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王十朋吟桂诗词香飘800载

笔者漫步杭州街头,不由想起800多年的南宋状元王十朋,他曾十年九赴临安(今杭州)补太学,中状元后二度做京官,四历外郡回京领命复命,前前后后与杭州结下18年的缘分。
翻阅王十朋传世的《梅溪集》,发现状元公对桂花情有独钟,作有20余首吟桂诗词,现在不妨来赏读一二。(为节约篇幅,将有关桂花雅称列于文尾,诗中习见之雅称,不再一一加注。)

01
送刘全之
彩衣堂上别慈颜,匹马扬鞭指帝关。
千里清风生腋下,十分黄气满眉间。
手探春信寻梅去,袖带天香折桂还。
定向蓬莱燕仙侣,为言子晋在江山。
【浅析】刘铨(1111-1166),字全之,其祖上为避五代之乱,由闽徙乐清,他与十朋金溪同窗好友,八叟之一。绍兴十一年(1141),王十朋得知好友刘全之要赴省试,便赠诗以表勉励。彩衣:指孝养父母。 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折桂:谓科举及第。子晋: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鼓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中华诗词曲对仗大辞典》评颔联:“清,借为‘青’以与‘黄’对,借音对之假色对。”
与万先之登丹芳岭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遂与先之分之记以一绝
与万先之登丹芳岭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遂与先之分之记以一绝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
【浅析】绍兴十九年(1149)八月初,王十朋秋赴太学,书友万先之同行。离家那晚宿灵山院(左原附近),离家未远,但离愁乡思已生。次日与先之离灵山同登姚岙岭。离姚岙,登丹芳岭,途遇路人慨然相赠桂花有感赋诗。秋香:秋日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又为一种桂花的名称。
夜泊萧山酒醒梦觉月色满船感而有作
候届星虚午夜凉,更堪停棹水中央。
短篷破处漏明月,归梦断时思故乡。
客里未忘诗酒趣,老来厌逐利名场。
明朝又向钱塘去,十里西风桂子香。
【浅析】绍兴二十一年(1151)八月十四日 ,40岁的王十朋再次赴补太学,升上舍。途中舟过山阴,眼前晚稻方熟,思乡又切;舟至萧山,夜泊侯庙,见月动情,赋诗以记。
书院挂额展筵雅会也戏集诸堂轩斋名作诗
黉馆名初挂,银钩势欲翻。人才蕴秀异,学业扣渊源。
俊彦方群集,文章可细论。辉声迈前辈,擢秀蔼诸孙。
心友居兰室,天香满桂轩。兹为学者富,难与俗流言。
恢义高风倡,同襟旧好敦。池中神鲤足,一一上龙门。
【浅析】此诗作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春。当时王十朋第7次去临安上太学,半月后来到剡溪,即去拜访太学同舍周德远。周与十朋有八年同舍之谊,如今已有五年未见面。同窗相逢,分外欣喜。此时,周德远开办“渊源堂”教授生徒,“渊源堂”之右另有一堂,十朋与周君及其生徒每日里饮文字于其间。这次王十朋在周家住了三个多月,在此期间,他为周氏家塾二堂九斋一池取了名,并写了一系列诗文,主要有:五绝《渊源堂十二诗》 《书院杂咏》三十四首和五古《书院挂额展筵雅会也戏集诸堂轩斋名作诗》一首。
林下十二子诗·桂子苍
学仙深愧似吴郎,赖有吾庐两子苍。
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
【浅析】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四(1154)甲戌孟夏。王十朋在诗序中,称“桂曰‘子苍’。”吴郎:指吴刚。传说中的仙人名。唐·段成式《酉阳杂姐·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河西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后以此典形容月、桂树等。
“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指的是桂花。桂花虽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其香味迷人,令人陶醉。每当桂花盛开时,香飘四溢,给人以不尽的嗅觉享受。
士人僧道俱赠岩桂
岩桂来三家,清标共秋风。
联芳近禹穴,擢秀疑蟾宫。
胆瓶金粟妍,鼻观天香通。
无心妄区别,妙契将无同。
梦龄九日有诗兼怀昌龄次韵
长记去年今日好,门外秋香喷沉脑。
弟兄邻里同登高,把菊行觞乐非少。
山肴海错乡味佳,银瓶索酒不用赊。
醉中不记脱巾卧,明日头上犹黄花。
今年岂不欲行乐,窃禄东州官事束。
那堪送酒无白衣,旋粜黄粱买桑落。
何如与子俱休休,谁能长抱离乡忧。
移书问讯惠连弟,三径许我归来不。
【浅析】“三径”句作者自注:“余前此有归兴,昌龄以为不可,数以书来相勉,故及之。”
钱夫人挽词
忠孝之家女亦良,教传彤管有遗芳。
藁砧旧擢儒林秀,桂子新飘月窟香。
方拟鱼轩沾宠渥,遽惊风树变凄凉。
稽山鉴水青春暮,薤露声中恨更长。
闰月三白三首(其一)
闰月生明后,江天未腊时。风翻禹门浪,花糁月宫枝。
照夜皎珠树,秀庭祥玉芝。定知年大有,何止麦相宜。
【浅析】此诗王十朋作于饶州任上。隆兴二年(1164)闰十一月,饶州普降瑞雪,王十朋作《闰月三白三首》诗以志喜。三白,指三度下雪。“闰月”句后作者自注:“初四日雪作。”“花糁”句后作者自注:“桂花一秋三放。”

