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历史人物】仁者之心王绶来

2019-11-11 15:36:30来源:山西王家大院

打印 字号: T|T
 
     王绶来(1771—1827),字紫锡,号怡斋,补博士弟子员,援例捐府同知,诰授奉政大夫。静升王氏十九世祖。
     王绶来之父王世泰生六子:舆来、舟来、聘来、庆来、惠来、绶来。兄弟六人中他最小,而且与诸位兄长的年岁相差很多,三兄聘来都长他23岁。幼时的王绶来喜算学,加、减、乘、除珠算口诀背得滚瓜烂熟,飞珠拨打从不出错。更善交游,好朋友常来常往,推心置腹,兴致来时,唱应酬答,随心所欲。20岁“弱冠”之年补博士弟子员,入县庠灵石县城文庙攻读。然不喜八股文的他,数次到省城太原乡试均不中,遂“弃举子业①”,跟随长兄舆来从事盐商经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王绶来“援例捐府同知,得授奉政大夫”。身上有了官服,脑中计算周到,商贾贸易如鱼得水,年事渐高的长兄舆来渐次将盐商事务交托与他,退居二线,滚滚财源全托他来处理。
 
任虹霞/绘
     吕叔简氏有言:“敛群不足铸我有余者,富者之事也;损我有余益彼不足者,仁者之心也。”王绶来是位富者,更愿做一位仁者,常损己之有余,而周济乡民族人,多行善事,多行义举,“慨然以周恤宗族,洽济乡党为己任”。每年入冬,天气大寒,他施棉衣200件,发给贫苦乡民,以御寒冷;岁终之时,他运粮面回家乡,施舍给贫寒之家,以过春节。若遇贫者有病,他施药以救;若遇亡而无葬者,他施以棺木;特别是对本族之人更是“凡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者,悉资助之”。如此等等“历年所费,殆数万金,而推解之怀,常如不及”。试想,这数万两银子的救助,他还常常觉得不够,该是何等宽厚的仁者之心。
     静升村南良田宽厚肥美,然十八甲河渠多浅且窄,每遇大雨山洪暴发,“辄泛滥橫溢,漂没田稼”。为解水泛,他“出己资”,请人挑挖渠道的狭水口处数十丈以排洪泄水。良田得救,禾稼茂盛,年年丰收有了保证。
静升村西关帝庙年久失修,“圮毁特甚”,王绶来独力捐银重修;庙前瓮门乃入村必经通道,他捐出资金,请守门人昼夜盘查,严防匪盗。还有村西后土庙,先时三兄聘来曾重修五岳殿,然其余殿宇,如四渎殿、子孙圣母殿、火星圣母殿等也因年久失修“圮毁特甚”,他独力出资全部重修,庙貌焕然一新。是年,王绶来喜得贵子,取名丽珍。试想,先时只有四女的他此时是何等的欣慰!人们都说这是子孙圣母娘娘特赐他的虎子麟儿。
村东有养正书塾义学一座,由于“缺少学资”,虽“房屋具存”,已“久废”不用。王绶来“捐银七百两,并买田若干亩,延师讲学,以成盛事”,村东贫寒人家子弟,求学有所。清道光六年(1826年),王绶来想在村西再设义学一所,资金已备,然“已病作矣”。于是他召回经商在外的侄儿秉彝,把儿子丽珍也叫到病床之前,“而谕之曰:村西义学,汝等当成吾志,不可忘也”。
     次年,王绶来病殁。侄儿秉彝等遵叔父遗命,领上小弟丽珍,在紧邻王氏老宅拥翠巷(俗称王家巷)西的镇塞巷(俗称李家巷)买得地基,动土开工。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秋九月,义学建成,共用银4000余两,并在义学的门额上设匾“端本书屋”。笔者有幸在1994年发现了拥翠巷南墙壁上嵌的《端本书屋议定条规》,正是当年“众纠首同志”石碣。此石碣今存于王家大院孝义祠中。碣中条规21款,从“原捐银一千两,每年只许使利,毋得动本”讲起,到延请老师,招收学生,乃至打扫卫生捡字纸人的责任及工资待遇都讲得清清楚楚,并要“值年纠首”将义学收支“注账明白,以便交代”下任纠首。
 
端本书屋议定条规
 
     近又得蔺俊鹏小友从清道光年间湖南长沙宁乡人杨国泰所著《豹斑集》中收集到的《怡斋王君墓志铭》,于是,我们共同读阅,得知王绶来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四月二十九日,卒于道光七年(1827年)三月初六日,年仅57岁,其子丽珍为小妾梁氏所生。该墓志铭为道光甲午(1834年)冬,王绶来之侄秉彝“驰书请志”于杨国泰。杨国泰为之撰文,随之请匠刻石墓志,安葬王绶来于村北山鸣凤塬祖茔。惜风雨沧桑,王氏祖茔今已改作他用。
    后来,王绶来之子王丽珍子承父业盐商财旺,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捐输粤西军需,议叙②职衔同知”;咸丰三年(1854年)又“捐输本省(山西)军需,议叙职衔同知加二级记录二次”。也就是说在太平天国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和兵锋直指北京之日,晋商王丽珍捐资以助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前线军队所需之粮草兵器。
     清咸丰四年(1855年)王丽珍继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合族重修族谱之后,又与族祖候选布政司经历加一级王臣恭、候选光禄寺署正附监生王臣忠、族叔候选府同知附贡生王兴源及族弟王艺林共同修谱,并“另制表册一部,敬谨誊录。更将祠内坟内碑文记序,楹联匾额缮书,并祖茔宗祠绘图册首,作为底本,缴值年主家收藏,以备查核”。世事沧桑多变,该咸丰谱本今有幸收存展览于王家大院之中。在天之灵有知的王绶来与其子丽珍的“仁者之心”或可稍得安宁。
【注释】
①举子业:科举时代称应试诗文为举子业,亦称举业。
②议叙:清制于考核官吏以后,对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方法有二,一加级,二记录。又由保举而任用之官亦称为议叙,如议叙知县之类。
张佰仟、王儒杰/文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