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作家·随笔】吴 珹·他在“泛滥的迷惑”中吟咏

我是从《泛滥的迷惑》中认识富强同志的。他人很年轻,但写的散文诗却显示了成熟的美。
他尊重传统,又锐意创新,这是成功的关键。《黄河第一弯》《题红军巴西会议会址》《渠江里曾经有一只小船》《枯树》《石林》等篇章中,都能看到他对历史的一种态度。当然,尊重传统不是守旧,而是批判地继承。《落日》的枯藤、老树、昏鸦和其他一些意象中,也看到了他在艺术上的汲取,这些可见富强的好学、博学和扎实的生活基础与丰厚的艺术底蕴。这是他聪明之所在。文化都是不断地积累的,无视传统的人往往狂妄无知。他的作品中有新生活、新观念,这是文学作品与时俱进的必然。可贵的是富强在弘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新意。
富强同志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又善于在捕捉中思考,所以,他的散文诗有形象,有思想,以情感人,又给人以启示。《门依然半开着》和《赠给你一个黄昏》两辑,都充满了诗情;《泛滥的迷惑》一辑则有更多的凝重和思索。读着这些篇章,仿佛我和他在人生旅途中不期而遇,相互交流之后,“或许在翘望天空刚刚飞起的朝霞,或许瞩目远岸忽明忽暗的渔火,或许追想逝去了很久尚抹不去的往事,或许幻想明天各自东西的码头……”那言外之意,实在难以用语言来一一表达。
对于富强同志富有个性而又特色分明的散文诗,我不想在理论上再作什么探讨,我向来是主张不拘一格、异彩纷呈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道路和人生阅历,所以,每个人的作品也该有各人的个性和各自的风格。
我很赞成富强同志诗内的思想诗外的说法:“你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自己走,走到自己走的路的尽头。”这多好。希望富强同志就这样执着地走下去。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