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五朝, 怀才不遇的吴承恩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至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吴承恩(1500年--1582年)祖居涟水,迁居淮安,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吴承恩是大明帝国停滞期的一位边缘知识分子,在以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不被当时的人所知,他写《西游记》也是表达对朝廷的不满。他在世的这段时间经历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朝,但他主要的活动还是在嘉靖、隆庆两朝。
吴承恩的父亲吴锐是个小商人,要知道在明朝商人身份是很低下的,家境清贫,父亲对吴承恩寄予厚望,而且吴承恩也确实聪颖过人,据说在当地还有小神童的称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淮安府志》中有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八岁之时就得到知府葛木赏识,让其到自己的书院读书。可见小时候吴承恩的才华有多高。但他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八股文,对神魔故事就非常感兴趣,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经十分多了,这也为他写作《西游记》打下了基础。

吴承恩
可惜造化弄人,吴承恩一直到50岁才得到个候补的贡生,51岁才当上正七品的知县。原本以为自己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也可以一展抱负,可能是自己不懂为官之道,确实不是做官的料,也可能是当时朝廷太过压迫、剥削、宵小作祟,以至于在他56岁之时就被下调到长兴当个没实权的八品县丞去了,俸禄等也要差上许多,后面没当两年县丞又被恶人诬告,也就短短的8年官场生涯里,他就彻底厌倦了,一气之下辞去官职,回老家去了,晚年穷困凄凉,靠卖文为生,享年82岁。
由此可见吴承恩是个典型的怀才不遇,和李白有点相像,不过从吴承恩的成长来看应该也是有些许清高,因为自己有文采,所以自命不凡,凡事间许多人情世故都不入他的眼,这也是官场不顺的原因吧。更多的是他痛恨当时社会的官权相互,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而感到愤怒。吴承恩是个时代的斗士,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文字的来体现当时的黑暗和官场的中的种种不是,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也可见胆子之大。
吴承恩借《西游记》讽刺明朝当局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更不是什么谬论,而是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西游记》中,道士的形象多为不堪,并非吴承恩对道教本身有什么偏见,而是他对皇帝痴迷道教从而上行下效的官场风气不满。《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身染重病,因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为此传下圣旨,命百姓选送小儿,装入鹅笼,听候使用。孙悟空深入王宫,识破“国丈”和国王宠爱的“美后”是白鹿和白面狐精变化,于是降伏白鹿,打死狐精,搭救了无辜的男孩们。这国虽号比丘,可那位“国丈”呢,用驿丞的话转述:“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美色,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这几乎是赤裸裸地影射嘉靖朝壬寅宫变宫女弑君的重大事件呀。

吴承恩
另外《西游记》里处处见人情,观音菩萨请太上老君派下属考验唐僧师徒是人情;仙佛不经请示便帮孙悟空是人情;唐僧护短猪八戒是人情;观音菩萨几次三番饶恕孙悟空是人情;观音菩萨答应孔雀大明王菩萨惩罚人间帝王是人情;所有妖王犯错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是人情;奎木狼思凡下界被擒回去到太上老君处烧火,但没几天又官复原职是人情等等。太多太多的人情,可很多事坏就坏在人情上。
《西游记》虽然表达了愤怒也体现了吴承恩君渴望“君贤臣明”的朝廷风气,《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全书以唐朝玄奘大师去天竺学习的事迹改编而成,师徒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融合了佛、道、儒三家思想!虽然是神话故事却也一点不失人情味,怪不得被后世之人评价如此之高!
就我而感,感觉说的孙悟空就是吴承恩本人,一开始大闹天空代表着他想渴望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而路上所遇的妖怪都是有背景的也代表着他在职场中一直被打压,而为非作歹也起些官宦之家,官官相护,等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