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张爱玲为什么“瞧不上”冰心?

2020-10-04 21:46:42来源:看鉴福州

打印 字号: T|T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
 
初中的一篇课文叫《小桔灯》,使很多人知道了有一个作家叫冰心,而至于更深入的了解,大概是“民国热”之后。
 
在民国所有才女之中,冰心算是一个另类,其另类之处在于,她是唯一一个一生没有经历过大挫折的才女,一个世纪以来,岁月静好,一帆风顺。
 
冰心成长于福建福州的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是知书达理的贤达人士。
 
自小就生活在一个幸福、优渥、美好的家庭之中,虽身处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却并未经历过因战争而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
 
再加之成年之后,长期沉浸在基督教的博爱氛围里,构建了她真、善、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以至于,在其后来的文学创作上,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博爱的情怀。
 
她甚至认为,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根源在于仇恨与对立,而仇恨与对立必须施以博爱方能化解。
 
在五四运动期间,冰心发表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繁星》与《春水》两部诗集,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真、善、美的意境,为其读者营造了一个纯美至善的乌托邦。
 
福建省冰心文学馆,冰心雕像
 
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度地宣扬那几乎不现实的真、善、美,着实有点避重就轻,渲染太平的味道。
 
是以,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文豪对冰心的文学作品不屑一顾。
 
鲁迅给郑振铎的信中,曾写道:“近闻杭州有十余作家遭禁,连冰心在内,奇极!”言外之意,是冰心的作品不够深刻。
 
好友梁实秋以文学批评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指出:“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与冰心成长环境截然相反的张爱玲看了冰心的文章之后,极为反感。认为冰心所谓的真、善、美只是虚幻罢了。
 
张爱玲
 
张爱玲自小生长在没落的封建家庭之中,十岁时父母离婚,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娶了后妈之后,就当张爱玲是累赘,一言不合就对其就拳打脚踢。
 
饱受煎熬的张爱玲无法忍受父亲和后妈带来的无尽折磨,遂离家跟母亲同住。
 
她以为如此便逃离了魔掌,殊不知只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张爱玲的母亲原本生活潇洒、奢侈,因张的到来,严重影响母亲的生活品质,张母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也认为她是一个累赘,趁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求学的时候,不辞而别,跟随另一个男人去了欧洲。
 
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爱人,以为可以厮守一生,最终却还是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从小颠沛流离,一生都在被抛弃中度过,青年时代更是亲身体验到战争的恐怖,这一切都让张爱玲形成极为悲观的人生态度。
 
这与家庭美满、感情生活和谐的冰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人如同不在同一个世界一般。
 
故而,当张爱玲看过冰心的文章和本人之后,很不厚道地恶心起了冰心:“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与其容貌极不相称。”
 
与张爱玲交好的苏青也曾嘲讽冰心:“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正所谓: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不一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论才华、容貌,冰心可能不如张爱玲、林徽因等人。
 
但,论幸福指数,冰心几乎可以秒杀同时代的女作家。
 
冰心的一生岁月静好从未经历大风大浪,幼年时生活在万般宠爱之中,成家之后与丈夫吴文藻的感情幸福美满。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我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