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被日本人扇过耳光后,他用自己的一生,奏响了共和国的华美乐章!

2018-10-10 10:13:22来源:【公众号】民歌中国

打印 字号: T|T
    说起著名作曲家王莘,也许还有人会感到陌生。但提起由他创作的《歌唱祖国》,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时至今日,国内很多重大的活动和节日,仍会将该作品作为礼仪曲播放。
    晚年的王莘先生曾说:“虽然我写过很多作品,但我认为我人生中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的‘歌唱祖国’!”
资料图片:作曲家王莘
    两记巴掌,埋下心底的仇恨
    1918年,王莘出生在江苏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家境贫寒,他14岁时就来到了上海谋生,在百货公司替顾客送货。在他晚年谈起这段经历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自己被日本人狠狠扇过的那两记耳光。
    那天午后,王莘要把日本人购买的沙发送到顾客家里去。在送货的路上,他被地痞流氓打劫,沙发差点被抢。好不容易把沙发背到顾客家后,王莘敲了半天门也无人应答,他就坐在沙发上干等。没想到这时日本人刚好开门,看到他后勃然大怒:“你竟然敢坐在我的沙发上,这是顶级的西班牙沙发,你这种穷瘪三,永远也不配坐!”说完就抡起巴掌,朝王莘的脸上扇了过去。
资料图片:年轻时的王莘
    伴随着两声脆响,王莘的脸上留下了两道巴掌印。这次耻辱的教训,让王莘看清了日本人的蛮横无理,也在他心里埋下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他突然领悟:“要不想被人欺负,自己就要强大!”从那以后,他经常参与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就是在那段时间,王莘结识了作曲家冼星海,并开始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
    一支铅笔,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王莘来到了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跟随冼星海、吕骥等老师学习作曲。当冼星海排练《黄河大合唱》时,王莘也作为独唱演员参与了演出。1939年,在华北联大的成立大会上,《黄河大合唱》被安排为压轴曲目演出,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都在台下坐着。在候场时,王莘全身都在发抖,同学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毛泽东在,你紧张了?”
    王莘使劲耸了耸肩说:“我是因为激动得热血沸腾,这不仅仅是歌声,更是战争中舍身救国的正义力量的怒吼。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过!”到王莘上场时,他将自己年少时的压抑与屈辱,全都化为对革命的满腔热血,慷慨激昂的歌声博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没想到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但演出却还未结束,中央领导人还在台下坐着,这可怎么办呢?
    雷声隆隆仍在继续,大雨滂沱仍在继续,但台下的毛主席却正襟危坐,依然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舞台上的演员们都被毛主席感染了,演出继续进行!在风雨雷电声中,震天的歌声与雷声交融,王莘唱得热泪盈眶,他终于明白了音乐的力量。在离开鲁艺前,冼星海送给王莘一支铅笔,并对他说:“我用这支笔写下了《黄河大合唱》,今天我把这支笔送给你,希望你也能写出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
    一个烟盒,写下《歌唱祖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王莘在北京参加了开国典礼,看着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景。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写首歌,去歌唱宽广美丽的土地、歌唱勤劳勇敢的人民、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1950年的国庆前夕,王莘再次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开国典礼的盛况,忍不住深情地吟诵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当晚,他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又想起了白天看到的场景。强烈的创作欲望让他忍不住想要动笔,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纸,翻遍全身也只找到了一个烟盒。
    王莘无奈之下,拿起笔在烟盒上写了起来:”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车窗外,祖国的壮丽山河快速闪过,王莘的眼眶湿润了。生动鲜明的歌词,雄壮有力的旋律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就这样,在飞驰的列车里,《歌唱祖国》在烟盒上诞生了。王莘回家后亲自刻印歌片,在群众中广泛教唱,这首歌很快就在北京传唱开来。
    倾尽一生,奏响祖国的乐章!
    1951年国庆前夕,也就是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央文化部通知,规定在国庆节除了要唱国歌,《歌唱祖国》也被列为必唱曲目。从此,该作品便在全国流行开来,成为了歌颂祖国的经典歌曲。没过多久,王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对他写的《歌唱祖国》赞不绝口,还特意送给他了本《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
资料图片:毛泽东在送给王莘的《毛泽东选集》上签字
    2007年10月15日,王莘病逝于天津。11月28日,在王莘离开他挚爱的祖国43天后,“嫦娥一号”卫星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了《歌唱祖国》的雄浑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资料图片:学生在王莘墓前宣誓
    王莘永远地走了,但《歌唱祖国》的歌声,却始终回响在人们耳边。他以时代的步伐为节奏,祖国的脉搏当音符,人民的心声为旋律,倾尽自己的一生,奏响了歌唱祖国的华美乐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