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门当户对的姻亲关系
婚姻关系最佳的融合剂是什么?一致或者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三观来自哪里?来自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的熏染。古代结婚早,学校少,女性基本上是不上学的文盲。女性的三观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因此,相同的家庭背景才能培育出相同或者相近的三观。门当户对,是古代缔结婚姻关系的重要基础。王家几代人的姻亲关系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王阳明的曾祖王杰是一个穷书生,几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为穷,他娘督促甚至是逼迫他出去做官。他学问好,品德好,被举荐到国子监读书,有资格做官。他恪守祖宗的遗训,宁愿受穷,也不去做官。留给两个儿子的遗产是几箱图书。
祖父王纶是穷二代,娶媳妇只能限于同阶层的家庭。王伦又是书二代,这让他岳父家还能隐约看到女婿提升阶层的希望。媳妇岑氏娘家是余姚(今慈溪)大姓大族,在元代曾经阔过。岑氏高祖的的弟弟娶了当朝宰相郑清的女儿。岑氏娘家同族弟弟岑鼎(1434-1526)是个老秀才,嘉靖五年曾到伯爵府做客。
王伦做了一辈子私塾先生,没有秀才功名,没有发家致富。儿子王华娶了余姚城北胜归山上小山村的一个村姑郑氏。他如果晚婚的话,等到进入县学当秀才后,再找媳妇,那就不一样了。
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及第,成了状元,进了翰林院。王家一夜之间,实现了阶层逆袭,进入了社会精英阶层盘踞的顶层。他找儿媳妇就开始讲究了。成化十八年(1482),王华同乡好友诸让以南京吏部员外郎身份,到北京参加会试监考和评卷工作,利用闲暇时间,拜访王华。他见到了11岁的王阳明,早早认定了这个小女婿。

王阳明两个儿子,大儿子正宪是他44岁时过继来的,二儿子正亿是他55岁时亲生的。正宪的岳父胡东皋,是余姚同乡,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做过南直隶省宁国府知府和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巡抚过宁夏,提督过郧阳(郧阳是为管理流民而设置的独立巡抚区)。胡东皋是余姚有名的清廉官员。
正亿的岳父黄绾,是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人,爷爷当过南京工部侍郎。他不是进士出身,却好学上进,拜过名师,在山中读书十几年,很有学问。他本人做到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王华社会身份的提升,带动了整个家族的阶层提升。闻人是个复姓,在余姚是个大姓大族。王华发现一个姓闻人的秀才是个好青年,就介绍同族妹妹嫁给他。这个妹妹命运有好有坏,不好的是丈夫一心读书,不会经营家业,日子穷,丈夫去世又早;好的是,嫁给了读书明理的秀才,更好的是儿子闻人诠争气,考中了进士,做到了正四品的按察司副使。闻人诠死后被奉安到乡贤祠。
王华发现一个叫牧相的秀才好学上进,就介绍又一位同族妹妹嫁做秀才娘子。这个牧相很争气,弘治十二年,和王阳明一起考中进士。后来做到正四品的广西布政司参议。

总结一下:要结好姻亲,需要提升自身素质,提升自家的阶层。姻亲关系的缔结,婚姻关系的经营,门当户对的观念,现在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22年8月1日
图片图片
作者简介:
王程强,河南郑州人,1967年正月生,高级心理咨询师,著有长篇小说《王阳明》、生命传记《厉害了!王阳明》、出版有《王阳明家书》《王阳明咏良知手迹》《王阳明咏良知墨迹》《王阳明家书家训》等。河南阳明书院院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国文化与市场经济研究员。
金伟良,浙江平湖人,鹉湖书院院长,平湖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