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检察官与王献唐“结缘”

2018-10-26 10:49:32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打印 字号: T|T
■王献唐
■墓碑整修前
■墓碑整修后
    近一个时期以来,因为一起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案件,崂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与“王献唐”这个名字结了缘。
    2018年6月的一天,崂山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接到了群众举报,说康有为墓管理不善,检察院能不能管一下呀?民行科的干警们一听,都说必须要好好管理。
    检察官们直奔青岛浮山南麓,看到康有为的墓维护得还不错。同时,他们发现在康有为墓的对面,不过十来米,还有一个墓,周围杂草丛生,看起来无人管理,经过仔细辨认,发现上面写着“王献唐之墓”,且标有“市级文物保护”字样。检察官们想,虽然群众让我们管的是康有为墓,可是王献唐墓既然让我们看到了,一样也要管。于是,检察官们一方面跟有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完善康有为墓,一方面针对“王献唐之墓”,查阅资料并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同时开始准备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程序。
“发现”王献唐
    了解王献唐后,检察官们的共同感受是“震撼”!
    他被称为齐鲁文化传承的一座丰碑,是一代国学大师,是杰出的古文字学家、诗人、古籍鉴定专家。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叶圣陶、顾颉刚等称之为“中国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
    1929年起,王献唐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任职长达20余载,还曾兼职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他自筹经费将珍贵的文化古籍护送到四川,并奔走呼号成功阻止大量文物走私日本,用“另一种抗战”呵护了山东乃至全国的一支珍贵文脉。他终生致力于整理齐鲁文献、树立齐鲁学派,将自己珍藏的“闯王印”、勾践剑等8000多件珍贵文物和5万余册古籍无偿捐献给国家……
    “王献唐”(1896-1960),他与青岛非常“亲近”——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办事处大韩家村人。11岁来到开埠不久的胶澳租借地,入青岛礼贤书院就读,文科结业后插修德文班。17岁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土木工程系学习……1918年22岁时,回济南任《商务日报》和《山东日报》主编,后以两报特派记者身份常驻青岛。
    王献唐是1960年在济南去世的,先是葬于济南万灵山公墓,后根据先生遗愿,迁墓至青岛浮山。
诉前监督推动整改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王献唐无疑是这一“历史文化名称”的主要承载者之一。按照有关规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崂山区检察院立刻组织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发现王献唐墓存在无标识牌、无引导牌、道路破损、杂草丛生以及枯枝落叶无人清理等疏于管理维护的情形。检察院启动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程序,于7月24日向责任部门崂山区有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提出专人维护、建立标准、形成机制以及加设标识、印制图册等5项具体建议。如责任部门两个月内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不进行整改或整改无成效的,将依法对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崂山区有关部门对检察建议高度重视,第二天就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整改措施,并先后三次组织路道修整、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分管局长多次带队与市南区的王献唐故居主管部门对接,希望通过一体化管理,提升王献唐墓管理水平。
    8月28日,崂山区检察院对整改后的王献唐墓进行现场复核,整个墓区恢复了应有的庄严与肃穆。
搭建文化传承平台
    针对墓区的诉前监督取得初步成效后,围绕如何更好传播王献唐先生为山东文化保护和传承所做的重大贡献,更好地发挥文物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平台作用,更好地建设文化崂山、人文青岛,崂山区检察院于9月5日组织有关方面召开了王献唐墓诉前监督整改成效听证会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王献唐墓)检察公益诉讼专题座谈会。
    崂山区检察院首先经听证对尚未整改的印制反映王献唐生平事迹的图册以及加设文保等级标识等两项检察建议,要求继续整改,并表示将继续跟进监督。
    与会人员对把“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检察公益诉讼专题活动表示赞同,并提出多项意见建议。其中,青岛市王献唐研究会会长、王献唐重孙王书林表示,检察机关对王献唐墓的管理维护开展公益诉讼监督,体现了检察机关的社会担当。王献唐研究会将按照专项活动要求,把王献唐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总结好、提炼好,并探索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好王献唐先生的爱国品质、治学精神。
    青岛大学学生代表雷紫微等人建议:结合墓区未利用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把王献唐先生的墓建设为一处文化陵园,建成文化传承的平台。
    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调研员丛建滋表示,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开展‘文化崂山’建设,我们将把王献唐先生墓作为一个示范工程,结合大家提出的各项建议,形成具体的工作方案,首先是建立独立的墓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近期,我们要组织属地的社区等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落实日常管理维护职责。
    青岛市检察院及崂山区检察院的有关负责人和检察官表示,检察机关启动诉前监督程序,一方面是推进名人墓区日常管理,另一方面,注重把王先生的精神和成就传承下去。建议尽快启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行性研究,以便更大程度、更大范围传播王先生所体现的齐鲁文化精髓。
    据悉,青岛市和崂山区检察机关还将和崂山区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组织开展崂山区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检察公益诉讼监督专项活动,对座谈会的各项意见建议逐项梳理,形成台账,安排专人跟进。并借鉴此次公益诉讼有效举措,进一步拓展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丰厚城市的底蕴、固化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