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行善,还是行善积德?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习惯说法是“积德行善”,而不是“行善积德”?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样的词序可能是颠倒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昨晚我才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的词序是对的。积德与行善的关系,需要辨析。

积德与行善,什么关系呢?过去我认为是单向性的关系,即只有行善才能积德。所以,我以前认为积德行善的次序是颠倒的。实际上不颠倒,是正确的。一个人没有德,他意识不到去行善。
德,是什么?天道落实到人身上,才叫德;人道落实到人身上,才叫德。落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切的见识,二是体现在行为中。没有这个真切的见识,当然不知道去行善。就像阳明说的,不付诸于行动,不是真见识。这个行动,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身行,一是心行。从道德层面讲,善恶只要形成念头和意识,就已经形成了善恶,虽然没有落实为具体行为,没有对别人、对环境造成损害,但是对自己身心情绪已经有了伤害。每个人一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虽然法律上,不去约束和制裁心念的邪恶。
所以没有德的人,不可能去行善,即便去行善了,也可能动机不纯,或者是无意识地行善。
行善可以积德,这是常识,无需解释。
积德行善与行善积德,词序可以变换,这说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的。但是,古人习惯说积德行善,而不说行善积德,是有深意的。有德的人,才知道行善,才能够行善。德薄的人,没有能力行善。所以,行善,不仅需要有德,还需要厚德。厚德,是需要积累的。怎么积累?提高见识,付诸行动。

我过去以为自己不笨,直到昨天,才想明白这个问题。看来,还是足够笨的。
2022年8月23日
作者简介:
王程强,河南郑州人,1967年正月生,高级心理咨询师,著有长篇小说《王阳明》、生命传记《厉害了!王阳明》、出版有《王阳明家书》《王阳明咏良知手迹》《王阳明咏良知墨迹》《王阳明家书家训》等。河南阳明书院院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文化与市场经济研究员。河南王阳明研究会会长。
金伟良,浙江平湖人,鹉湖书院院长,平湖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