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历史人物】教泽流芳王福齐
王福齐(1706—1769),字凝五,号德山,恩进士,候补教谕,例授修职郎,静升王氏十六世祖。
清康熙丙戌年(1706年)三月二十七日子时,王福齐生于耕读之家。其父王堂璋“先天禀薄,不耐烦劳,神思过役则奄奄而病,然豪迈不屈,日则调停家务,夜则焚膏继晷,黄卷青灯历寒暑,非漏下十刻①不轻就寝。”体弱多病、好学苦读的父亲为子辈王福齐等做出了榜样,书香流泽,遗韵百代。

<span style="color: rgb(69, 90, 100);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etter-spacing:="" 2px;="" text-align:="" right;=""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0.521569);"=""> 任虹霞/绘
王福齐在兄弟三人中居长。幼龄之年,其生母高氏即病逝归天,同母之弟禄齐正牙牙学语,失慈的兄弟俩悲从天降。后来父亲继配梁氏,王福齐有了三弟礼齐,而其时的父亲身体日渐衰迈。为解父忧,王福齐“承颜色”,引领二弟禄齐帮助继母护理正在襁褓中的三弟礼齐,佣极艰辛。也正因操劳家务,使得攻读诗书的王福齐“早年屡蹶场屋,而数奇不售”。也就是说先时的王福齐每次童生考试都成绩不佳。
年岁渐长,王福齐处理家务顺手,学业也大有长进,清雍正丙午年(1726年)20岁的福齐与二弟禄齐同时入泮②,“补博士弟子员”,赴灵石县城文庙攻读,并得官府的饮食补助,次年结业。
为生计,王福齐得贤妻郭氏内助,接手族叔王绥猷在钟灵巷的鹤鸣轩书屋,设馆授徒,开始了“舌耕”授徒的教学工作。“其设教也,以小学孝经为门户,四书五经为根柢,而博之以诸子百家之说”。并且谆谆教导学生要“以端品为戒”。其教学授课“口讲指画,夜以继日”,“悉有法度可观”,“异于俗学”,求学者盈门充舍,后来都各有成就。
正当家业“渐致昌炽”,两位弟弟也相继娶妻成婚之时,体弱多病的父亲却“捐馆”归天,兄弟三人“丧哀祭祀,送葬成礼”,安葬父亲于祖茔东北,其时的王福齐“已几近半生也”。
王福齐“艰于子息”,直至清乾隆辛酉年(1741年)正月方才喜得贵子,“喜溢邻里”,取名浴之。然祸又从天而降,与自己同龄的贤妻郭氏在爱子浴之尚未满月之时的二月二日午时“仙逝矣”,享年36岁。后王福齐继配梁氏、阎氏都无生育子嗣。

王福齐题额
王福齐虽为一介“规行矩步”之书生“醇儒”,然“里有相竞者”意见相左发生冲突时,只要得他的“片言譬之”,纠纷“立解”。王福齐是位教书先生,“家虽窘然”,可急人之急,解人之难,从无“吝色,亦无矜容”。他从来觉得这就是自己该做的,是责无旁贷的事情。至于村内、族内有人求他书匾额,写碑铭,撰赞记等文字性事情,他更是当仁不让,挥毫泼墨完成。今尚可见王家大院恒贞堡内顶甲西院门匾“燕翼”,为“己未(1739年)中秋族弟福齐敬书”。有专家点评王福齐书法:“用笔圆润饱满,点画精妙,线条厚实滋润,体字开合工稳,向背分明。似法乳颜鲁公之浑厚,赵文敏之温润。整体给人雍容大方、丰美遒丽的感觉。”
清乾隆辛巳年(1761年)56岁的王福齐“入贡验看,候补教谕”,“例授修职郎”。这时的他早已看淡功名,“益以心性之学自励;无事时,恒危坐竟日”。有人问他为何?他答曰:“吾以收放心耳”。
乾隆己丑年(1769年)五月十八日亥时,王福齐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寿终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笔者有幸,曾在静升钟灵巷门前东侧院内发现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九月十九日所立《皇清恩进士候补教谕凝五教泽碑记》与《皇清恩进士例授修职郎王老夫子讳福齐,字凝五,号德山德教神道碑》,于是品读抄录。随着王家大院的开发开放,静升西街的保护修复,以上两碑,先收存于孝义祠,碑中文字汇入王家大院书册,继之,原碑复立于静升西街钟灵巷门东侧碑亭之中,供来往行人游客品读。教泽碑内中文字为吏部候选知县丙午(1786年)科举人解梁③耿膺瑜撰,神道碑为吏部候选知县乙酉(1765年)科举人年家眷弟刘齐芳题撰、廪贡生族侄王松龄书。两碑同为奉政大夫王中立、监生张作镛、进士王舟来、州同王舆来等54位“受业门人仝立”。古人尊师重教之风,从中可见。

王福齐教泽碑亭
后来,笔者在《灵石西许村志》主编师福昌先生的引领下,于新开发的森林公园地头,又见到了王福齐与其妻郭、梁、阎三位儒人的合葬之墓碑一块,于是报告县文物部门领导,得村委会配合收存于村中。该碑为其子、孙、曾孙三代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二十日奉祀刊石所立。碑阴《罔极兴思记》为其子浴之撰文,描述了其父的一生行事。惜文字漫漶,多已不清。
清乾隆庚戌(1790年)版《王氏族谱·艺文考·凝五王先生传》,为翰林院检讨灵石两渡何思钧所撰。其传结尾“论曰:先生殁几数十年,而称之者啧啧不去口。足不出里巷,而身后名彰彰若是。何所遇之奇,而所孚之众耶?然则为士者,岂必得位行道,而后可不朽哉?”有识者对王福齐老夫子“教泽流芳”的评赞,代表了当时乃至今日许多人的心声。
【注释】
①漏下十刻:漏(lòu),古时的滴水计时之仪器,亦名漏壶、漏刻或壶漏、刻漏。刻,古时,漏壶计时,明朝及明以前,一昼夜共100刻。清改为96刻,每小时四刻,十刻当为两个半小时。
②入泮:泮,古代的学宫。入泮,即入学宫学习。
③解梁: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猗西南。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