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湖广川贵总督王崇
王崇(1496-1571),字仲德,号麓泉,浙江金华永康紫微人。明代杰出军事战略家,长期任职边陲省份,为西北边疆的稳定,缓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明朝历史上严谨务实、文武皆备、颇具才干的著名大臣。无论执政安民、领兵打仗、振兴文教,均有不凡建树。
1558年王崇擢升湖广川贵总督,到任后,王崇凭借自己崇高的威望、丰富的经验,“宣德音,弃瑕垕,临以威武,德以至诚。诸苗畏威怀德,率面首受纳,数十年根盘之孽销矣。”终于化解了汉苗间的矛盾嫌隙,维护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为朝廷建立了不世之功。
王崇(1496-1571),字仲德,号麓泉,永康紫微人。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以礼闱第二名(亚元)赐第。明代杰出军事战略家,长期任职边陲省份,为西北边疆的稳定缓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明朝历史上严谨务实、文武皆备、颇具才干的著名大臣。无论执政安民、领兵打仗、振兴文教,均有不凡建树。
王崇生于诗书簪缨之家,父亲王科,官至给事中。王崇生有异禀,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岐嶷敏慧,迥异凡儿。髫龄横书家塾,日记数千言,试以课句,率口而应,悉中矩矱。”相继得到李石泉、学使王公、午溪万公、侍御史王清戎的亲授,顺利通过童试和乡试。在国子监读书时,大学者湛若水对他倍加赏识,“延至讲院,以共生平所自得者,相与印证。”经名师指点,学问大增,王崇在会试中名列第二,俗称“亚元”。1529年殿试,发挥失常,仅得三甲进士。同榜进士中,永康人程文德高中榜眼,赵銮为二甲进士。从此,王崇步入政坛。先在吏科、礼科、都察院任职,后辗转全国各地,历任陕西省乡试副考官、广东雷廉佥事、河南睢陈兵佥事、安徽池州知府、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山西井泾兵备副使、湖广布政使司参政、贵州按察使、山东按察使、山西布政使、都察院副使兼山西巡抚、兵部侍郎兼湖广川贵总督等职。宦迹所及,恪守其职,才华蒲世,廉能干练,政绩蜚声。为官勤政安民、治军森严;为人刚正耿介、清操皤然。
军事方面明朝中叶,外患频频,边境告急,朝廷能员干吏,纷纷负重戍边。因此王崇任职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多在边疆地区,其二以文官任武职。1541年担任山西井泾兵备副使,适值边寇蠢动,诸将无人敢当其锋。王崇整肃军队,重赏以鼓士气,必罚以警众怠,重点设防,据险布控,有效吓阻了边寇的骚扰,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1547年王崇转任湖广布政使参政,当时苗民苦于官吏盘剥,纷起反抗,湖广动荡不安,朝廷降诏斥责。王崇到任后,力主先集中力量平息-,再安抚苗民,恩威并济,结果颇有成效。苗民向化,地方晏如,改变了以往“抚无益久,戎无良策”的局面。1553年,王崇改任山西巡抚,提督三关。当时边寇之患,有增无已,给山西百姓造成极大痛苦。王崇慨然以保安地方为己任,安内以为攘外之本,保民以寓御戎之机,考论扼塞,分兵易将,缮垣筑堡,谨墩严堠。乘敌内讧,主动出击,俘馘捷奏。次年边寇进攻,王崇跃马麾戈,指挥若定,沉着应战,以少胜多,予敌重创,从此山西边患告弭。时人赞其“垂及二载,三晋安枕”。1558年王崇擢升湖广川贵总督,到任后,王崇凭借自己崇高的威望、丰富的经验,“宣德音,弃瑕垕,临以威武,德以至诚。诸苗畏威怀德,率面首受纳,数十年根盘之孽销矣。”终于化解了汉苗间的矛盾嫌隙,维护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为朝廷建立了不世之功。政治方面1534年,王崇在都察院任职时,宁夏总兵赵英临阵畏敌,称病不前,贻误战机,缘致败绩。