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静升王氏·1915为国捐躯王修坊
王修坊(1882—1915),同盟会①会员,中华革命党②首义党员,静升王氏第22世。
王修坊幼时体弱多病,及长渐次康复,追随族中举人王树声求学,先在家乡里中,后赴省城太原,得阅五台籍大学问家徐继畬所著的《瀛环志略》,这本中国近代最早介绍世界地理和各国概况的专著,使他对国外风情和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得父亲王饮和的首肯,他赴北京,到天津,还南下广州,大开眼界。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多次签订不平等条约恨之入骨,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深表赞同。

为救中华,为求以法治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王修坊这位年已25岁的族中先行者,报考入山西法政专门学校。这是山西巡抚恩寿奏准创设的一所学校,校址在太原上官巷原课吏馆学署。也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了同盟会,成了孙中山民主革命坚定的追随者。在就学攻读之余,王修坊积极联络同志,宣传三民主义。两年后,他与刚刚从日本士官学校结业返回祖国的阎锡山取得联系。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处低潮,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均告失败,孙中山被迫远走欧美。怎么办?怎么办?只能蓄势乘势,以待时局。
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犹如在遍布干柴的中国大地投下了一颗强劲火种,很快成了燎原之势,湖南、陕西、江西响应,阎锡山等革命党人在太原树起义旗。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9日,太原光复,与王修坊同龄的阎锡山当上了山西都督③。试想,这时正在太原法政专门学校的王修坊当是什么心情?该有什么行动?这自不必多言。他肯定行动起来,奔走在宣传民主共和的第一线上。
民国元年(1912年)9月17日,孙中山先生应阎锡山之请来到太原。作为法政专门学校的代表,王修坊赴太原火车站迎接,一睹了孙中山这位革命先行者的风采。孙中山在太原逗留了三天。其间,还在阎锡山的陪同下会见了山西同盟会的会员,王修坊又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并与之握手笑谈。
为中华民国的发展,为治国以法,王修坊赴日本留学,专攻政法。也就在这前后,袁世凯窃夺了中华民国总统的职位,很快撕下了他所谓“忠于共和”的假面具,在上海车站刺杀了“民主共和斗士”宋教仁,又解散国会,还要复辟帝制,登极称帝。这一切都让远在日本学习的王修坊不知所以。特别是“二次革命”的失败,亡命日本的革命党人,意见分歧,不少人心灰意冷,“几乎一蹶不振”,更让王修坊悲愤不已。
是孙中山先生百折不回,在挫折面前挺立起来。王修坊这位在日本留学的老同盟会员很快追随孙中山前后,联络同志,再次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发动第三次反袁革命。经过半年的努力,民国3年(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精养轩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新党成立,定名为“中华革命党”。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当场宣布加盟,并就任总理职务。据传,这一次会议会场的选址,人员通知,乃至《总章》的起草都有王修坊的奔劳。在此期间,王修坊偶有感冒上火,但他绝不肯少息止步。为了中华革命,为了反袁复辟帝制,王修坊不顾生死,奔走在斗争的第一线。
中华革命党的这次会议之后,总部陆续颁布了79次委任令,委任了832名各级干部。王修坊是海外建立的39个支部中的日本东京支部负责人,是中华革命党内的“首义党员”,后来的“元勋公民”。
中华革命党成立后,立即投入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重建民国的斗争。在日本创办的《民国杂志》就有王修坊的筹资、运营、发行之汗水。该杂志紧跟“孙先生再举革命”,刊登孙中山的《讨袁檄文》、《讨袁宣言》,号召要永远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民主共和国。很快王修坊成了袁世凯及其死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得知他将要返回祖国,参加上海反袁武装起义的消息后,派出间谍将之暗杀。时在民国4年(1915年)冬日。
王修坊为国捐躯的消息传回山西,当时正劝袁世凯“早正大位”的阎锡山只怕踩破“鸡蛋”,不敢多言。而家乡静升的父老乡亲却为他在王氏宗祠临街太仆坊前举行公祭。其父王饮和从此大病不起,辞世归天,前已详言。
为中华民主共和捐躯的王修坊永垂不朽!
【注释】
①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由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奉孙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行、评论、司法三部工作,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②中华革命党:民国初的政党。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召集部分国民党员组成。设支部与国内外各地,继续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③都督:官名。民国初年各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多由辛亥革命期间各省民军及新军领袖担任。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