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积德行善,还是行善积德?

2022-08-24 20:57:05来源:王程强 金伟良 王阳明良知之声

打印 字号: T|T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习惯说法是“积德行善”,而不是“行善积德”?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样的词序可能是颠倒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昨晚我才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的词序是对的。积德与行善的关系,需要辨析。
    积德与行善,什么关系呢?过去我认为是单向性的关系,即只有行善才能积德。所以,我以前认为积德行善的次序是颠倒的。实际上不颠倒,是正确的。一个人没有德,他意识不到去行善。
    德,是什么?天道落实到人身上,才叫德;人道落实到人身上,才叫德。落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切的见识,二是体现在行为中。没有这个真切的见识,当然不知道去行善。就像阳明说的,不付诸于行动,不是真见识。这个行动,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身行,一是心行。从道德层面讲,善恶只要形成念头和意识,就已经形成了善恶,虽然没有落实为具体行为,没有对别人、对环境造成损害,但是对自己身心情绪已经有了伤害。每个人一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虽然法律上,不去约束和制裁心念的邪恶。
    所以没有德的人,不可能去行善,即便去行善了,也可能动机不纯,或者是无意识地行善。
    行善可以积德,这是常识,无需解释。
    积德行善与行善积德,词序可以变换,这说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互相的。但是,古人习惯说积德行善,而不说行善积德,是有深意的。有德的人,才知道行善,才能够行善。德薄的人,没有能力行善。所以,行善,不仅需要有德,还需要厚德。厚德,是需要积累的。怎么积累?提高见识,付诸行动。
    我过去以为自己不笨,直到昨天,才想明白这个问题。看来,还是足够笨的。
2022年8月23日
作者简介:
       王程强,河南郑州人,1967年正月生,高级心理咨询师,著有长篇小说《王阳明》、生命传记《厉害了!王阳明》、出版有《王阳明家书》《王阳明咏良知手迹》《王阳明咏良知墨迹》《王阳明家书家训》等。河南阳明书院院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文化与市场经济研究员。河南王阳明研究会会长。
       金伟良,浙江平湖人,鹉湖书院院长,平湖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