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长坑王氏宗亲会弃陋习扬新风

2019-10-13 20:42:09来源: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本报讯 (记者陈小娜)2018年8月13日,县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现场会在长坑乡召开,王氏草苑宗亲会移风易俗成为主要观摩点,移风易俗“领头雁”美名远扬。
    守传统 弃陋习
    “千古风俗一朝改,移风易俗诚不易。”长坑乡党委宣传委员李艺芳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大操大办现象日益严重,攀比之风愈演愈烈,移风易俗刻不容缓。“王氏草苑大宗宗亲在长坑乡达2万多人,占全乡人口四分之一,且都分布在镇区及周边村落,在乡里具有较大影响力。王氏草苑大宗宗亲会带头先行,为全乡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作出表率。”
    2017年2月,长坑乡移风易俗动员会召开后,草苑大宗王氏宗亲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王氏宗亲移风易俗要‘移什么’‘怎么易’”,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理事会大开“祖厝门”,召集理事会成员及相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佛诞、婚庆、丧葬是农村移风易俗活动的三大重点,如何重点突破?”
    “守住传统,摒弃陋习!”会场发出“同一声音”。经反复研究探讨,《长卿王氏族规民约》正式出台,向广大王氏宗亲明确“三不变”:做尪头例俗不变、做尪头时间不变、做尪头股顺序不变;提出“三杜绝”:杜绝设宴席、杜绝请客、杜绝燃放烟花;要求“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宗亲会还印制一万份《长卿王氏族规民约》,分发至全乡王氏宗亲各家各户,让各家各户遵规守约。
    同时,宗亲会成立王氏宗亲移风易俗劝导队,将族中德高望重的宗亲、贤达、长老纳入劝导队,在各个王氏宗亲相关村建立劝导分队,劝导队还与各村村两委、小组长、建立劝导联动机制,与达摩岩、泰湖岩等宫庙管委会形成协调机制,在各个小组长、村两委获取婚丧喜庆、佛生日相关信息后,劝导队联合村干部、管委会成员入户进行宣传劝导,逐步推进宗族移风易俗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有章可循,督导结合,王氏草苑大宗宗亲移风易俗活动如野火春风,迅速在全乡蔓延,文明风尚蔚然成风,百姓拍手称快。
    捐学堂 做公益
    “长坑乡遍布经济能人,民间资本十分雄厚。如何将钱花在刀刃上,让钱花得更具意义,王氏草苑大宗亲的乡贤们也作出有益探索。”草苑大宗宗亲理事王跃进说,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王氏宗亲年可节约资金超6000万元,特别是每年的“佛事不办”一项,可节约资金近5000万元。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近年来,草苑大宗王氏宗亲理事会王跃进、王志强、王金川等理事,带头行动,将每年佛事不办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发展好了,才能为家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善举传开,众人纷纷拍手称快!
    在宗亲会成员动员感召下,众多王氏宗亲纷纷慷慨解囊,不捐庙堂捐学堂,先后帮助筹集资金1400多万元成立崇德中学教育发展促进会,筹备成立文坪小学教育促进会、中华小学教育促进会等促进会,现已认捐资金近200多万元,成为一方美谈。
    老祖宗的优秀传统不可丢。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宗祠宣教传承作用,王氏宗亲理事会经与乡村多方协调,首先聘请专门人员全天开放宗祠,将草苑大宗建成文体活动中心;将草苑大宗广场打造成长卿王氏孝文化广场,并将理事会办公室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草苑大宗如今已然成为全乡移风易俗活动阵地。在草苑大宗的影响带动下,福春村清德堂官献瑶纪念馆、南斗村源远楼家风家训馆也正在加快建设,长坑乡移风易俗阵容不断扩大。
    同时,宗亲理事会还因势利导,引导宗族乡贤在公益事业上比贡献、当榜样,华美省道308线复线、文坪安吉公路、长坑前坪公路等公益事业建设,王氏宗亲毫不吝啬,仅在当地公路提级改造项目上捐资超500万元,捐献公益事业已成一股新风。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