桑田。
满庭芳(赐茶)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
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

芳华。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
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念奴娇(坐上和何司户)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念奴娇(荆门军宋签判、陶教授许尉同坐)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更有人如玉。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
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故人未至,座中仍对梅福。
念奴娇(别妓)
柳花飞絮,又还是、清明寂寞时节。洞府人间嗟素手,今日匆匆分拆。巧笑难成,含情谁解,顾影无颜色。风流满面,却成春恨凄恻。
云鬓从ED51金蝉,纷纷红泪,千点胭脂湿。聚调轻盈离调惨,声入低空愁碧。祖帐将收,骊驹欲驾,去也劳相忆。伤心南浦,断肠芳草如积。
永遇乐(和钱处和上元)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风流子(范觉民生日)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正元气孕和,小春归候,数丁千载,喜动三台。向此际,上天开景运,王国产英材。想崇岳洞天,暗书苔藓,海山烟雨,空锁楼台。
煌煌天人表,琼林与瑶树,照映庭槐。中有丽天星斗,惊世风雷。况朱颜绿发,年光鼎盛,绣裳华衮,人望归来。好对玳筵满举,眉寿觥罍。
别 友 人
此日天涯别,春风断客魂。绿杨初暗路,芳草欲迷村。
祖帐前山远,骊歌落日昏。相思今夜月,不复对清樽。
次韵贺子忱春事
老境流年速,春风几日晴。清尊花下怯,白发镜中明。
蝴蝶迷幽梦,仓庚愧好声。良辰一尊酒,钟鼎可忘情。
怀李相之
李子通家旧,人门孰与侔。胸中足今古,皮裹贮阳秋。
尊酒怀清致,关山隔俊游。江城携手地,春色黯离忧。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故人千里去,犹记别时歌。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
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
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
空翠浮轩槛,岚光拂栋梁。江随平野曲,林拥暮山苍。
城郭犹平日,田畴本乐乡。呻吟未休息,衰病意空长。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
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和许总卿
孔明屡出师,常苦粮食少。公今主边计,积粟丘阜小。
卧龙志空大,流马功竟杳。当时若得公,大事指顾了。
从来方面贵,体尊吟咏少。君侯七尺躯,诗胆看更小。
句如星斗烂,气与云天杳。词源倒三江,倾泻何时了。
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抱病云山远,兴怀节物新。林红纷过雨,岭翠郁堆春。
猿鸟时相狎,烟霞日自亲。可怜成底事,半世走风尘。
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
嗜好非前日,颠狂减少年。久疏长夜饮,新学小乘禅。
觅句驱春恨,翻书引昼眠。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
作客他乡久,宜人此界稀。身闲长挟策,地僻惯披衣。
妻有虀盐乐,儿因笋蕨肥。出门何所适,终日掩荆扉。
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
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
羊乳茎犹嫩,猪牙叶未残。呼童聊小摘,为尔得加餐,
仗马卑三品,山雌慕一箪。朝来食指动,苦菜入春盘。
有客过松径,呼儿下竹关。张灯深夜语,沽酒远村还。
醇异交公瑾,清非醉景山。剧谈自有理,不在浊醪间。
杜宇来何处,天涯又复鸣。空山听更激,寒夜窈难明。
故国三千里,春风第一声。年年羇旅地,愁绝不胜情。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登第后投魏侍郎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余情。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机会徜一失,千载何由丁。
道中寄丹丘亲旧
别处日已远,别情转绸缪。行行千里余,脉脉无时休。
夜与梦相随,昼与泪俱流。山高恨不断,水阔遮无由。
欲吞不下咽,欲吐不出喉。戟我胸肺间,有如鱼挂钩。
寻端无从来,了知在心头。翻疑一寸心,能容如许愁。
平生丈夫气,愧此须髯虬。朝来看蓬鬓,满鉴雪霜浮。
汉南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知已而荆门受代归乡襄务冗甚未果答既离襄阳舟中追和
白头有如新,倾盖或如故。乃知意气间,投分自有处。
魏公使汉南,风采耸一路。凋残濡膏泽,冤讼廓氛雾。
游刃若发硎,调琴不胶柱。平生不相识,见我国士遇。
杯盘倒箱箧,笑语杂卮寓。岂惟倾肺腑,便可托婴孺。
慰我畴昔心,何啻封万户。离觞岘山曲,握手惜约聚。
江风吹行色,短棹不得住。临岐亦何言,加餐纳多祜。
七 夕
西风只繁暑,夜气初宜秋。所居稍虚豁,得以消我忧。
独眠堂中央,一榻无衾裯。开轩敞南北,凉飚入翛翛。
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疏。残云不成雨,缥缈当空浮。
云行忽中断,月彩烂不收。影落庭树间,枝叶如雕锼。
草根有小虫,微吟作啾啾。岂复厌喧聒,更觉窗户幽。
我欲终今夕,飞蚊不相谋。喧我复啮我,驱去嗟无由。
但当我自屏,岂与汝辈仇。闭门归下帷,蝶梦寻庄周。
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惟悴。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依樯闻喜朝,酌斚烹匀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君遭功名迫,我堪闲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
初至鸿佑成二百字
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
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
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我来秋薄暮,寒雨纷纵横。
狂飚振林麓,窗户皆有声。山鬼夜中号,怪禽篱外鸣。
我衰不能寐,起行迟天明。欻然念身世,百感襟抱盈。
仲宣昔遭乱,避地之蛮荆。登楼赋怀土,凄伤欲无生。
况我滞瓯越,八见秋风惊。憧憧一州间,萧寺六易名。
已去还复来,如鱼被钩婴。去既无所之,来亦何所营。
藜萑诚不充,萍蓬甘所丁。兹地实乐土,浮生聊耦耕。
鴒原喜在眼,蠹简能娱情。九夷亦何陋,四海皆弟兄。
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
吾衰谬养生,任运常坦坦。每婴相如病,渐作叔夜懒。
昨因触大暑,留势在鬲脘。医师戒饮酒,所嗜不可断。
寒热一朝作,水火互濯熯。地偏无药饵,伏枕但忧{左心右官}。
同僚有蒋子,爽俊流辈罕。作诗宗徐庾,巧语如绣纂。
间有少陵风,醇音调玉琯。岂惟诗家秀,从政今可算。
牢盆有出纳,晓夕亲授莞。琴瑟费更张,君能时急缓。
公余治方书,今昔多所缵。有来谒疾病,手自施汤散。
买药辍俸钱,为民已痌痯。我昨病在床,君来问尤款。
教我煮橘皮,汤热过冰碗。继送桔梗汤,一杯去烦懑。
柴胡作引子,汗出如被趱。所投立有效,病去若水尝。
乃知才艺多,所蓄非{上穴下右矣右欠}{上穴下右矣右欠}。又闻善骑射,长箭必引满。
设侯六十步,所发无虚竿。观君精悍姿,此语不其亶。
独於围棋低,尺固有所短。向来屡小胜,喜气辄衎衎。
我欲张以羸,不令见矛{左矛右上两个先少丿下贝}。侈心益骄汰,出语颇夸诞。
不知小敌坚,一败石破卵。
大战决雌雄,迟君落新馆。

