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风土| 南头:立界引发的故事

2021-08-31 22:25:20来源: 人文温州

打印 字号: T|T
        2020年8月12日,笔者在温州日报风土版上刊登《平阳界碑记》,讲述了因为立界而产生的趣事,如界牌成村名,一村属三乡,一寺属两县。最近笔者又发现一个奇特的南头村,同样因为立界产生了不少故事。
 
  今属瑞安,旧属平阳
  瑞安市飞云街道龙头村南头自然村,70年前,竟是平阳县万全区湖岭乡横塘村的一个自然村。但是,在平阳、瑞安两县(市)的方志中却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平阳瑞安两地万全段县界界线东起宋埠、阁巷海堤,西至水亭、曹村的莲花山,有较长的陆地分界线,沿线与16个乡镇关联。由东而西,分别穿越原平阳县万全区的宋埠、榆垟、郑楼、宋桥、湖岭、石塘、水亭7个乡镇和原瑞安县仙降区的阁巷、林垟、孙桥、飞云、云江、仙降、江溪、江浦及马屿区的曹村等9个乡镇。这里有着深厚的县界文化积淀,从县界线两侧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生产现象来看,平阳界内有属瑞安的地,瑞安界内有属平阳的地,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众彩纷呈。除了县界上“一山、一河、一村、一田、一路、一桥、一井、一房和一家人”等分成两地情况外,还演绎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现明代县界碑
  平阳瑞安县界万全段,除了清康熙二年(1663)平阳瑞安县界界牌和1997年立的3号、4号县界界桩外,日前,笔者又在瑞安市飞云街道龙头村南头自然村发现一块界碑,高127厘米(地面以上高度),宽44厘米,厚18厘米。碑体风化比较严重,呈现斑驳岁月气息。碑面北侧稍微平整,南侧比较粗糙。经辨认,朝瑞安方向竖刻阴文楷书“瑞安界”3字,朝平阳方向竖刻阴文楷书“平阳界”3字;字体高15厘米,宽15厘米。据了解,该界碑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移作大榕树下“水埠达”的脚达板。
  南头《杨氏宗谱》载:“南头杨氏始祖任公,明时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里村迁居至平阳万全六都古家大,传至五世元开公分迁于此。”65岁的村民杨志海介绍:“南头杨氏始祖迁此之前,已有该平阳瑞安县界界碑,约为明正德年间所立,至今已有500多年;原立的界碑位置比现在位置向北延伸30米处,今杨氏宗祠门庭后围墙边,即原来的东西走向道路边,界碑南侧属平阳地界,界碑北侧属瑞安地界。将南头村一分为二,一半属平阳县万全乡三都横塘村管辖,另一半属瑞安县南社乡十三都龙头村管辖。1951年春节期间土改结束后,政府为了不再重蹈国民党时期管理的弊端和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将平阳县万全区湖岭乡横塘村管辖的南头自然村析出,归瑞安县仙降区吴桥乡龙头村管辖,至今已有70多年。”
原平阳县界内的南头老宅门台。
 
  人住瑞安,田种平阳
  笔者与同事孙钧走访了万全镇湖岭社区湖岭村横塘自然村87岁的郑步乃与其妻杨奶妹,后者原住平阳县界内的南头自然村,系南头自然村杨阿者之女,对当时的县界记忆犹新。她说:“原来南头村有六七埭(座)房屋,县界以杨氏宗祠前东西走向的路为界,并立有界碑。路南有三埭(座)房屋属平阳县地界,路北有三四埭(座)房屋属瑞安地界。当时平阳县界内有两埭(座)均为5间的房屋,另一埭(座)为7间的房屋,我住的房子就在上首(西首)的5间。”郑步乃说:“原来平阳与瑞安田垟(耕地)界址,从南头村的‘钉秤桥’(南头桥)往东道路南侧,即下落桥北首的田垟(耕地)均属平阳地界。当时县界很复杂,给治安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如国民党时期‘抓壮丁’‘捉赌博’,平阳警察来了,人们都躲到瑞安地界去了;瑞安警察来了,纷纷躲到平阳地界去了,警察就拿他们没办法。有时警察分不清县界,经常被当地群众驱赶、挨骂,甚至挨打。特别是宋桥和仙降的早期共产党人,就利用这里有山有水特殊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县界线开展革命斗争活动。”
  在《平阳县志》和《瑞安县(市)志》中,均未发现该县界界碑和70多年前的县界变化的相关史料记载,但83年前测绘的土地分户图与平阳县档案馆馆藏的1938年测绘的《平阳县万全区湖岭乡·土地分户图》佐证了这个管辖变迁。
  现行的该段县界线,山地以山脊线为界,平原以河流为界。河流以横塘村北侧的祠堂浃、五指潭、浦前河、下落桥为界,比原来县界向南分别延伸了约100米至200多米不等。新的县界划定后,原来住横塘村的瑞安籍村民杨步梯等逐渐迁回南头村,住南头村的平阳籍村民也逐渐迁回横塘村。从现行的万全、飞云行政区地图来看,县界比较规整,但是从现实的生活生产来看,平阳界内有瑞安,瑞安界内有平阳。现在,瑞安南头村的村民山地、田垟(耕地)多在平阳的横塘村。正如人们常说的口头禅:“人住瑞安,田种平阳”。
  利用界线进行革命
  95年前,中共地下党组织利用这里特殊的县界线和复杂地理环境,在金垟、下桥、南头、垟头、龙头等村发展党员和开展革命斗争。1926年,王国桢以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到瑞平边界(万全垟),在游馥、叶廷鹏、金上银和中共瑞安特支书记林去病等积极配合下顺利地开展农民运动,还在宋桥和龙头等地建立活动据点。
  1926年秋至1927年春,林去病和游馥在瑞安南区(万全垟)先后介绍当时属万全湖岭金垟的金上银、下桥的林阿里、曹阿命、曹娣媄和仙降的林直斋、林贞甫、阁巷的陈大中等入党,在万全下桥村陈卜明家建立了中共宋桥支部,林阿里任支部书记,同时在瑞安南区(万全垟、仙降)相继建立了中共仙降和阁巷支部,在平阳瑞安交界的宋桥五雷殿、飞云龙头村垟头建立交通站,设立“拳坛”,组织进步青年习武学拳。拳师由雅号称“小武松”的“碎洪师”担任,先后吸收南头、垟头和龙头村的进步青年蒋国伏(原为仙降人,到南头入赘)、李正焕、李庆生、李阿星等加入农民赤卫队和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8年至1930年间,宋桥支部屡遭国民党毁灭性破坏,十几名共产党员及革命进步青年被杀害和逮捕迫害。1930年冬,为了战略转移,叶廷鹏把万全革命火种点燃到平阳西部山区,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