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十朋简介

2022-12-27 15:58:07来源:温州王十朋研究会

打印 字号: T|T
        王十朋(1112.11.19-1171.8.6),字龟龄,号梅溪,谥忠文,乐清左原(今淡溪镇梅溪村)人。他不仅是温州历史上最著名的状元,更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在史学方面也造诣深厚。
 
       王十朋“刚毅正直称天下”“在朝廷则以犯颜极谏为忠,仕州县则以勤事爱民为职”:中状元之年(1157)奋笔题诗雁荡山,痛斥之前秦桧在罗汉洞(即今观音洞)立“了堂碑”一举欺世盗名、玷污名山清誉,慷慨表示“愿借灵湫水,一洗了堂碑!”;任绍兴签判期间,以民生为重,上《鉴湖说》,推动土豪劣绅退田还湖二千三百余顷;居台谏时不顾个人安危荣辱,先后弹劾殿帅杨存中、宰相史浩等权奸之臣,并力主“人主不观史”“一言一动皆得以书”,人称“真御史”;任饶州知州(治所在鄱阳)时拒绝宰相洪适的请托,保全州学旧地基;主政夔州(治所在奉节)后两次违抗君命,三次为民上书,促成宋孝宗收回军马走三峡水路的成命;易任湖州后,为减轻百姓负担,派官吏到户部抗辩历年累积欠款之虚实,未果后愤然辞职;知泉州期间,继湖州后再次割俸兴学,还牵头兴建了七首塘,留下了“七塘不干,南乡加餐”的佳话。
 
       王十朋文名为其名臣盛誉所掩。其《廷试策》一出,“学者争传诵其策,以拟古晁(错)、董(仲舒)”。《会稽三赋》“家传户习,殆似元和之诵微之(元稹)也”。他学韩、学苏复学杜,终至“句句似杜”“家国情怀的内核,与诗圣杜甫相似乃尔”。在西昆体和江西诗派大行其道的南宋文坛,他坚持“文主刚气”,“瓣香礼敬(杜韩苏)三夫子”“诗不江西语自清”,首倡“唐宋文章韩柳欧苏”四大家说、唐宋诗歌“李杜韩柳欧苏黄”七大家说。他评论韩驹诗云“非坡非谷自一家”,被钱钟书引入《谈艺录》。此外,托名他主编的《杜陵诗史》《东坡诗集注》畅销宋元明清,近代以来一度遭到质疑,但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这两种书与王十朋有极大相关性。 
 
       王十朋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值得深入挖掘。他于1143年创办梅溪学馆,此后两度主持剡溪书院,入仕后先后担任建王府小学教授、崇政殿说书、国子司业、侍讲等教职,主政四州(一路)期间“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询政”,在湖州、泉州时还曾割俸兴学、修建贡院。1170年宋孝宗专设太子詹事二人,精心挑选道德文章兼备的名儒教导太子,王十朋首膺其选。他在教育中始终注重德性培养,强调“先器识,后文艺”“科第之香,孰如名节之香”,同时积极践行以美育人、笃学力行、尊师重道、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
 
      王十朋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书法家。他提倡“心正笔正”,主张取法王羲之、颜真卿、蔡襄。其唯一存世墨迹《宠示室铭帖》曾由明王世贞收藏,与范仲淹《师鲁帖》、苏东坡《坐主帖》、米芾《提举帖》、黄庭坚《花气熏人诗帖》等入《宋名公二十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王十朋苦学书法”的故事于2004 年被中央电视台编入《中华勤学故事》。
 
       史学方面,王十朋的义理史观及史学作品、史官作为值得研究。他坚守《春秋》义理,谙熟历代史事,其诗文引经据典、出入古今,夺魁前曾作《观国朝故事》《国朝名臣赞》《咏史诗》,入仕后曾作《夔路十贤》《续访得七人》,被学者称作“宋代创作大型咏史组诗第一人”。在太学期间所拟的《策问》中,曾就史书名例不同及刘知几“作史者有六家”之论质疑问难。此后曾任国史院编修官、起居舍人,其间与胡诠一起上《论左右史四事》,其犯颜极谏的做法,深得古良史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真传。《中国史学家词典》录有“王十朋”条目。
 
 
       王十朋遗爱在民。《宋史·王十朋传》说他“凡历四郡,布上恩,恤民隐……所至人绘而祠之。去之日,老稚攀留涕泣,越境以送,思之如父母……”如他由饶州调任夔州时,饶州百姓为了留住他,甚至把他必经的那座桥拆掉,他只好改走小路离开。后来饶州百姓修好断桥,称之为王公桥。夔州百姓则为他建生祠,还将原来的西瀼水改名为梅溪河。泉州也有类似的状元桥、梅溪祠。今绍兴鉴湖水街辟有王十朋纪念墙,湖州古代贤守纪念馆展陈他与王羲之、谢安、颜真卿、杜牧、苏轼等九人的事迹。
 
       王十朋名节见重于世。理学宗师朱熹比之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等“五君子”,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称其“名节为世第一”,元代四大南戏之首的《荆钗记》借其名敷衍成剧,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他“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南怀瑾则云“从其平生之学问、德业、事功而言,则先生之功名,已为南宋第一状元”,今人尊为“南宋大贤”。
 
      (王十朋墓碑由南宋名臣汪应辰作铭、张栻书丹、朱熹题盖,合墓主而成“四贤碑”。今仅存残碑,记录王十朋因与胡铨同上《论左右史四事》、劝谏宋孝宗不观起居注等而获誉“真御史”相关事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