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童姓慎德堂
漳州童氏始祖童其中,唐末随王潮入闽,又从福州迁漳州,十多年后又迁漳平永福,童万松十六世童立大生学科,学颜,学恭三子,其中学科于元至元四年迁到华安高车际头村开基。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由二十七世童氏达天字宜中号贡父主持及五房吴招、吴裕、吴森、吴赐、吴佑倡建了宗祠“慎德堂”。
慎德堂座落在高车村下洋田中间,三面群山环抱,祖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平方米,大门前石板埕30平方米。夯土墙体,单檐悬山顶,燕尾脊,以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面阔三间,正面明间内收,作凹窝式,双开板门,写“祖德”、“宗功”,两侧木隔扇门,开角门,分别写“出孝”、“入第”。镜面卷草柜台脚,素面裙堵,圆形石镂花雌虎窗。通常从角门进入“慎德堂”前厅,前厅为九架檩,圆石柱,天井墁条石,正厅深三间,十三檩三架梁。四根大楠木圆金柱,柱上嵌刻的对联为:慎独矢寅恭讵特陈俎,德微绵子姓无兆序穆序昭;慎思之明辨矣有德此有人,德者本财之用以利为义也。大厅堂上悬“慎德堂”匾,正为公妈龛,供奉童氏自一世祖至二十二世祖的神主牌位,厅堂东西两则墙上,写着童氏家族入闽后的字辈联六十二字:“固始开疆名传敬义高千古念先人肇修论纪敢忘春祀秋尝黍稷馨香光祖德;雁门衍派学博通经著一时思后裔克绍箕裘全凭左图右史芝兰秀茁振家声”。尽表童氏家族诗礼传家之风范。
清乾隆元年,童氏二十八世童仕俊就移居台湾,定居于板桥地区,后裔分布在台北县、板桥市、土城市、新店市、桃园市、基隆市等地,有一万多人,迁台的童氏宗亲还带去了祖地奉祀董将军神像的习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定居于板桥、桃园二地区的童仕俊、童隆政、童成仁等童姓宗亲,为追宗祖德,、还回到祖地,重修五世祖、十六世祖、十七世祖的坟墓,并交流族谱,至今,两地族谱也完全一致。
1990年4月台北县中和市十多名童姓宗亲,首次组团到高车童氏大宗祖祠“慎德堂”寻根谒祖后。此后多次组团前来参加高车童氏大宗祖祠“慎德堂”祭祖大典,盛况空前。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