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金农
他是扬州八怪的首领和核心人物
一生游历四方,大半在坎坷中度过
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
随时实践李太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

金农《自画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一生博学多才嗜奇好古
收金石文字千余卷
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
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最终成就为
一位浪漫情怀的诗人
一位中兴书坛的风骚领者
一位大气晚成的文人画家
一位无拘无束的野逸文人
一位高大上的文艺群群主
一位玩世不恭的画廊创始人
一位不修边幅的文化旅游创始人
... ...

金农设色佛像 天津博物馆藏
文人墨客当中总有那么些文风奇特、桀骜不驯、狂妄不羁、行为怪诞、怪癖加身的“奇人异士”。这位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就是金农。
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出生于清朝康乾盛世。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他的怪首先表现在给自己取的别号上:冬心先生、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还有什么稽留山民、十九松长者、二十六郎、苏伐罗吉苏伐罗……笔名之多先不说,读来繁长拗口,跟当代中年大叔隔三差五换些“爱拼才会赢”之类的网名有的一拼。

金农《隶书四言茶赞轴》 纸本隶书
金农对艺术创作有着极其敏感的感受力,虽然一生为布衣,但始终对于文化保持敬仰,科举仕途曾一度是其追求的重要的目标,但命运却给了他一个诙谐的定位。他的古怪离奇的故事,一半是传言一半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活泼泼的性格才有现在看到金农的作品
一 古里怪气的名
金农有几个怪里怪气的名号,如“心出家庵粥饭僧”、“苏伐罗吉苏伐罗”。“苏伐罗吉苏伐罗”,汉字和梵文夹起来,挺拗口的,故弄玄虚,没意思。至于“心出家庵粥饭僧”就更没有意思了。既然要出家,就应该真心真意,全身心地投入。如果一个人“心”出了家,身子还要留恋“粥饭”之类的俗物,岂不是自相矛盾口是心非不可思议。

金农是在雪浪斋看见了这样一块奇石,叹为稀世奇宝,遂忍不住把它画了下来。
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表面化,调换一个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释。“苏伐罗”(译成汉语为“金”。)梵文,“吉”是汉文,前者隐喻一个佛陀的世界,后者隐喻凡人俗界。这样一个“苏伐罗吉苏伐罗”——“金吉金”也就演变成非凡非圣,亦圣亦凡意思了。同样,“心出家庵粥饭僧”亦可得到同样的解释。“心出家”者乃“出凡入圣”,“粥饭”者乃衣食住行,为俗事,演绎为“出圣入凡”。这样“心出家庵粥饭僧”不亦成了非圣非凡、亦凡亦圣的意思🐹金农为什么要起这样怪的名号实际上是委婉地向人们表述自己的艺术思想——以禅宗为主体的美学思想。

金农《为马曰琯作画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二 没料到自己习书卖画
金农出生在一个佞佛的家庭,父亲母亲都信佛。十三、四岁时其父曾带他到杭州长明寺去礼佛,十八岁至二十岁间他曾在杭州水乐洞亦谙和尚处住过相当长的时间,诗文和尚亦谙的宗教思想对其影响很深,以致他每遇挫折动辄便产生出家的念头。

漆书七言联
他四十七岁时于《冬心先生集》自序云:“孤露以后,旧业随废,欲求天随子松江通潮之田、小鸡山樵薪已不可得,旅食益困。念玉溪生有打钟为清凉山行者誓愿,因亦誓愿五十之年便衣入林,得句呈佛。”这说明佛家思想一直是金农思想中的潜在因素。乾隆元年金农应荐博学宏词科失败,给年已五十的金农以致命的打击,割断了他兼善于天下的梦想,自此走向内心反省式的更大消沉。

《漆书相鹤经轴》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来到当时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扬州,以职业画家的身份卖书卖画为生。也许连金农自己也未曾预料过,这位在仕途累遭挫折的诗人,竟然在扬州书画坛上大显身手,名声大噪,成了扬州八怪的起首画家。亦可谓入圣不成反成怪,实非金农平生所愿。他晚年在其诗歌中写道“始悔广陵城中作羁客,徒抱恶食形拘狞”。这是金农在扬州卖书卖画时的真实写照。

漆书实是隶书中兼有楷书的体势
用笔方扁墨浓似漆
雅拙为趣,金石气为其内涵
用笔涩进力遒浓墨厚重而不板滞
笔画之间一放一收极富张力
字形长扁适度一派天真烂漫
犹如深山幽谷老柏苍松
天然有出尘之意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

三 牛吹大了,要补~~~
乾隆年间杨法于枝上村昔邪之庐拜访金农,金农看了杨法的大作后云:
怒割乖龙耳,笑除风后奸。
落笔众妙之妙,知卿舍我其谁。
七十四岁时,金农在其《自度曲》中云:
置身天际之外,目不识三皇五帝。 

题何礼康活埋庵十韵
郑板桥狂起来骂地方官,骂秀才,骂和尚,骂秃子,就是不敢骂皇帝。你看金农的胆子大多了,敢“割乖龙耳”,且“目不识三皇五帝。”此时,他大概已忘了文字狱的刀,快砍到他的脖子上来了。

在艺术创作上,也开始大张个性,睥视一切权威:
先生自是如云乎,先脱南宗与北宗。

对人的“自性”——精神的自觉领悟和追求,正是传统艺术精神之所在。一个艺术家对于距离——审美距离的领悟和把握,既是艺术家审美创造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其艺术家的人格不断走向自我实现、自我圆满的标志。当艺术家把这种审美距离当成一种“自身目的”(布洛语)时,艺术家便可在一种无我又如此有我,有我又如此无我,似又不似,不似又如此似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上自由,用《坛经》的话说叫做“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这种“内外不住,来去自由”,就是所谓的“美”。笔者认为,也许正是这种距离成就了金农晚年绘画的艺术及艺术风格。

胆敢独造、前卫精神及他的绘画风格和那个时代的画风反差太大,这就难免不遭到传统保守势力的围攻和责难,所以金农时常表现出“圣代空嗟骨相癯”的孤独和悲哀。然而,金农对现世的种种围攻责难的态度却不是消极的。他一方面声明他的画“不求形似,出于町畦之外”、“观之者不(可)在尘坌中求我”;一方面是不予理睬。他说“画此遣兴,胜于猫儿、狗儿盘桓”,迫于无奈,他又说“客嘲宾戏,乃遣中山毛(驴)先生答之”,更多的是付之一笑曰:“放狂近日得笑疾,不计人间责与呵”。这种于现世以谐谑的方式与社会作依然故我的周旋、游戏,亦可谓是禅宗思想的表现。一个艺术家有了金农这样的心态,大概是无所不成亦无所不能了。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