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走进“闽南井冈山”车本村,慰问老红军及党史教育

2023-02-13 14:46:25来源:漳州市壹加壹慈善协会

打印 字号: T|T
图  /  江美秀  陈国成       文  / 陈国成
 
      1931年12月,邓子恢接替陶铸到漳浦开展革命斗争工作,率领闽南红军游击队领导漳浦小山城农民武装抗捐,开辟了以小山城、龙岭、车本为中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山城烽火点燃了漳浦大地,农会组织由最初的4个,发展到20多个,农民武装力量也壮大起来,以小山城、龙岭、车本为中心的靖和浦苏区逐步形成。
      靖和浦苏区的初步形成是众多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红三团首任团长冯翼飞、政委王占春都是在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长眠于车本村。
 
       素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石榴镇车本村,这几年,依托红色旅游道路,“红军之家、烈士纪念园、红军井、红军哨所”等革命旧址修葺一新,红色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从过去“藏在”深山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红色生态旅游村,车本村珍藏的红色记忆、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更成了新时代的信仰力量。
 
     古朴的闽南小院,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红军之家”,之所以有如此亲切的称呼是因为这里曾是中共闽粤边特委旧址,中共漳州中心县委、靖和浦中心县委、闽南特委、靖和浦县工委等机关的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陶铸、邓子恢等以及王海萍、蔡协民、王占春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创建苏区,浴血奋战。如今,这里已经成了珍藏革命红色记忆的地方。 徜徉在“红军之家”,一幅幅照片仿佛将我们带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那些浴血奋战的坚守;奋不顾身的忠诚担当;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必将化作一股强有力的声音在新时代回响,这是信仰的力量。
 
 
      为了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人生历程,与我们党饱受磨难而本色依旧的奋斗历程融合在一起,2023年2月10日早上,我协会与漳州市诚信促进会、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漳州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漳州市楹联学会、漳浦县乡村振兴促进会、漳浦县诚信促进会共同开展“乡村振兴 诚信有爱——革命老区车本行”活动,活动内容:重温革命史、 慰问困难户 、赠送书画作品等。
 
         革命精神承载着我们党百年的奋斗与辉煌、光荣与梦想,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激发奋斗伟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能够独立、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精神动力。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传承好弘扬好革命精神,用党的历史告诉全党同志,共产党人来源于人民群众,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激发奋斗伟力的现实需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深刻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在100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的全力以赴,不能忘记先烈先贤们为建立一个光明的新中国的一往无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引导党员干部把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奋勇争先、敢于拼搏,积极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