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从“两张照片”到一本“烈士证” 烈士遗女王美蕉的“寻父”之路

2019-04-10 07:57:13来源:泰顺新闻

打印 字号: T|T
 
      没有骸骨,没有墓碑,没有遗址,从两张照片和一段传闻开始,王美蕉用了大半辈子“寻找”自己的父亲王维亮。5份档案、7位证人、10余封书信,逐渐清晰的历史记忆,支撑起“革命烈士”的厚重分量。时隔半个多世纪,父亲的名字被写入浙江烈士英名录,遗物被供奉在宗族祠堂,追忆缅怀再不是她一个人的执着,而是无数人的守望。
 
 
 
      王美蕉今年86岁,自记事起,她就开始“寻找”父亲。1940年,纪念王维亮等13位爱国义士的塔墓被汉奸蓄意摧毁,烈士尸骨至今无处寻觅。多年来,为父亲正名的决心始终支撑着王美蕉,她不断写报告、查资料、寻证人,希望复原父亲当年牺牲的经过。
 
      王美蕉: 我父亲23岁牺牲的时候我才4虚岁,我妈妈就说,等我以后长大了看能不能去查一下我父亲是怎么死的,我中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有孩子有家室了,就没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了,退休以后,我在1964年就开始写报告,开始去查我父亲的事情。  
 
 
      可是,究竟该怎么找呢?王美蕉最初拥有的线索,只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父亲王维亮在嘉兴县政府任职时拍的半身照,还有一张是座塔墓,上刻‘为国捐躯’四个字。
王美蕉: 这两张照片是我的嫁妆,我妈妈也没有什么东西给我,就只有这两张照片。因为孩子们都要工作,我凭这照片一个人去了嘉兴的新塍镇,查了好长一段时间,是父亲在天有灵,让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 
 
 
      一路走来诸多不易,王美蕉走遍了父亲任职的每个地方,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申请材料一路从泰顺县、温州市民政局,送到浙江省民政厅,直抵国家民政部。
这些年,从县志、档案、文书、家谱、证言中搜集来的历史片段,让父亲这位“革命烈士”,有了更多血肉和温度。
 
      王美蕉: 我都是从伯伯、伯父和村里长辈的口中以及到嘉兴去查出来的一些信息中了解父亲的。当时我很恨我父亲,我才两三岁,他就把我和母亲两人丢在家里自己走了,但后来我也很感恩他,为他感到光荣。他爱国,他痛恨倭寇,他为人民、为中国不屈不挠,  他没有投降。   
 
      在2001年12月27日,王维亮牺牲64年后的冬天,王美蕉终于拿到了父亲的烈士证。如今,两张照片和父亲的烈士证放在王美蕉随身带着的背包里,王美蕉说她要背着父亲一辈子。
 
       王美蕉: 我的愿望已经了了。这两张照片,不管到哪里我都背着。我2岁刚刚学走路的时候见了他一面,之后他就永远没再回来了。他没有背过我,但我要背他一辈子。我父亲很伟大,我爱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