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侨领王加禄故居揭牌 百余后人家乡缅怀(图)
“甲必丹”王加禄故居在其家乡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揭牌。海内外百余名王氏后裔及乡亲汇聚故居前,缅怀这位伟大的印尼爱国华侨领袖。 郑伟 摄
王氏后裔一同将王家史料捐赠给当地,同时分别向村里的小学、老年人协会捐资一万和5000元人民币。 郑伟 摄
王加禄故居,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2年),总面积约为600平方米。由前堂、天井庑廊、后堂及两侧厢房组成。方圆百里,此屋为首屈一指的名门大宅。图为故居后堂现状。 郑伟 摄
中新网漳浦12月14日电 (记者 张羽)“甲必丹”王加禄故居14日在其家乡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揭牌。海内外百余名王氏后裔及乡亲汇聚故居前,缅怀这位伟大的印尼爱国华侨领袖。
王加禄故居,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2年),总面积约为600平方米。由前堂、天井庑廊、后堂及两侧厢房组成。建屋用的砖料及木料、石料等均由厦门港多方转运到过港村,再经工匠师傅精工细琢,历时三年建成大厝。方圆百里,此屋为首屈一指的名门大宅。现作为过港村王氏小宗祠堂。
当天,海内外百余名王氏后裔都回到老宅,其中包括王加禄的曾孙女王一民女士。“曾经不只有一位80多岁的老华侨跟我说,以前印尼的街头都是英文,因为有了曾祖父创办的华文学校,才让他们学到了母语中文,心中感恩不尽。”
有资料记载,王加禄年少时在厦门打工,20岁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经营烟草生意,并在印尼泗水市开办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先后创办印尼安班澜中华总商会,并连任会长直至仙逝。他同时也是新加坡福建南安会馆总会长,出资创办华文“澜华学校”,深受侨胞拥护爱戴。
王加禄先生过世前,仍心心念念家乡漳浦。“兴修水利、固山护坡、兴办小学……很遗憾,这些都成了曾祖父生前未了的心愿。”王一民说,这次回来也是想为家乡出一份绵薄之力。
揭牌仪式上,王氏后裔一同将王家史料捐赠给当地,同时分别向村里的小学、老年人协会捐资一万和5000元人民币。
香港漳浦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杨炳川说,王加禄先生一生为家乡和祖国做了很多公益事业,我们有理由把优秀的传统和慈善心发扬光大。
当天,“甲必丹”王加禄故居正式成为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漳浦官方希望由此更好对文化进行保护,弘扬华侨热心社会公益,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
“王加禄故居不但有闽南“皇宫”式小四合院特征,还融合了华侨从南洋带回来的中西方建筑元素,是目前漳浦范围内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最具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体。”漳浦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志鑫在接受采访时说,下一步还将采取加固保护措施,对破损的简陋屋面、脱落的墙体进行修缮。
王加禄又名王百猷,生于1860年,原籍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1892年,荷兰国属土殖民地东印尼政府晋封王加禄为“甲必丹”,(甲必丹为荷语译音:即管理一个区域的华人领袖)并赐其金字牌匾。清政府先后御封王加禄为“监生州同”、“同知”职衔,并赏赐银牌官服给予加冕。王加禄于1950年逝世,享年九十有余。当年荷兰殖民地印尼政府荷兰籍总督带领众政要参加,总督亲自为其扶灵柩送终。为当时华人享有的崇高待遇。(完)

最新推荐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
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里,酒肯定不可或缺。这不,离春节 [详细内容]
- · 北京晚报:不要让酒抢了过年的主题
- · 图解:春节到来,福利应该怎么发?
-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春节里细品文化的佳酿
- · 本网总编深入市县向有关企业社团拜年
- · 习近平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 勉励他们
- · 南京,一座有趣的城市。
- · 什么是“绝日”?为何农村老人说,今年二十
- · 人生,多做这“四善”,终会善有善报!
- · 六种错误锻炼加速衰老
- · 过年入寺拜佛烧香,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