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辑校

2013-06-26 18:33:30来源:漳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 作者:陈尚君

打印 字号: T|T

     薛居正《旧五代史),自明中叶以后即不传。乾隆间邵晋涵等以《永乐大典》为主,参取《册府元龟》等书,辑成今本。本世纪三十年代.歙人汪允宗藏有金承安四年南京路转运使刊本的消息传出后,学术界曾着实兴奋过一阵,但终因藏家托言巳失,秘而未出。此事至今巳逾六十年,国内外公私所藏皆无此本,其出世的可能巳极渺茫了。现在通行的中华书局校点本,是以清辑本系统中较多保持噻大典}引文原貌的熊罗宿影库本为底本,参校后出诸本,整理而成。因以保持清辑本面貌为主,未作补辑佚文的工作。
     然而,清辑本疏舛漏辑之处,所在多有。笔者曾以今存《永乐大典》残卷所引《旧五代史》.与清辑本对校,发现在一百十馀条引文中,漏辑多达近三十条,录文也多有改动处(另详拙文《<永乐大典>残卷校(旧五代史>札记》)。引据《册府元龟》,也多有疏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作一部新辑本的《旧五代史》,还是有必要的。
     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达六十年之久的闽国王氏政权的历史,《旧五代史》于《僣伪列传》中有王审知及其后继诸帝传。这虽不是有关闽国史事的唯一记录,但却是最早的系统记事,于研究这一段史实,极其珍贵。清辑本将王审知等传列入卷一三四,仅存六百九十四字。其中仅一条(七十七字)出自《永乐大典},其你均录自《册府元龟》。笔者参援渚书,重加辑录,凡得一千一百十四字,与原传相较,增加四百五十字,于谈闽史者,或不无可参处。
     笔者辑录所据书,说明如次。
     《册府元龟》,用中华书局影明本。此书有残宋本,但记闽事诸卷尤存者。
     《永乐大典》,仅一条,据清辑本转引。残本卷二六零三有记王昶事一条,注出《五代史》。今人张凡《(旧五代史)辑补》曾作佚文辑出。但此条见于《新五代史》卷六八《闽世家》,张氏误补。
     《资治通鉴考异》,用{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通历>,用《宛委別藏》本,此本因避清高宗讳而改作《通纪》。此书几十五卷,其中前十卷为唐马总撰,后五卷为宋人续补。其中卷一二至卷一五录五代十国事,全据《旧五代史》节录而成。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册府元龟》卷二一九、《通历》卷一五)。父恁,世为农民(《册府元电》卷二一九)。审知身长七尺六寸,紫色,方口隆准(《太册府元龟》卷二二0)。唐傳宗①广明中,黄甦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绪②。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③。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己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拜此剑动者,为将军。”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苦之。闻潮为理所④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潮因引兵围彦若,岁馀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唐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大顺中,岩卒,子婿范晖⑤自称留后。潮遗审知将兵攻之。踰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册府元龟卷》二二三)。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丁未,潮薨⑥,审知以让其兄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六)。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⑦。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遣朝贡,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溺者十四五。后唐庄宗即位,遣使奉贡,制加功臣,进爵邑(《册府元龟》卷二三二)。审知起自陇亩间⑧.,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册府元龟)卷二二九,《通历》卷一五)。同光元年,审知卒,子延翰嗣(《册府元龟》卷二一九)。延翰骄恣不法,寻为弟延钧所杀。及延钧僣号,伪追尊审知为武皇帝({通历}卷一五).