赵厚贿权贵,企图躲避追究,朝廷亦有人为之百般开脱,一时是非难辨。王崇亲临宁夏,秉公调查,-终于大白,遂按正其罪,物论翕然称快。1532年王崇担任吏科给事中,奉旨出巡青州,发现皇亲谢驸马侵占马场,建造私宅,即据实揭发,奏闻皇上。最后谢驸马不得不毁掉私宅,归还马场,相关人员受到应有处分。王崇慷慨论事,不阿所好,放胆直言,不畏权贵,替民伸冤,为民争利,深受百姓爱戴敬重。但因触犯了朝廷贵胄,不久被排挤出京。王崇总督任上,嘉靖皇帝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其工材大部取自湖南、四川。工部拘泥成规,不思变通,结果劳民伤财。王崇直言上疏,据理力争,使朝廷改变成法,减轻了川湘百姓的负担。朝中佞臣,怀恨在心,搬弄是非,激怒了嘉靖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迫使王崇致仕。王崇守制在家,目睹永康豪家巨姓,一席数金,奢靡成习,长此以往,必坏民风。于是邀请应廷育、吕北川、徐柳溪等社会名流,协议立约:从自家做起,革薄从忠,移风易俗,崇尚节俭。慑于王崇的地位和影响,永康侈靡之风,为之顿弛。个人生活王崇一生宦游数省,为官数十年,阅历丰富,见识非凡;同僚友朋之间,唱酬颇多,留下大量诗文。王崇生前曾作整理,存精去芜,欲传后世,惜未结集梓行。《道光永康县志》载:王崇有《麓泉文集》行世。社会评价社会评价王崇不仅是位能领兵打仗、武功显赫、抚边有方的武将,亦是一位重视教育、奖掖文化、能诗善文的儒臣。1531年,王崇担任陕西省乡试副考官,为达到公平、合理,务得真才之目的,不厌其烦,昼夜操劳。结果放榜时,录取的全是关中名士,朝廷给予晋职表彰。担任山西兵备副使时,驻地获鹿“黉宇隘陋,风气弗萃,科第缘是落莫”。王崇亲自“选旺地更建,仍策令劬学,豫人杰以应地灵,于是铅椠之士举枞枞然骛于文学,歌《鹿鸣》登虎榜者相项背。”后来王崇调离,当地百姓“遮道攀留,仍建祠绘像,俎豆世世,以答覆露之造。”1544年王崇担任安徽池州知府,主持编纂了我国方志史上著名的《池州府志》,被誉为值得效法的方志经典。王崇好读书,喜聚书。建藏书楼“麓泉精舍”,自六籍以至百代,无不网罗。王崇的文章陶意匠辞,叠嶂翻覆,如悬崖断岸,壁立万仞,有陵厉千古之态。王崇的诗歌取材骚选,寄兴于山川景物之间,玄机神禅,追逼盛唐,时人罕及。王崇还喜书法,笔法遒劲,而风姿不减,得晋人三昧。
明朝时永康出了位“国防部长” 大司巷得名与他有关
王崇,字仲德,别号麓泉,明弘治九年(1496年)出生于永康城内县前(现供销大厦附近)一个富裕的农商家庭。他从小就受到严格而良好的教育,弱冠师从章枫山先生门人、正德进士、工部主事李石泉先生。石泉带他至金陵官署精心培养,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清廉的品格对他的学行影响很大。

王崇像
南京回来,他一头扎进“麓泉精舍”,日夜研读,发为文辞,纵横吐放,才思喷涌。他身材高大,声如洪钟,有一股威武之气,于读书作文之间,颇喜剑盾之事,好王霸大略、兵机利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担任提督三关军务,巡抚山西地方
嘉靖四年(1525年)秋,王麓泉省试中举。次年春,赴礼部试不第,秋入南国子监深造,得到大学者、国子祭酒甘泉湛公的指授,学识更见博大精深。
嘉靖八年(1529年)春,王麓泉中会试第二为“亚元”,海内瞻仰。廷试赐进士第,授吏科给事中,进入中央权要机构。与王大廓主持陕西乡试,慧眼识珠,所取多关中名士,晋阶征仕郎,侍仪经筵。受命查办总兵赵英拥兵不前,致使我军大败案,和驸马都尉谢侵马场扩建宅第,及吏部尚书汪鋐不法。
面对实权重臣、皇亲国戚,他谠论正言,顶住压力,秉公执法,按正总兵之罪、谢驸马退还马场,朝野翕然称快,中外称为“朝阳鸣凤”。同时,也因此招致权势者的畏忌,他被调出京城,到僻远的广东雷州廉州任佥事。他并不因此丧志易节,展现了坦荡磊落的风采。
