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刚·印制《永丰王氏切要家谱》序

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木有根本,水有源头,溯本思源,化莹兄退休后,不远千里,寻根溯祖,去到先祖故地重庆綦江永城,走亲访宗,为先祖礼荣公修坟立碑。更令人敬佩的是,几年来,化莹兄潜心研究永城王氏族史,老谱,深入思考,编著出版了《永城王氏史录与研究》,这是对永城王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现在他又在策划印制永城王氏十九世元年公编篡缮写的手抄本遗著“永丰王氏切要家谱”。这真是为永城王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和光照千秋的大善事。
为什么要印制《永丰王氏切要家谱》?化莹兄在《印制说明》一文中作了详尽的阐述。他说:“元年公手抄本是永城王氏二十五世显兰一家几代人象接力棒一样,保存至今一百七十多年,难能可贵,使之成为永城王氏现存最早唯一的一部古谱。”“孤本是珍本,古谱是古籍,它是永城王氏的历史文献,具有认真研究的历史价值,也有积极保护的文物价值。”在《永丰王氏切要家谱》印制过程中,我有幸阅览了这本厚重的三槐王氏的宝贵历史文献。它是我所见到的川、渝、黔王氏族谱老谱中的的佼佼者,其内容丰富详实,缮写精美漂亮,我认为有下面一些特色:
《切要家谱》谱序完备。旧序、创修序,源流序和客序都有多篇。须知,序言很重要,它是一部谱的开篇大幕。《切要家谱》有世系图,还有世表(世传),这是谱的核心。元年公以太子晋七十一世宗让公(文顼,号无咎)之三子领轴公(元朝至正二十年庚子岁入川)为第一世起,修至第二十世用字排上,长房礼茂祖之裔第二十一世光字排已生者全录。“有此规模亦可谓家之有谱也”。世表记载了家族人员的社会资料,包括谱名及其他名、字、号、生庚、嫁娶、卒葬、住址等等。这是族谱的核心价值所在。
《切要家谱》强调忠孝传家,重视家规祖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是谱的文化,是灵魂。谱中列出了治家规条,家训八则,遗训十则,勤戒略,八字(孝悌忠信礼义廉恥)勤谕等。永城王氏族人就是深受这些祖训家规的影响,勤耕苦读,忠孝传家,他们始终遵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涌现了很多志士贤达,忠臣义烈。革命英烈王奇岳和王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切要家谱》对当时和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记录,比如:发生于雍正六七两年的“綦粮案”,道光五年六月补修先师庙和忠义节孝四词。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末孟秋,王元年等“培修凤冠石”和在凤冠山左旁余石镌刻“綦风士气”四字以壮瞻视等。谱中记载明嘉靖二十二年,时任綦江知县的刘宪亲笔题写“凤冠石”,刻于凤冠山巨石上。三百零四年后的清道光二十七年,王元年等人“不忍古迹倾颓,协同酌议,自行乐输培修”。谱
中还详细记载“綦风士气”四字刻在凤冠石上二丈五六尺高处,匾框有一丈八尺长,宽有六尺等等。“綦风士气”,这四个蒼健遒劲的大字,寓意王氏家风正,永丰社风好,綦江人才辈出。“綦风土气”已经成为綦江文明的精神标志,它向人们昭示,要以风冠石为风骨,为人任事,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义高远。
《切要家谱》以相当篇幅,列编姻亲,内戚外戚之支派世系,有封、何、李、傅、舒、徐、金、陶和赵等九姓之多。正如元年公在道光十七年中秋,撰《亲党五服图叙》所说:“年自创谱二十余载以来,一本九族之亲,固已朗若列眉,可备他年考订。更于修谱之暇,遍访姻亲,而内戚外戚之支派,考辨必详。母党妻党之房,分追溯不厌,用编厥次,特绘为图,别其瓜葛之近远,3列其世系之由来。……,亲者益亲,而班次不紊,戚者益戚,而伦类维昭,姻娅相联,情好自篤。不失敬恭于桑梓,不悖遗爱于前人,是则年之厚望也夫。”这是《切要家谱》的创举,也是一大特色。凝聚家族人心,促进家族内部和睦,是元年公篡修家谱的厚望和目的。推而广之,以家和进而达成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和天下的太平,也是我们先祖的期盼。
《切要家谱》的编纂缮写人元年公,是三槐王氏旦公支系永城王氏十九世。“公少赋性精明,颇有奇气,乡父老莫不以大器相期。及稍长,延师课读,甫经数载。而椿萱见背,室家乏人。不得已弃置诗书,留心畎亩事。其后之作诗作序,皆公自造之力居
多。又尝念狐死正邱,不忘其本,岂可以人而不如物乎。于是不惜重资,多购纸笔。四十余年,而谱中之昭穆序,长幼分,家乘焕然为之一变。公之心可谓苦矣,亦可谓有恒者矣。”(见绕履丰序)从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孟春抄录《旧序》始,到清咸丰
二年(1852)壬子夏录侄孙婿饶履丰撰的《王氏创修族谱序》止,元年公创修《永丰王氏切要家谱》历时近 40 年。从二十九岁的而立之年到六十八岁的近古稀之年,正如他在谱中自叙中说,“年今六十余龄矣,”“心力竭矣。”这就是永城王氏的先贤元年公,他历经艰辛独力创修了《永丰王氏切要家谱》。他给永城王氏留下了宝贵的家史文献。元年公“惟以尊祖敬宗为已任”的孝道美德,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高尚品格是我们三槐人的学习榜样。我们永远怀念元年公。4家谱,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小史记”,不仅是一个家族成长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发展的浓缩,客观上能唤起人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的深深隽永和挚爱。“冀后代仁人孝子,络续纂修,继继承承,是年之所厚望也夫。”这是元年公给永城王氏后裔留下的遗训。
永城王氏后裔,谨遵遗训,他们续修了《民国谱》、《九零谱》,近期化莹兄又编著了《史录与研究》。现在他又在策划印刷元年公的手抄本遗著《永丰王氏切要家谱》,以光大元年公生前的遗愿,这也是对永城王氏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修谱人当世的辛苦付出,只能在身后受到后人尊重。尊重修谱人,就是还祖宗的愿。其实修谱是一个为家族立身、立命、立根、立功、立德和立言的过程。感受过程是享受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圣和荣耀。只有做到族有史、家有谱、人有录,才能上对祖先有传承,下对子孙有交待。一部成功的家谱,不但是家族的荣耀,亦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新时代的渝南“鱼米之乡”永城,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人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我们更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永城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永丰王氏切要家谱》即将付梓之际,化莹兄要我说几句话,却之不恭,只好从命,在拜读了元年公手抄本遗著后,我写了上面这些话,是为序。
三槐王氏旭公支系
四川马三垭—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后裔
王维刚 撰 时年七十有五
二零一九年七月
作者简介:王维刚,男,1944 年 5 月生,贵州省瓮安县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退休。退休后,研究家史家书,十年寻根修谱,主编《重庆涪州送坪王氏宗谱》。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