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三尺,三丈
作者 :儒风君
《菜根谭》有言:“人品做到极处,只是恰好。”
做人,要掌握一个度,那就是“恰到好处”的分寸:
说话留三寸,遇事让三尺,待人远三丈。
1
说话留三寸:不惹祸
《增广贤文》有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说话要讲究分寸,通达世故的人,逢人只说三寸话:
一寸在人,二寸在时,三寸在地。
一寸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人若不对,话不该说;
二寸是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时机不对,话不能说;
三寸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场合不对,话不当说。
曾国藩年轻时口无遮拦,得罪过很多人。
参加寿宴时,对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气得对方拂袖而去。
曾国藩事后自省,给自己定下“戒多言”的规矩。
他还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言谈话语方面的过失。
该说的话,三思而后说;不该说的话,闭口不谈。
正如《菜根谭》里讲:“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嘴巴好比是内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守口如瓶,必然会泄露心中的秘密。
话说得太满,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
逢人话三分,交浅勿言深,给自己留点余地。
2
遇事让三尺:结善缘
《菜根源》有言:“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当你做事一帆风顺时,让三分好处给别人,是为后世子孙积德。
清朝首辅张英,收到桐城老家来信。
信上说,家中拟扩建院宅。
只为多占三尺地皮,跟邻居起了争执。
张英看完家书,回诗一首: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主动将院墙让出三尺;
邻家见状,也依样让出三尺。
两家宅邸之间,让出了六尺宽的一条小巷。
这条“六尺巷”至今仍是桐城一景,被世人传为佳话美谈。
遇事让三尺,是一种心胸、一种风度。
下棋时让两子,是高手之举;打球时让一分,是大将风范。
走路让同伴先行,吃饭让客人上坐,乘车也给老人小孩儿让个座。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纷争,只因没能掌握让的艺术。
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
3
待人远三丈:长相处
《围炉夜话》有言:“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人与人走得太近,是一场灾难。
最舒服的关系,是保持一种“边界感”,让距离产生美。
亲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不因为太烫而伤了自己,也不因为太冷而寒了人心。
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君子之交淡如水,看似平淡无味,却能解渴润喉。
守好自己的分寸,不相干的事儿不要管,掺和太多,反而帮倒忙。
事情成了,没人记得你的功劳;事情砸了,你却成为第一个被指责的对象。
别把想法强加于别人,别窥探别人的隐私,别打扰别人的生活。
常听人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事: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话说多了,没人爱听。事管多了,招惹麻烦。
知边界,懂分寸,让自己高兴,让别人舒服。
这样与人相处,才能长长久久。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