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三寸,三尺,三丈

2022-03-15 23:09:19来源: 儒风大家

打印 字号: T|T
作者 :儒风君
 
《菜根谭》有言:“人品做到极处,只是恰好。”
 
做人,要掌握一个度,那就是“恰到好处”的分寸:
 
说话留三寸,遇事让三尺,待人远三丈。 
 
1
说话留三寸:不惹祸
 
《增广贤文》有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说话要讲究分寸,通达世故的人,逢人只说三寸话:
 
一寸在人,二寸在时,三寸在地。
 
一寸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人若不对,话不该说;
 
二寸是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时机不对,话不能说;
 
三寸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不对,话不当说。
 
曾国藩年轻时口无遮拦,得罪过很多人。
 
参加寿宴时,对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气得对方拂袖而去。
 
曾国藩事后自省,给自己定下“戒多言”的规矩。
 
他还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言谈话语方面的过失。
 
该说的话,三思而后说;不该说的话,闭口不谈。
 
正如《菜根谭》里讲:“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嘴巴好比是内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守口如瓶,必然会泄露心中的秘密。
 
话说得太满,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
 
逢人话三分,交浅勿言深,给自己留点余地。 
 
2
遇事让三尺:结善缘
 
《菜根源》有言:“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当你做事一帆风顺时,让三分好处给别人,是为后世子孙积德。
 
清朝首辅张英,收到桐城老家来信。
 
信上说,家中拟扩建院宅。
 
只为多占三尺地皮,跟邻居起了争执。
 
张英看完家书,回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主动将院墙让出三尺;
 
邻家见状,也依样让出三尺。
 
两家宅邸之间,让出了六尺宽的一条小巷。
 
这条“六尺巷”至今仍是桐城一景,被世人传为佳话美谈。
 
遇事让三尺,是一种心胸、一种风度。
 
下棋时让两子,是高手之举;打球时让一分,是大将风范。
 
走路让同伴先行,吃饭让客人上坐,乘车也给老人小孩儿让个座。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纷争,只因没能掌握让的艺术。
 
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 
 
3
待人远三丈:长相处
 
《围炉夜话》有言:“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人与人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
 
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一种“边界感”,让距离产生美。
 
亲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不因为太烫而伤了自己,也不因为太冷而寒了人心。
 
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似平淡无味,却能解渴润喉。
 
守好自己的分寸,不相干的事儿不要管,掺和太多,反而帮倒忙。
 
事情成了,没人记得你的功劳;事情砸了,你却成为第一个被指责的对象。
 
别把想法强加于别人,别窥探别人的隐私,别打扰别人的生活。
 
常听人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事: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话说多了,没人爱听。事管多了,招惹麻烦。
 
知边界,懂分寸,让自己高兴,让别人舒服。
 
这样与人相处,才能长长久久。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