途中寄何德献
邂逅江湖两白头,公方东驾我西游。
韩张呼酒情虽重,孔李通家好未修。
庆朔诗高魏提点,秋香赋愧范饶州。
驿筒从此相来往,别后何妨却唱酬。
【浅析】此诗作于离饶州时。“别后”句作者自注:“范文正公守饶时,魏郎中兼作提点,二公甚相得。文正改知润州,魏作《庆朔堂栽花》诗寄之,大公尝为魏作《秋香亭赋》。”
子长招游齐山(二首之二)
胜穷岩石玲珑地,秀吸江湖浩渺杯。
先却紫微期一月,菊花未放桂花开。
【浅析】齐山在安徽贵池城南约3里,方圆2.5里,形如卧虎,坐西朝东。关于齐山的得名,旧说有二:一说以十余峰平齐得名;一说以唐贞元间池州刺史齐映遗爱在民得名。齐山因属石灰岩地质,经风化剥蚀,故多奇石、溶洞与山泉,蔚为大观。王十朋的这首诗抓住了齐山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地近江湖,小巧玲珑,多洞穴奇石。较九华山,可谓具体而微。
富文赠桂花
夔有百花无此香,两年官舍负秋光。
使君元是蟾宫客,赠我数枝金粟黄。
【浅析】首句后作者自注:“夔州无桂花。”但好友富文则想方设法,“赠我数枝金粟黄”,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士人僧道俱赠岩桂
岩桂来三家,清标共秋风。
联芳近禹穴,擢秀疑蟾宫。
胆瓶金粟妍,鼻观天香通。
无心妄区别,妙契将无同。

明·恽寿平《仙桂新枝图》
龙瑞道士赠岩桂
岩桂遥从禹穴来,天香全似月宫栽。
金风凄峭飘龙脑,想见吾庐烂熳开。
仲永再和三绝复和以酬(其一)
间世宗英学海龙,交情尤为野人浓。
天香御茗分奇绝,尽是殷勤手自封。
赵仲永和胡正字竹诗见赠用韵以酬
忆昔游莲幕,获登君子墙。
蓬莱醉秋月,龙凤啜天香。
台阁子将集,山林予欲藏。
新诗似修竹,风味更高长。
【浅析】想当年中秋佳节,同僚们在蓬莱阁上,一起闻桂香,品龙凤茗,诗酒论文,不亦乐乎?
题月师桂堂
道人以月名,身以桂名堂。
胸中负所有,志在丹霄旁。
冠巾倘可加,唾手得天香。
惜哉已世外,此志终莫偿。
山中作堂侔月窟,禅定吟余思清越。
要令坐上生清风,须使心中似明月。
【浅析】这是王十朋创作的一首杂言诗。
次韵昌龄西园十咏·桂
丹霄休叹路难通,学取燕山种桂丛。
异日天香满亭院,吾庐当似广寒宫。
提舶送岩桂
晋堂岩桂脱秋芳,浓绿枝头万粟黄。
堂上主人分赠我,要令燕寝有天香。
立高桂坊
书生未折桂,短檠事然膏。
一朝桂入手,不记灯窗劳。
回视纸上语,弃置等弁髦。
曲学如公孙,高第何足褒。
温陵号多士,呦呦食苹蒿。
胪唱十年间,魁亚出二豪。
向来此坊中,一门五梦刀。
月中仙子归,天香满蓝袍。
大对压晁董,同登尽刘曹。
嘉名换扁榜,铁画新挥毫。
我欲成其美,远大期伊皋。
桂高固可喜,更看名节高。
【浅析】南宋儒家学说传播更为广泛,但儒家及其拥护者不少卷入了当时的党争,在政治上地位高下不定,曾遭“庆元禁学”,又一度非常得势,在后期基本上还是处于强势地位。王十朋《次韵陈大监(掞)见赠》云“中兴天子尤崇儒,众贤汇进如联珠”,反映了南宋中兴时期儒家地位得到尊崇现象;他的《立高桂坊》诗句云“桂高固可喜,更看名节高”,他所更看重的名节,有儒家的观念,也包含他主张对金作战的立场,此时期儒家多数是持此立场的。
元宵贡院张灯会客知宗即席赋诗次韵
欲送群英入帝乡,预烧灯烛趣仙装。
银花初合万枝火,金榜已含千佛光。
出海灵鳌驾蓬岛,逐人明月散天香。
笙歌鼎沸吟篇出,元白于诗愧未昌。
【浅析】此诗作于乾道六年(1170)知泉州时。元宵之夜,与赵知宗一起赏月闻香,诗酒论文,自是一番乐趣。“元白”句后作者自注:“是夕无即席和者,故云。”
02
点绛唇·咏十八香之四·天香桂
仙友苍苍,西风吹散天香好。暗飘龙脑,金粟枝头小。
谁种丹霄,造化玄功妙。真堪笑。学仙疏谬,有似西河老。
【浅析】仙友:宋·陈景沂《全芳备祖集》卷七载:“仙友,岩桂也。”王十朋任剡溪师席时作有《天香亭记》载:“予丙子冬过剡,把酒是亭,时尧夫将战艺南宫,予因目之曰‘天香’。”“天香满门,不止燕山之窦而已。然科第之香,孰如名节之香?”在《代谢同文馆解》云:“折桂枝于月窟,行带天香。”又在《送吴翼万庠赴省试序》道:“天香满袖,喜气津津。”丹霄:碧空。疏谬:疏漏错误。
点绛唇·咏十八香之八·妙香檐葡
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香稀有,鼻观深参透。
问讯东来,知佛谁先后。称仙友。十花为偶,近有江西守。
【浅析】檐葡:花名,即郁金花。毗:连接。鼻观深参透:即妙香渗透进鼻内。“佛”:原阙字。现据任德魁著《词文献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页)补。该书云“‘问讯东来,知佛谁先后。’意即当初与佛法俱东的时候,是否此花清香先到呢?诗人妙悟,自不必有答案。而此词缺字,正可借以补完。”十花为偶:指宋端伯以十种花,各题名目,称为十友。