 
饶守陈粹中有诗见留次韵为谢
相逢一笑又相离,肠断登临送别时。
久占都亭惭重客,秋风回首片帆迟。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寂寂经旬病卧家,起来都不记年华。
一声檐上惊秋晚,墙外初联卖菊花。
病骨栾栾瘦转加,秋风怯傍小窗纱。
萧然丈室维摩观,一炷清香到日斜。

 
过 石 城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落木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芳酒对斜阳。
江上危亭思黯然,追游陈游欲经年。
别来西望应相忆,郢树荆门共一川。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急雨颠风带海烟,白头肠断落花天。
东家为买春光住,柳撒黄金榆掷钱。
十日春阴尽景微,鸣鸠逐妇几时归。
柔桑细麦宁馨长,落絮游丝可解飞。
雨过山村绿满陂,红芳渐少翠阴低。
春风吹草依然碧,潮水浮花却自西。
休对风光感物华,且将春酒趁春赊。
一声杜宇芳菲晚,只有荼蘼芍药花。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雪并洁白等字
牢落天涯邂逅逢,清愁幽恨与谁同。
故园肠断三千里,客裹看花岁又穷。
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藿一分开。
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可耐幽花发较迟,殷勤为情晓风吹。
朝来策杖探消息,香处初开一两枝。
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
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一岁都来几日开,一开能得几回来。
清尊留待溪边月,不怕山城晚鼓催。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
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枝上春风渐有涯,断魂初见两三花。
一尊尽日看无厌,要待参横月影斜。
莫欺玉蕊瘦栾栾,中有江南长恨端。
白发天涯归未得,年年老眼泪中看。
铁心开府不妨狂,赋语清便独擅唐。
堪笑离骚穷逐客,只知兰蕙有幽香。
林下风神物外姿,闺房秀色鉴中奇。
两家标韵谁兼得,会有多情识者知。