嘉靖十七年(1538年),王麓泉赴京补河南睢陈兵佥事,第二年转山西井陉兵备副使,驻节获鹿。从此,他由文官出任武将,以文武之才,立不世功业。井陉靠近天京,乃三关走集之区,国都门户。他亲选精兵训练,井陉之兵遂虎视中原而俺答隐遁,天子有绯衣银帛之赐。获鹿县学狭隘又破旧,科第不兴,公选旺地更建,策令士子勤学,而登金榜者接踵。部使者荐其学贯天人,才兼文武,朝议一致认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补山东按察使,转山西左右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三关军务,巡抚山西地方,登上功业的高峰,成就人生的传奇。

道光县志永康县城图
一岁而三迁,升兵部左侍郎
明朝中叶,皇帝昏庸,吏贪将弱,边备废弛。嘉靖初,鞑靼部俺答汗兴起,山西邻边,虏骑出没无常,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掳掠,草野犹腥,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俺答骑兵围困京城,举国震动,史称“庚戌之变”。王麓泉临危受命,慨然以保障地方为己任,“焚香矢告,期以此身报国”,做了必死的准备。他修器械、倡勇敢、缮城隍、严斥堠,重赏以鼓士心,必罚以警众怠,号令风行,威名雷震,三军之气腾涌。
寅卯(嘉靖三十三年甲寅、三十四年辛卯)两秋,俺答四十万骑兵大举入侵。头年甲寅秋,俺答内讧,公设神枪火器之法,大败俺答,斩俘无数,以功拜兵部右侍郎。次年辛卯秋,俺答复又大举进攻,公出精锐之师迎击。他这样描述这场生死之战:“寅卯两秋,虏四十万骑兵大举入侵。我跃马挥戈,将士轰雷迅电,顷刻鼓声震天,喊声动地,呼啸着冲向敌阵,生死只在呼吸间。我这时自以为必死无疑,赖主上威灵,两战而两斩其骁勇剽悍的主帅,俘虏、斩杀无数,虏最终拔营逃遁。”“他们人数将近十倍于我,而我们一点不感到窘迫,如赶猪一样横扫他们。虏不得一逞,抱头往北鼠窜,以内安我西北边疆。”“天子无复西顾之忧者五六年,胡人不敢南向牧马者三千里”。
王麓泉也功高上捷,一岁而三迁,升兵部左侍郎,受钦赏十次。上封父祖二代,下荫儿男三人。“诰命辉煌,爵亚尚书之贵;官生仍叠,位联文武之荣”。同年十一月山西地震,圮垣欹屋,僵尸如麻。“紫泥书出凤凰城,日日山程更水程。”“关河薄夜霓旌急,民社经心铁骑轻。”这正是他挥师抗震救灾的写照。他不仅有捍患之大功,也有御灾之大德。

王崇手迹
冤案辨白昭雪,进阶兵部尚书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湖广川贵苗民为乱,朝议以坐镇三方非老成谙练者不可。求大臣之可任者甚难其人,集九卿之会推,一致推王麓泉是任。天子降玺书,命公仍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湖广川贵三省军务。特赐节钺令旗,得专生杀,拥百万锐师,文武悉听节制,拟之以出将入相之望,与之以前斩后奏之权。
王麓泉金戈铁马,战功显赫,“立朝丰采,倾动中外”,人望早日进入中枢当政,以造福社稷苍生。但他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的品格,在那黑暗的朝代,深遭嫉妒中伤、肆意抹黑,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被夺职还家。回家后,有人劝他写信以申明内心的真情,以求得皇帝的重新召用。他勃然变色说:“哪能颠倒黑白,无耻地造作哀怜的声态,投靠权要之门,以求得再序同班朝臣之列?”这与当时那些为了身家禄位而摇尾乞怜的官吏相比,何止天上地下!他在朝有民,在野有国,一身正气。对家乡的抗倭、百姓的吃盐,以及宽限积赋、改变奢靡风气等社会和民生问题都多有关注,力求正风范俗、庇佑百姓。
隆庆元年(1567年),王麓泉冤案得以辨白昭雪,加俸二级,奉旨退休,进阶兵部尚书(大司马)。后来,王麓泉在永康城内修建了大司马坊。大司马坊正对的巷道从此被称之为大司巷;大司马坊内的花园,则被称之为“紫微园”,也就是现在的紫微公园。他勋劳甚大,著述甚多,在去世前一年(1570年),将一生作品审阅选择,准备结集出版,因故没有实现,不过他的英名也和“大司(马)巷”一样,流传千秋万代。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