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二届“春满园野菜杯”散文大赛·王友明作品选

2020-05-19 20:22:32来源:王友明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

打印 字号: T|T


镌刻在生命最深处的日子
文/王友明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我的生日,正处于春色渐深、春意更浓的时节。
      俗话说:“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对我的生日,娘可是始终牢记于心。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可每年我的生日那天,娘总是想方设法弄点好吃的。或一碗热气腾腾的白水清汤面,或两个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或一张白面掺杂着玉米面的烙饼,或一碗用红薯面包的野菜饺子。只要娘看着我吃得香甜,脸上就会溢出幸福灿烂的笑容。已经懂事的我,含着泪水吞咽下这人间温暖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母亲的枝头,再艰难的岁月也会流光溢彩。那种浓郁的母爱,令我刻骨铭心。
 
      长大后,我当兵离开了家乡。每年在我生日的前几天,总会收到娘托人写来的信,叮咛我别忘了自己的生日。读着娘的来信,我就仿佛沐浴在幸福而又甜蜜的海洋之中,周身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阳春三月,偶尔休探亲假的时候,我只顾东奔西忙地走亲戚、看朋友,早把自己的生日忘到了脑后。娘可是没有忘记,天不亮她老人家就起了床,为我做一碗荷包鸡蛋面,并踮着一双伤残的小脚,一颠一颤地端到床前,笑呵呵地说:“儿啊,今个是你的生日,快把这碗面吃了,会增寿的。”望着娘那满头的白发,苍老的面颜,我早已是泪盈眼眶了!
 
      可是,粗心大意的我,对娘的生日却没有记在心上。
 
     那年深秋的一天,我隆重地举办了一次家宴,庆贺女儿18岁的生日。席间,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奶奶是啥时候过生日?”我脸红脖子粗地说:“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所有的记忆神经,搜寻娘的生日卡片。可记忆的仓库里,有老伴的生日卡片,女儿的生日卡片,至交的生日卡片,唯独找不到娘的生日卡片。
 
      见我好一会儿没有回答上来,调皮的女儿笑着说:“爸爸,别想了,肯定是忘记了吧。”我窘得手足无措。
 
      尴尬之余,我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做儿子的,岂能忘记娘的生日?”无尽的痛悔像一团烈火,熊熊燃烧在我的心窝,炙烤着心尖,疼痛难忍,捏在手里的酒杯,也像锋刀利刃剜割着我的心。
 
      那天深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很多很多。虽然,不知道爹娘生日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虽然,也有人自我解脱说,不记得爹娘的生日,不意味着不孝顺,只是一种遗憾。可我觉得,能否记住爹娘的生日,是对儿女孝心的一种考量,一种检测。牢记住爹娘的生日,方便时为爹娘过个生日,不方便时给爹娘送上一句祝福,是儿女尽孝心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爱意的一种契机,更是凝聚亲情的一个载体。毕竟,爱是一种能量。学会从细节处关爱爹娘,既是儿女应尽的责任,也是给自己的儿女作个示范。
 
     想至此,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弄清娘的生日,并镌刻在生命的最深处。
 
     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我休假回到年迈体衰的娘身边。入夜,我和娘坐在小院的槐树下,边仰望月影星空,边闲聊童年趣事。我几次张口,想问一问娘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是怕娘伤心啊!
 
     夜半,月儿偏西,星斗满天,月影婆娑,露水浮地,一片凉意。我劝娘回屋,娘执意要多坐一会儿。我赶紧走进屋里,为娘去取衣裳。不经意间,我发现墙上的镜框边角处,插着一张身份证,取下来一看,是娘的。出生年月一栏里明明白白地写着:1915年7月20日。
 
      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一阵窃喜。为了印证娘生日的真实度,我拿着身份证悄声问:“娘,这上面写的您生日是7月20日,对吗?”娘肯定地说:“对,不会有错的。”我立即把这值得铭记的日子,记在了心里,镌刻在生命的最深处。我又急忙跑进屋里去看日历,啊,后天就是娘的生日。
 
      机会难得,我喊来小弟友泽,商量如何好好地为娘过一次生日。娘知道后,极力反对说:“现如今的生活这么好,每天白面吃着,肉也不断,胜过从前过生日,别再花钱费力地折腾了,没有这个必要。”母命难违,我只好放弃宴请亲朋好友的念头。我只是到县城买了一盒生日蛋糕,割了几斤肥猪肉(娘的最爱),买了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置办了一桌丰盛的家宴。全家人相聚在一起,点燃上五颜六色的生日蜡烛,拍手唱起“祝你生日快乐”的歌,轮番举杯,祝愿娘健康长寿。
 
      看着这平平淡淡,却热热闹闹的场面,娘欣喜地流泪了,我也流泪了。这么多年来,娘还是第一次如此“隆重”地过生日。
 
      打那天起,我便把娘的生日,牢牢地镌刻在生命的最深处。每年的农历7月20日,远离故乡的我,不是往家打一个电话,送上一句衷心的祝福,就是让小弟买上一件礼物,表达一片敬母之意。
 
      如今,虽然娘已经故去十九年了,但是,每年到了娘的生日那天,我都会在娘的遗像前,摆上点心、水果和瓜子,为娘庆生……

 
       作者简介: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世界王氏》杂志编委、《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香港《文萃》《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火花》《黄河》等报刊,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有散文入选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儿童百科•等课外读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