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秀才”脱贫日记出版了

2018-10-22 11:02:55来源:河南日报

打印 字号: T|T
    深秋时节,沃野流金。对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脱贫户王万才来说,这个丰收季有着三重含义。
    “一是今年的西瓜、红薯、花生质优价好,兜里进了钱;二是《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精神提了劲儿;三是继被评为首届县劳模后,又当上了县人大代表,面儿上有了光。”10月18日,刚从地里忙回来的王万才给自己的丰收季做了总结。
    “脸上有尊严才能心里有干劲,心里有干劲才能脱贫有门道。等、要、靠只能坐吃山空,拼、闯、冲才能稳定脱贫。”作为全县志智双扶脱贫宣讲团的成员,王万才的精彩发言至今仍被全县贫困户津津乐道。
    王万才是贫困户中的“特例”,特殊就特殊在他是“贫困户中的文化人、文化人中的贫困户”。今年54岁的王万才,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平时酷爱舞文弄墨,人称“王秀才”。然而由于儿子先天脑瘫,妻子体弱多病,生活困顿、致富无门的王万才终日借酒消愁。2016年,王万才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各项扶贫举措的帮扶下,他开始放下酒瓶拿起锄头,流转土地种植西瓜和红薯,终于在2017年11月主动申请脱贫,成为全县干劲儿大、收入好、脱贫快的贫困户。
    精准扶贫,铭感于心。王万才见缝插针,开始撰写脱贫日记,其中有他对困苦生活的沮丧,有看到希望的欣喜,有获得帮扶的感恩,有对未来的憧憬,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贫困户的心声。
    《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的责任编辑刘春龙告诉记者,12万字的《唐河千帆过——王万才脱贫日记选》以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形式,详实记录了一名贫困户从最初的甘于贫穷、不思进取到后来执着奋进、顺利脱贫的心路历程,激起了更多贫困户脱贫精气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记者孟向东刁良梓本报通讯员马伏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