     ①.“僖宗”,二字,据《册府元龟》卷二一九补.
     ②.“绪”,据《册府元龟》卷二一九补,清辑本补“之”字。
     ③.“剽掠”,  《册府元龟》卷二一九作“剽略”。.
     ④.“所”,清辑本删此字。
     ⑤.“子婿范晖”,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六引薛《史》有此语,并云《昭宗实录》,《+国纪年》等书作妻弟。
     ⑥“十二月丁未,潮薨”,  《册府元龟》卷二一九、卷二二三,《通历》卷一五皆云:  “乾宁中,潮卒,审知遂继兄位。”
     ⑦.“封琅琊郡王”,  《通历}卷一五作.封琅琊王..
     ⑧.“间”,从《通历》卷一五补.
     延钧,审知次子①审知卒,长子延翰嗣’为延钧所杀,延钧袭位(《册府元龟》卷二一九)。封闽王②。  (《通历》卷一五)后唐长兴三年上言,吴越国王钱镠薨(《册府元龟》卷二一九),乞封吴越国王,请授尚书令,朝廷不报。延钧逻绝朝贡。未几,乃自称帝,国号大闽,伪改元龙启,然犹称藩于朝廷母。在伪位十二年④。唐清泰二年,为其臣李仿所杀⑤。伪僣为惠帝(《通历》卷一五)⑥。
     ①.“审知次子”, 《通历>作.审知第二子”。
     ②.“闽”,《通历》误作“闵”。
     ⑧.“于朝廷”三字,据《册府元龟》卷二三二补.
     ④.“十二年’,《册府元龟》卷二一九作.“十一年”。
     ⑤.“为其臣李仿所杀”  《册府元龟》卷二一九作.“遇弑”.
     ⑥《册府元龟》卷二二四云:“闽王延钧初封闽王,表兄延禀为建州节度使。  累官至中书令。顷之,延禀以军州委长子继雄,退居别第.”此段疑当附子延钧传末.
     昶,延钧子。李仿既杀延钧,国人立昶为嗣,昶遂杀李仿。朝廷①因授昶福建节度使。昶在镇,:替称伪号,改元通文(《通历》卷一五)②。以其子继恭为福州节度使。(《册府元龟》卷二二四)晋天福三年,遣使供奉至阙,止称闽王,其子继恭称节度使。晋祖乃下制封昶为闽国王({册府元龟》卷二三二)。子继恭封临海郡王。昶性残忍多忌,诸父诸兄诛灭殆尽。遣僚佐郑元弼来朝贡,昶致书于执政,晋祖省之不悦。李知损奏请禁锢来人,籍没纲⑨运,晋祖可其奏④是岁,福建军乱,伪閤门使连重遇杀昶与继恭干府署,孩稚皆死焉(《通历》卷一五)。
     ①.“廷”。《通历》误作“延”.
     ②.“通文”,  《通历》作.“文通”,从《册府元龟》卷二一九,《新五代史.闽世家》改。清辑本误作.通大’。
     ③“纲”. 《通历》原缺,从《册府元龟》卷二三三补。
     ④郑元粥使晋事, 《册府元龟》卷二三三所载极洋,殆为晋实录之文.可参,兹不录.
     延羲,审知少于。连重遇既杀昶,迎立延羲为主,伪改元永隆。在伪位六年,为朱文进等所杀(原注。晋天福七年)。文进遂自据其位,间道送款子朝,  封闽王(《通历)卷一五).
     延政,亦审知子。闻延羲篡立,亦自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改元天德(《通历》卷一五).其子继勋为泉州刺史(《册府元龟》卷二二四)。朱文进党连重遇’枭文进首送建安.延政遣其将黄仁调,授从子继昌为福州留守.仁调既至,与福州列校李仁达杀继昌,遂自立.朝廷因以仁达为福建节度使、知闽国事.后江南李景遣其将边镐帅师攻建安,延政乞降。镐使人送金陵,时晋开运三年也。后吴人伪封延政为光山王,俾奉其祀焉(《通历》卷一五)。
     始王氏以唐光启丙午岁据有闽越,时有异僧言;  “骑马来,骑马去。”至开运丙午
 岁,果绝。后李仁达以福州归两浙,汀、建为江南所T1.,漳、泉为留从效所掘,闽岭五
 州,自此分割矣.王氏凡二世七王①,通六十年而亡(《通历》卷一五)。
     ①.“王”,《册府元龟》卷二一九作.“主”


 

编 辑:wangshi 标签: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