 
和尚书李丈六绝
丈人诗律照青春,句到诸郎副析薪。
特许八分传阿买,囊收珠玉破清贫。
风光无赖恼诗翁,健笔凌云思未慵。
长句数篇欺白雪,江山浩荡发春容。
近侍三朝振御床,宫衣犹带内家香。
殊庭更得流霞助,杖履春风步履强。
休论世事苦悲辛,龙卧南阳自有人。
指日承明却归去,烟花紫禁及青春。
经旬山雨暗春辉,桃李成阴总未知。
试逐东风入城市,不妨尊酒暂娱嬉。
雨过千山翠色重,群花欲尽絮飞空。
牡丹寂寞芬芳晚,日暮朱栏独倚风。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新诗俊逸走风雷,愧我驰驱欲强陪。
花外疏篁青掩映,门前流水绿萦回。
高情好客长留客,胜赏传杯莫放杯。
老懒畏寒朝睡美,报章淹缓莫相催。

 
大 龙 湫
瀑水传闻旧壮哉,飞流亭下久徘徊。
玉龙鳞甲寒犹蛰,银汉波澜冻未开。
斜日湫潭微溅雨,深冬天地不鸣雷。
斯游未快平时意,更拟他年得得来。

 
房 公 湖
金雁桥南二顷湖,房公遗迹未湮芜。
人游杜牧晚清赋,境对王维别墅图。
经始林泉心自巧,折冲廓庙术何迂。
当时只作幽人计,留得陈陶四万夫。

 
关子东约中秋游于竺再用前韵有诗和之
湖光尽处两山开,夹道苍松郁壮哉。
水过冷泉双涧合,石飞天竺一峰来。
胜游喜有幽人约,佳句俄催爽气回。
桂子中秋正芬馥,流霞好泛月边杯。
和关子东筇杖
老境生涯正倚君,周旋夷险共悲欣。
最怜磊磊多高节,未肯斑斑出异文。
汉阁灯来徒照夜,葛陂龙去谩拿云。
愿为灵寿扶黄发,廓庙他年看勒勋。

 
和李清卿雪
浩荡天花弄晓光,春风未转忽芬芳。
人跻物外红尘远,境堕壶中白昼长。
风柳冷飘三月絮,寒梅幽寄一枝香。
朝来暴喜家风贵,圆璧方圭满舍旁。

 
和眉守五郎中
惊风鸿鹄各翻飞,同落西南蜀一维。
一日三秋双鬓改,两乡千里寸心驰。
清香燕寝多佳致,远影楼台发妙词。
只恐江山留不得,赐环闻已下丹墀。

 
和曾丈赠光作令赵元质
奔波朝士觅官忙,独买扁舟去意长。
汲黯旧闻羞作令,冯唐今愧老为郎。
鵷鸿引去知何慕,鸥鹭归来不乱行。
窃食端输厕中鼠,惊余犹得饱饥肠。

 
还鲜于蹈夫诗编
百首新诗句句妍,追还江左一千年。
春归池草难专美,冷入江枫称所传。
一字人知吟不到,八分我喜录成编。
西为所得真多矣,满箧今藏锦绣篇。

 
浑醉庵诗
人间岁月都几许,醉裹光阴差较长。
千日不醒终有尽,百年浑得要为常。
故人屡过无穷巷,一室能宽有醉乡。
好事不妨多酌我,我来无复次公狂。

 
寄题谢景思药寮仍用其韵
城府年来怪迹疏,端因药圃滞巾车。
芒鞋入谷亲寻种,野服巡栏自把锄。
室蔼芝兰无俗物,房深花木称僧居。
他时猿鹤休惊怨,安石宁终成一墟。

 
寄 制 帅
五郡驰驱两月忙,少城春事杳相忘。
鷅鹠鸣处韶光老,鹈鴂声中旅思长。
曾为青山迂客路,莫偕红旆访仙乡。
浣花时节归期近,犹及遨头共一觞。

 
留题光相寺
至人悲念摄冥顽,倏见光明指顾间。
亿劫未曾亲见佛,一宵今得暂栖山。
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闲。
欲以残年奉香火,尘劳无计恋松关。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
十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
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
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
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笑应同故国愁。
吕叔恭运使和题皇华馆诗复次韵
何处溪声响佩环,洗心堂下转潺湲。
数株古柳枯临水,百亩丛篁翠倚山。
岁久刊题多泯灭,时清景物自幽闲。
轺轩登览留佳句,顿觉林泉发妙颜。
栖贤三峡桥次南康守晏德基韵
古寺深藏紫翠间,清风夹道凛苍官。
千寻秋色岩峦净,十里雷声涧谷寒。
此去洗心应少累,从来蓄眼未经看。
使君健笔题佳句,一首新诗倒醉澜。

