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历史人物】儒商精英王大纪

2019-04-18 22:02:36来源:张佰仟、王儒杰 山西王家大院

打印 字号: T|T
王大纪,字燕宇,生员,静升王氏十二世祖。
 
      王大纪少年时读书于静升文庙,继之入灵石县学为邑庠廪膳生员①,后为生计弃儒从商,奔波四海,仍手不释卷,以书为乐,常将古人处世之道用于商贾贸易与交友为人之中。是时,他与族人、乡人联手,以粮、茶、盐、铁及丝绸布匹等物资驮运边镇,将马、驴、骡、羊等牲畜和各类皮革贩回家乡,或远销河南、山东,乃至跨长江,奔赴南方,架起了一座座南北互通有无的桥梁。
 
     每次运行交易,王大纪总要将家乡的特产糊糊辣椒、涌溢泉陈醋和家族老酒景福泉静升王带上,联络商家好友,结交权贵豪势。久而久之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所至之地全都通行无阻。更得平阳府望族明洪武年间迁入静升村西的紧邻岁贡、直隶深泽知县②张公德为媒,其女嫁与明皇室后裔霍州霍王府奉国将军朱聪千之子——镇国中尉朱俊栏,与皇家攀上了亲。
 
 
       以当地风俗,王大纪女儿结婚之日,拱秀巷王氏老宅专设案椅于内厅之中,称“父母座”。王大纪与老伴分坐两侧,媒婆领引女儿来到案前,赞拜如礼。这时王大纪垂训诫曰:“戒之,戒之!夙夜毋违舅(公公)姑(婆母)之命。”老伴也对女儿言道:“敬之,敬之!夙夜毋违尔闺门之礼。”女儿答称,赞拜为礼。遂之相送至中门,并将生雁一对系以红绸,交给女婿,意取“雁不再偶之义”,然后送女儿登轿,吹吹打打鼓乐前导向霍州而去……
 
       王大纪与皇室联姻,得亲家翁的声望,社会影响大增,得女婿相助,经济利益也随之而来。王大纪常常利用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囤积居奇,然后转手卖出。如“米贱则买于民,米贵则卖于官”。有资料显示,当时“米贱”,一两白银买米九石;“米贵”则三两白银卖米一石。贩粮所得之银又立即转手贩马,北地马价一匹七两有余,牵之南方则20两一匹或更多。利润数倍、数十倍地增长。王大纪很快成为王氏家族中“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的代表人物,成为晋商队伍中的先驱精英。
 
       有了丰厚的商贸所得,王大纪便有了修复自己少年时读书的家乡文庙的想法。
 
静升文庙大成殿
 
       说起静升文庙,我们当知: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孔庙之设屡代相延,然“国学之外,亦止立于郡邑,而乡村无闻焉”。可静升却有这天下少有的乡村庙学之设。考之史料,静升文庙创建于元至顺三年到至元二年(1332—1336年),由乡贤南塘在灵石知县冉大年的支持下所建,“准之县学制,不陋不华”。当时王氏始祖刚刚移迁静升,一介佃农,人微力薄,文庙创建能有多少贡献?之后,其九世王迪等虽对静升文庙有所“整饬”,然当时王氏还正处“乱中求存”阶段,不会有更多的银两投入。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王大纪这位“据资万千”的富绅出己资重修文庙,两廊“增庑”,并亲自纠督工程。
 
       据传,工竣之时正当仲秋祭孔之日,灵石知县率教谕③、训导亲临静升文庙,主持祭仪,是为献官。祭仪开始,鼓乐齐鸣,脩生舞蹈,在司仪的“相向立唱”下,依序进行:“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瘗”,叩拜赞舞,并读祝文曰:“维大明万历三十一年,岁次癸卯,八月上丁日,(注:此处各献官各言自己的官职和姓名),敢昭告于至圣先师孔子曰,维师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惟兹仲秋,谨以牲帛醴齐……”香火缭绕,祭品有牛一、羊一、猪一及豆、酒等,   全都依例,全体庙学生员个个顶礼膜拜,心敬神知……
 
        祭仪礼毕,王大纪以乡饮大宾身份请众入席,所饮之酒定然是近临静升文庙的景福泉美酒了,大家开怀,人人大醉而归。年岁已高的儒商精英,忘不了家乡,忘不了他读书求知的静升文庙,这可是座天下少有的乡村庙学之设。
 
       考查历代版《灵石县志》,其时的知县是路一麟,教谕为曹良器,训导名吴朝阳。其他细事笔者不敢多言,仅此而已。
 
【注释】
①廪膳生员:也称廪生。明代生员入学后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清沿其制,经过岁考和科考成绩优秀者,方才能取得廪生名义,成为资历较深的生员。
②知县:官名。明代始称一县的行政长官为知县,正七品。知县对本县境内的生产、生活、诉讼纠纷、宗教、教育、户籍、保甲等事,全都要负责、亲躬。
③教谕:学官名。明代在各县学都设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张佰仟、王儒杰/文   任虹霞/绘
 
 

 
          本文由世界王氏网网编上传并发布,世界王氏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世界王氏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