03
桂花雅称集萃
从唐代开始,文人种植桂树十分普遍,吟咏桂花蔚然成风,因此,桂花就有了如下很多雅称:
【天香】初唐诗人宋之问(656?-约712?)《灵隐寺》中就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因此后人也称桂花为“天香”。王十朋有《十八香词》,广其义,喻之以士。其中以“天香桂称名士”。
【桂子】唐·白居易(772-846)《忆江南》三首之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里的“桂子”指的就是桂花。
【珠英】唐·李德裕(787-850)《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诗:“琼叶润不凋,珠英粲如织。”按谓桂也。
【 古香】唐·李贺(790—816)《金铜仙人辞汉歌》诗:“画栏桂树悬古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紫阳花】宋·钱易(968-1026)《南部新书》:“招贤寺僧植桂,香紫可爱,郡守白公号为紫阳花。”
【九里香】宋·张邦基(1095?-?)《墨庄漫录》:“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岩客】宋·姚宽(1105-1162)《西溪丛语》:“木犀为岩客。”朱熹《咏岩桂》:“露邑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株向摇落,此树独华滋。”因桂花自然分布于山岭岩石之间,所以古人又叫它“岩桂”。
【秋香】宋·王十朋有诗序:“与万先之登丹芳岭,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又为一种桂花的名称。
【金粟】宋·魏了翁(1178-1237)《桂诗》:“虎头点点开金粟。”金粟是形容桂花开花时的样子,就像千万点金色的粟米一样。
【广寒仙】宋·陆游(1125-1210)《嘉阳绝无木犀偶得一枝戏作》诗:“久客红尘不自怜,眼明初见广寒仙。”桂花盛开适逢中秋佳节,因神话传说月宫中有桂树,故又称桂花为广寒仙。
【木犀】明·王世懋(1536—1588)《闽部疏》:“凡桂,四季者有子;江南桂八、九月盛开,无子、此木犀也。”古人因桂花树材质紧密,纹理如犀而称它为“木犀”。
【无瑕玉花】明·吴彦匡(?-?)《花史》:“无瑕尚著素裳折桂,明年开花,洁白如玉。女伴折取簪髻,号无瑕玉花。”
【金雪】清·陆次云(?-?)《湖壖杂记》:“满觉弄桂花可名金雪。”
【仙友、仙客】《类书》:“宋曾端伯谓桂为仙友。张敏叔谓桂为仙客。”
【按】文中插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吴宏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当代化工》杂志社副社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梅溪文化学者、温州王十朋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和宋文化研究会会员,具体登陆今日头条·百科、抖音,搜索“吴宏富”,有词条详细介绍。)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