 
次韵刘南伯二首
晓来庭竹碎秋声,冷我思君重怆情。
三画当年曾擅价,五言今去合知名。
赋归已荷因风寄,酾藇终期对月倾。
但愿官军破骄敌,不妨淮海寄余生。
十年踪迹困邅如,多谢韦郎肯寄书。
千里漫寻苕水梦,一廛方对相山居。
归心不为莼鲈切,交契应闲简牍疏。
近向钱塘得嘉种,秋盘何日共新蔬。

 
次韵王圜中二首
网得金鳞不忍烹,一瓯春菜眼偏明。
逢君强赋湖阴曲,顾我方趋日照城。
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
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
舟兀东风怯晓寒,绿杨堤畔见青山。
溯流不碍朝天去,掉鞅何当拜命还。
半世光阴忧患裹,他时勋业笑谈间。
儿童似觉吾衰老,只欲西归便丐闲。

 
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
淮水绵绵不绝流,渡江龙化复东游。
宗盟尚诧当年盛,交分还欣此日投。
名并邛郲公等继,政称京兆我难酬。
得时俱为公家计,三窟宁当各一州。
二麦初收堰水流,西园飞盖使君游。
羽旄每出邦人喜,壶矢闲同坐客投。
膏雨应时和气洽,丰年有兆颂声酬。
政成讼简追胥息,镇静西南五十州。

 
和 友 人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坐阅江城岁月迁,心劳政拙岂能贤。
昔游泉石迷寻访,故里风烟喜接连。
聊假颁宣行素学,敢将迟暮叹华颠。
他年良史徵佳什,会入西京循吏篇。

 
落 梅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
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
有恨应羞霜月照,锺情犹赖晚风轻。
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香残粉暗若为情,寂寞空余瘦影横。
雨后园林无玉树,朝来庭院满琼英。
浮云冉冉当风尽,飞雪飘飘落砌轻。
广武为君聊一叹,群花从此擅名声。

 
缺 题
霜晴爱日晓生东,萧寺山茶赏岁丰。
锦里出遨驱小队,雪山纳堠狎诸戎。
叶连油幕侵天碧,花倚朱旗特地红。
美景良辰万人喜,不妨行乐一尊同。
天梯云栈转龙旗,细雨凄风暗路岐。
七夕难忘祈巧夜,三乡不以望仙时。
曲江若悟贤臣语,汾水宁伤才子词。
此日铃声肠断处,后庭遗唱未为悲。

 
贺刘侍郎三首
早岁儒林俊誉流,中年持橐侍宸游。
论思清禁三朝遇,闲散殊庭二纪投。
迹与香山齐出处,诗将彭泽尽赓酬。
似闻璧水求三老,行起蒲轮慰九州。
汉嘉平日想风流,喜作凌云载酒游。
尘土何时公事了,林泉聊与故人投。
心期济物衰难强,志在求田老未酬。
官满便当投劾去,一航从此下扬州。
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况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

 
和 制 帅
离索堪惊岁月忙,少城遗爱未曾忘。
西园尚记英游并,南浦空嗟别恨长。
壮志自窥勋业镜,高情休忆水云乡。
玉关柝静边烽息,汉殿归称万岁觞。
按部经时走四封,云山有路宝岩通。
普贤相对圆光裹,摩诘不离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远,恨无羽翼可凌空。
来诗忽作蛟龙吼,三日能令两耳聋。
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
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
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
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力求见佛上天梯,忽睹光明志意学。
华藏神通惊变现,台山公案好拈提。
太冲漫作三都赋,子美全无一字题。
今日诸贤赓妙句,强驱驽驾力难齐。
卿月中天照上流,使星入蜀久西游。
蟠胸经纬开棋局,出手枭卢转博投。
学有渊源流不竭,诗如珠玉价难酬。
词章怪底犹雄健,棠阴曾联柳柳州。

