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书家训》信外故事: 阳明心学核心思想(2)心即理

心即理,与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心即理,来自于王阳明的生命实践。这里的“心”,指良知;“理”,指天理。良知,不是一般的人心,是人的本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的,是老天爷给予人的,好像是大江大河的源泉,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王阳明说,这个心是至善的。至善与善完全不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善。善,是相对的,有了“恶”这个概念,才有所谓的善。而至善,超越了善恶,王阳明说它“无善无恶”。这个不好理解,本书点到为止。
良知,不好理解的话,按世俗的说法,把它理解成良心也可以。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良知凸显了良心的觉知、觉察的意思。按王阳明的说法,良知能够明辨是非,分得清善恶。良知这个词,是东周时期的孟子发明的。天理,这个词是北宋时代程颢发明的。程颢发明的天理等同于老子说的“道”,也略同于孔子整天念叨的“仁”。实际上,天理,也是我们常说的“真理”。就因为程颢发明了“天理”一词,儒学演变到宋明时代被改了名字,变成了宋明理学。
一般人的心,即人心
儒家学问,首先是身心修养的学问,身心修养到了哪一个境界,人和事也就做到那一个境界。人为什么要修养身心?因为一个人心中不仅仅有良知,不仅仅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有贪婪、嗔怒、愚痴等。具体说,人心,或者说人性,既有崇高的神圣属性,也有兼具善恶的人性属性,还有贪婪、愚蠢的动物属性。人性中的邪恶,哪里来的?历来说法不一,没有定论。但是,人性中一直在散发着圣洁的光辉,它引导着人们弃恶从善、走向光明。这一圣洁的光辉,就是良知散发出来的。
被污染的人心
我们的先贤早就发现了这一秘密。圣人尧舜禹互相传授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被后人称为儒家十六字心诀。十六字心诀充分体现出了先贤的智慧,既认清了人心和道心的特点,也摸索出了让人心回归道心的方法。孔子、孟子等都是按照这一指导原则进行身心修养。十六字心诀中的“道心”,即良知,即天理。
从孔孟到王阳明,时间久远,具体的修养方法可能失传了。天理,无形无相,看不见形,摸不到影,听不到声,到哪里去找?王阳明年轻时想从一丛丛翠竹的根根梢梢、枝枝叶叶上寻找,他失败了。后来,从心中找,才隐隐约约找到了影子。弘治十八年(1505),虚岁34时,在给表弟诸扬伯的扇面诗中,他写到:“大道即吾心,万古未尝改”。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遭贬后离开北京时,好朋友湛若水写诗送行,他在和诗中写到:“此心还此理”。这表明,34岁和36岁时,他在身心修养中已经体验到了“心即理”这一境界。
正德三年,在贵州龙场悟道后,他坚定了“心即理”这一生命体验,并总结成了哲学理论。
心即理,真实内涵是,人心经过净化,化除了心中的假恶丑阴暗面,真善美得以彰显,因为心中没有私心私意,而重合于大公无私的天地之心。用现代语言说是,一个人的思想得到了彻底解放,解放得没有一丝毫的束缚,变得像没有边际的宇宙一样广大。这就是南宋陆九渊说的“我心即宇宙”,也即王阳明说的心即理。
这个境界,可以通过身心修养而实现。古往今来的不少圣贤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体验到心即理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万物一体、亲民爱民如影随形就同步实现了。
纯洁无瑕的心
心即理,不是王阳明的独创,早在南宋时代,陆九渊就已经提出了“心即理”。这说明陆九渊的生命也体验到了心即理。事实上,北宋的程颢也体验到了这一境界。他的《识仁篇》这篇文章是一个证明。更早的孔子和孟子也体验到了这个境界,只是那个时代没有“天理”这一说法,他们没有“心即理”这样的表达。
我们现在有人怀疑王阳明的圣贤人格,指责他既然继承了陆九渊的说法,为什么一生中不愿承认与陆九渊的师生渊源。这真是冤枉了王阳明。所谓的陆王心学,是我们后人觉得他们的学说类似,把他们归为一类了。
举个简单例子,非洲一个农村中学生,见过野外霜降的地面,见过月光普照的地面,家里住着茅草棚,在某一个晚上睡不着觉,看着床前地面上的月光发呆,偶然触动诗性,随口吟诵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类似的句子。我们不能据此就认定,他是剽窃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或者说他是李白的弟子。
阳明心学,来自于王阳明的生命实践,指导了王阳明的生命实践,是他生命实践的总结。心即理,也一样。要想知道梨子的真正滋味,唯一的办法就是亲口尝一尝。体验到了“心即理”,也就实现了《大学》推崇的“大人”人格。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