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宗祠里设有孔子神位 仁义传家行善事

2019-03-09 09:03:29来源:浙江家谱文化

打印 字号: T|T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叶荣的《西坑地舆记》赞此地“既有物外之清虚,亦有人间之豫逸……四时佳兴,不与人同,一带巨源,于斯为盛”丽水市莲都区西坑人多徐姓,徐氏先祖显清公,于元世祖十二年(1271)自碧湖泉庄徙居西坑村,徐氏后裔世代在此劳作休养、生息繁衍已逾740余年。西坑,因此成了徐姓的世居祖地。徐姓向称巨族,世有门风。清代以来,徐氏族人中秀才、贡生甚多,徐望璋、徐琨皆出自西坑。
      西坑徐氏宗祠,是该村徐氏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徐氏家风的重要物证。先祖曾劝诫后世子孙“切勿视为游观之所,务宜时严洁净,以荐馨香庶祈祖之克享也”。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的徐氏宗祠仅一直五架,清嘉庆六年(1801)举工修造,逐步完善东西廊、戏台、祖宗神坛等。宗祠内梁枋上悬有“有勇治方”“以厚其本”“聚德参天”等匾额,昭示着徐氏族人重仁义、讲仁爱的品质。神坛中间为徐氏先祖徐偃王像,左边为同属东海郡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像,右边为西坑开祖太公徐显清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坛上还立了一块高约1米的雕龙贴金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神牌。西坑《徐氏宗谱》载,公元前1000年许,西周时期徐国国君徐偃王,其仁义精神令曾经算计他的楚子力劝楚王曰:“偃王有道,好行仁义,不可伐。”由此推知,倡导“仁义”的徐氏将孔子牌位放于宗祠,是因徐文化与孔圣儒学确有渊源。每逢春分、秋分、清明、冬至,徐氏族人都会在此进行祭祖活动。徐氏祭祖之际同时祭拜与传承徐文化,并将祭拜徐文化纳入儒文化的先师孔子,自是不言而喻。
 
  仁义道德深植族人内心 史料记载比比皆是
 
 
       清代以来,徐氏族人中秀才、贡生甚多。宗祠内悬“文魁”“贡元”等多块匾额、宗祠门口和屋舍门井前所竖桅杆及数对桅墩便是明证。
  曾位列浙江乡试第8名的徐望璋(1776-1857),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取得当时处属越60年乡试的最好成绩。他曾主讲莲城书院十余载,每逢春秋年节,就到西坑宗祠给村人学子讲学,出其门下者均有其风范。徐望璋后被授武义县教谕,洁己爱士,武义人对其称颂至今。清同治八年(1869)丽邑廪生李国材的《望璋太翁传》称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而且廉隅是饬,非义不为,品行至方,非公不至”;西坑徐氏21世孙徐德坤《一代名流——先祖徐望璋公简略史考》赞其“为人正直,品行端方,办事有度,非义不为,乐善好施”,徐望璋“为乡试年补给诸生路费”,“损资置田81.1493亩”。从这些记述中,足见徐望璋之端方仁义。
  徐望璋之后,晚清贤德名士徐琨,曾经公选担任南乡八千户五万多人的千总(行政官员)。徐琨在西坑主持建成了大仓学馆、办学育人,还建义仓行善、惠泽乡野。徐琨在西坑所建义仓设有四格,每年约藏谷80余担,义仓的稻谷专门用于救济本地困难户。他还在碧湖、三丰、新溪、利山等地建有义仓。极为传奇的是,清咸丰八年,徐琨被太平军“请掳”,在太平军王府里,他给对方讲“道义”,最终顺利从“长毛”处获释归来。同治元年(1862)兰邑增生诸葛鄂避乱入境,合家乞食,徐琨“授馆给米三年,致敬尽礼,未尝少懈”,可见徐琨亦是心仁行善之士。
  西坑徐氏,无论业儒、经商、行医或务农,皆崇仁尚义、品行端方。《徐氏宗谱》中相关记述不胜枚举。例如,《宗为公行略》中,徐宗为“凡修庙宇桥梁皆其所乐”,而且“和亲睦族,矜孤恤寡”;《中儒先生志》中,徐中儒“泽及乡邻,功被遐迩,而且时不受谢”,“一切非礼非义皆所不为”;《赠中钮公序》中,徐中钮“以忠厚为尚,不多言不妄作,无二三虞诈之心,不随流不逐波”;《徐肇基公由西坑入碧湖创业兴家传》载,徐肇基“禀性慎厚,尤重信义”,“鱼盐贩运,慕胶禹之高风,曲药经营,得杜康之秘制”;《自远翁传》载,徐自远“凡亲朋交接周急,重君子之情,邻晨往来分财,同仁人之惠”;《逸卿公行略》载,徐友蕃“乐善不倦,周济匮乏,惟力是视”。在徐氏族人的记载中,仁义之风比比皆是。
  
《徐氏宗谱》
 
      不论业儒经商行医务农 仁义族人时时行善事
 
  或因徐氏先祖专设“学堂田”,免费为徐氏族人上学读书,且在村中倡导去陋俗、树新风,因此徐氏子孙代代承传,素质都较高。徐氏第22世孙徐灯明《西坑杂记》回忆,解放前西坑村几无白丁,亦无赌博偷盗现象,男女老少大都通琴棋书画。解放后,徐氏子孙依然传承着聚德参天、以厚其本的家风。
  1934年出生的徐忠,在任云和团县委副书记时,曾带领300多名团员青年去荒山种植数以万计的树苗,为绿化造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后调至温州地委机关工作,又到温州医学院任办公室主任、人事处长等职。出于兴趣爱好,徐忠收集了大量单验方,义务为乡亲量血压,疗伤治病,如今,他还运用单验方为他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1935年出生于西坑“三层楼”的徐灯明,因房子在解放后成了农会办公楼和民兵队部,他就整理了藏书楼里两钱柜的书,运到工作的云和文化馆保管。1996年,西坑至庞山乡村公路动工建设,当得知缺资兴建跨坑公路桥而使工程受阻时,远在杭城的徐灯明毅然慷慨解囊,捐资四万建成“新世纪桥”。徐灯明晚年时,常把子女孝敬他的钱省下来资助家乡的贫困生“穷”亲戚。
  徐灯明对先祖留下来的家风一直褒扬,不仅因家有藏书楼而引以为豪,更以天祖徐琨公建义仓行善等教育子女要热心公益、报效桑梓。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消息发布后,5月13日一早,徐王冠(徐灯明的长子,双冠控股集团董事长)就到杭州市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此外,甘肃玉树地震,老家云和关工委募捐、云和赤石钟楼募捐等,他先后捐资近百万。徐灯明之女徐王婴,现为浙江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社科联理事,善于描写报道浙商群体的发展壮大,成了浙江商人的知心朋友。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西坑的徐荣华,现为丽水市水利局总工程师、丽水市高层次人才联合会工程专家委员会会长,他曾在莲都丽云水利站工作18年,坚持以站为家,顶烈日冒酷暑,进乡间蹲田头,为改善当地农村生产条件、提高抵御洪旱灾害能力而殚精竭虑。
  从事高效农业研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徐维恩,曾提出西坑如何利用优质土地和充足水源小气候的条件来发展高品质水果,无偿为族人提供5000株价值1万元人民币的优质雪梨苗。
  现在,西坑徐氏子孙分布于欧美、东南亚、北京、上海、杭州、南昌、宁波、温州、湖州、丽水和台湾台中等地共2200多人。不论身处何地何领域,西坑徐氏子孙都在书写着仁义良善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