 
词 源 图
著作之厅屏十幅。怪石沧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峡旁,汹汹奔流欲颓屋。
不知狂澜何处回,壮哉万顷纳一杯。
自从此画出名手,海潮不复声如雷。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逍遥扪腹日来看,更得丹青助挥翰。
我本儒中山泽癯,烟蓑祗合老江湖。
烦将一段好东绢,画个渔舟钓雪图。

 
和人元夕
长安百尺朱楼高,传筹夜酬闻鸡号。
金吾驰禁玉漏永,九衢遍走狂欢遨。
访寻三曲选清唱,交结五陵皆大豪。
笑将千金买斗酒,轻若九牛亡一毛。
赋诗更作文字饮,止酒一篇羞和陶。
笔端百韵斗奇险,坐上几人推俊髦。
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
祗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

 
和关子东铁尺歌
先生平生无俗嗜,博取珍奇自娱戏。
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
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炼。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
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
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绍兴圣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
已闻华封祝尧帝,岂但畏垒歌庚桑。
千秋此日纪佳节,万岁群臣称寿觞。
帘前宫扇交翡翠,仗下宝马屯飞黄。
昭容引仪近日月,御史执法严风霜。
九宾无哗胪句肃,剑佩俨雅趋侯王。
一声鸣跸传朱辇,千官赐宴趋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泽,风弦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云不动,繁花压帽春风光。
可怜欢声正四合,不觉暮色来苍苍。
轩驺散去九衢闹,朝衣醉沥余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但听广乐风声长。
天申上寿开明堂,群公祝圣多新章。
不论南山成带砺,要看东海生禾桑。
君恩中台燕百辟,金罍兕觥雕玉觞。
饭抄香粳云子白,酒泻法酿鹅儿黄。
宫衣拜赐近端午,轻叠香罗如雪霜。
功臣彯甲奉朝请,貂冠峨峨来异王。
中兴盛事须记述,乐府宜得张文昌。
感寓诸孙今列宿,诗鸣省户为时祥。
每逢朝家有庆瑞,辄以篇咏赓休光。
腐儒白首谬通籍,博士一经惭后苍。
敢陪诗人论风雅,祗与渔父歌沧浪。
升平颂声还大手,白傅才力兼诸长。

 
次制帅所和前韵
圣主忧勤躬万务,英豪宁许山林住。
弓旌号召士无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对扬咨见晚,坤维镇抚歌来暮。
雪山增生绝纷埃,蜀道非难履平路。
分陕聊烦摅妙略,秉钧已叹迂高步。
朱轓抚俗民怀,玉帐折冲荒服惧。
羽檄不飞烽堠灭,骏骨多收边市互。
孔明七纵讵非长,户牖六奇真不误。
农狎其野无外忧,马腾於槽有余怒。
三陲绝徼皆妥安,诸将雄师今尽护。
九重益友思直谅,四蜀新声咏宣布。
帅阃方观勋业成,庙堂行看精神聚。
嗟我衰迟托末契,辱公敦笃倾殊顾。
当年献赋诵凌云,上国承颜悦披雾。
禹门亲睹跃风雷,尧陛初惊承雨露。
龙颜下瞩顿生光,凤翼高翔从此附。
称身朝服曳青云,满袖天香携宝炷。
九霄变化冥鹏升,一纪光阴隙驹鹜。
绨袍雅意念张禄,襦夸余波依叔度。
他时入觐对金莲,伴直应随玉堂寓。

 
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影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宏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人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篮舆牵挽六十里,梯栈高低三万步。
鱼贯攀缘筋力疲,鸟腾陡绝神魂惧。
行经崖坂几萦曲,望极堪舆莽回互。
锦里遥看井底迷,雪山忽认屏间误。
幽岩得照石发彩,阴洞有声雷蓄怒。
楞伽仙音好鸟语,兜罗绵界神龙护。
沧海潮回波浪平,蓝田日暖烟霏布。
长虹欻放白毫光,淡墨俄瞻紫金聚。
应真飞锡众共睹,圆相摄身人自顾。
六牙白象恍当空,三足赤乌潜隐雾。
琉璃瓶莹秋月白,优昙花净含晓露。
瑞境旁连瓦屋起,合成一界如相附。
神灯夜从九顶朝,散作千山无尽炷。
肉眼亲观佛会开,凡躯恐逐仙风惊。
欲寻傅说箕尾间,休访君平斗牛度。
便排阊阖陟高圆,扰扰人寰何足寓。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风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王护。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莆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余风独后凋,建字逸驾争先鹜。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