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中国实学家:知行合一王阳明

2021-02-21 12:57:11来源:实修实学

打印 字号: T|T
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9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官至总督两广、南京兵部尚书,被封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功全书》(现编名为《王阳明全集》)。
     【实学思想】
据年谱记载,王阳明37岁时,困居龙场驿,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学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似乎有人在耳边告诉他这一旨意。他惊起跃呼:“原来圣人之道,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于此理,当为大误也。”这是阳明内圣学的开端,也是他做学问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王阳明良知哲学思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龙场“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灵之本体。第二阶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阶段,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事上磨炼”等方法,目的是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第三阶段为“应用良知”。由“动静合一”再推进一步为“体用合一”或“体用一源”。又有学者称之为“即体摄用”或“即用摄体”。就是阳明所说的:“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第四阶段为“完成良知”。把本体应用于实际人生,进而作极度的推广应用。
     【学术影响】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王阳明心学不但对明中叶以后的思想家影响巨大,对近现代思想界、学术界及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学还传播到海外,影响世界文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着历史悠久的“阳明学”发展史。此外,王学对朝鲜半岛、欧美文化也日显其学术魅力。
     【金句分享】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