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学家: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9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官至总督两广、南京兵部尚书,被封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功全书》(现编名为《王阳明全集》)。
【实学思想】
据年谱记载,王阳明37岁时,困居龙场驿,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学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似乎有人在耳边告诉他这一旨意。他惊起跃呼:“原来圣人之道,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于此理,当为大误也。”这是阳明内圣学的开端,也是他做学问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王阳明良知哲学思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龙场“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灵之本体。第二阶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阶段,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事上磨炼”等方法,目的是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第三阶段为“应用良知”。由“动静合一”再推进一步为“体用合一”或“体用一源”。又有学者称之为“即体摄用”或“即用摄体”。就是阳明所说的:“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第四阶段为“完成良知”。把本体应用于实际人生,进而作极度的推广应用。
【学术影响】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王阳明心学不但对明中叶以后的思想家影响巨大,对近现代思想界、学术界及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学还传播到海外,影响世界文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着历史悠久的“阳明学”发展史。此外,王学对朝鲜半岛、欧美文化也日显其学术魅力。
【金句分享】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