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皇帝比海瑞还狠,戴复古、王迈都为其点赞
嘉靖四十五(1566)年,时任户部主事(正六品)的海瑞携棺入宫,冒死上《治安疏》,直言自己“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指责嘉靖皇帝“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劝谏皇帝改正过失,实行改革,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事后海瑞被捕入狱,直到嘉靖皇帝死后才释放。海瑞因此成为古代悍不畏死的忠臣代表,被世人誉为"海青天"。

海瑞上疏
然少有人知道,在海瑞往前追溯300多年,南宋有个大臣王伯大,嘉熙元年(1237 年)上《极言逸欲败德等弊疏》,骂皇帝比之海瑞更加痛快淋漓。开篇就指出“今天下大势如江河之决,日趋日下而不可挽。”直言“人主之患,莫大乎处危亡而不知;人臣之罪,莫大乎知危亡而不言。”指责宋理宗“逸欲之害德,则天下将以陛下为商纣、周幽之人主”,让皇帝好好“反于身而自省”,为什么亲政五年,“盛德大业”未见,“天下之谤议者”何其多。王伯大的胆略和见识,在理宗一朝乃至南宋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被《宋史》赞其“立朝直谅,鲠直忠诚”,为一代名臣。

王伯大
王伯大是南宋长溪县(今霞浦)赤岸人。他的奏折很快流传出来,他披肝沥胆、为国呼号,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引起许多朝臣和文人的共鸣。著名诗人戴复古写诗《读王幼学上殿劄子》赞曰:
才到朝廷被论归,孤忠幸有九重知。
神医能识未苏病,国手难翻已败棋。
四海争传治安策,诸公如在太平时。
老夫怀抱缘何事,未到秋来早自悲。

而伯大公的另一个好朋友王迈,也是悍不畏死的直臣,他一口气写了十首同题诗《读王伯大承奏疏》,表达了他对伯大公直谏的支持:
1去非前日在端平,我以为兄不敢名,若使去非观此疏,须饶幼学作难兄。
2屡下丝纶唤不来,来时已作去安排。吾宗有此好兄弟,欲往从之天一涯。
3首疏明明点败棋,次篇字字比元龟。人中龙定子瞻是,殿上龙非安世谁。
4曳紫腰金满阙庭,被渠唤作集瓜蝇。适从何处来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
5金鏁难羁五色麟,行藏如减国精神。可怜张禹孔光辈,气息奄奄泉下人。
6直道年来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7佞夫苟几粪甘尝,余子危言袭故常。若使秉彝犹未灭,也须泚颡细思量。
8朝犯雷霆暮即行,灶间老婢莫猜惊。须知堂里饤头肉,不似山中野菜羹。
9近得故人盈纸书,却将取辱笑吾徒。世间处胡可羞事,曾见欧阳责范无。
10聒耳喧啾厌毕逋,朝阳忍听凤凰孤。朝廷若贬饶州老,我亦甘心拜尹洙。

王伯大的奏疏虽然把宋理宗骂的很惨,但最后也只是被平级外放到婺州(今浙江金华)当知州,后来再次入京,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可见宋朝是一个言路畅通、政治宽容的朝代。据说跟宋太祖曾立下秘密誓约有关,誓约规定皇帝“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

相比之下,明代的士大夫骂皇帝,的确要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了,难怪海瑞上书之前先与妻子儿女诀别,并遣散童仆,携带棺材入宫了。这种风气跟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关系,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内有"龙蟠虎踞"四字,就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腰斩了。 还有王行,蓝玉推荐于朝,后蓝玉被诛,王行亦连坐死。 而到了清代,文字狱不断,士人风骨已断,更是“万马齐喑”状态了。

附录《极言逸欲败德等弊疏》供有兴趣者品读:
今天下大势如江河之决,日趋日下而不可挽。其始也,搢绅之论,莫不交口诵咏,谓太平之期可矫足而待也;未几,则以治乱安危之制为言矣;又未几,则置治安不言而直以危乱言矣;又未几,则置危乱不言而直以亡言矣。呜呼,以亡为言,犹知有亡矣,今也置亡而不言矣。人主之患,莫大乎处危亡而不知;人臣之罪,莫大乎知危亡而不言。
陛 下亲政,五年于兹,盛德大业未能著见于天下,而招天下之谤议者何其籍籍而未已也?议逸欲之害德,则天下将以陛下为商纣、周幽之人主;议戚宦近习之挠政,则天下将以朝廷为恭、显、许、史、武、韦、仇、鱼之朝廷;议奸俦佞朋之误国,则天下又将为汉党锢、元祐党籍之君子。数者皆犯前古危亡之辙迹,忠臣恳恻而言之,志士愤激而和之。陛下虽日御治朝,日亲儒者,日修辞饰色,而终莫能弭天下之议。言者执之而不肯置,听者厌之而不惮烦,于是厌转而为疑,疑增而为忿,忿极而为愎,则罪言黜谏之意藏伏于陛下之胸中,而凡迕己者皆可逐之人矣。彼中人之性,利害不出于一身,莫不破厓绝角以阿陛下之所好。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若其无所顾恋者,则皆攘袂远引,不愿立于王之朝矣。
陛下试反于身而自省曰:吾之制行,得无有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者乎?徒见嬖昵之多,选择未已,排当之声,时有流闻,则谓精神之内守,血气之顺轨,未可也。陛下又试于宫阃之内而加省曰:凡吾之左右近属,得无有因微而入,缘形而出,意所狎信不复猜觉者乎?徒见内降干请,数至有司,里言除臣,每实人口,则谓浸润之不行,邪迳之已塞,未可也。陛下又试于朝廷政事之间而三省曰:凡吾之诸臣,得无有谗说殄行,震惊朕师,恶直丑正,侧言改度者乎?徒见刚方峭直之士,昔者所进,今不知其亡,柔佞阘茸之徒,适从何来,而遽集于斯也,则谓举国皆忠臣,圣朝无阙事,未可也。
夫以陛下之好恶用舍,无非有招致人言之道;及人言之来,又复推而不受。不知平日之际遇信任者,肯为陛下分此谤乎?无也。陛下诚能布所失于天下,而不必曲为之回护,凡人言之所不贷者,一朝赫然而尽去之,务使蠹根悉拔,孽种不留,如日月之更,如风雷之迅,则天下之谤,不改而自息矣。陛下何惮何疑而不为此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