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印尼老归侨终身难忘:重回家乡圆65年梦想
中新网郑州2月27日电 (王秋兰)“在2012年清明节期间,我回到阔别65年的家乡金门,在髦耋之年再次回到家乡探亲、祭祖、扫墓,让我圆了多年以来的梦想,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25日下午,九旬印尼老归侨黄锡奎向笔者倾诉说。
黄锡奎出生于1924年,14岁那年跟随他父亲来到到印尼经商,期间做了许多慈善和公益事业。上世纪五十年代,回到祖国后他又扎根河南,默默无闻的奉献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
黄锡奎告诉笔者,要说起他上次回乡探亲的时间要追溯到1947年,距离2012年已经有65年。1983年黄锡奎的母亲去世,让黄锡奎愧疚、内疚的是在他母亲去世时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悔恨、思念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有时候一个人还会默默的掉下泪水,他迫切地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家乡,在他的母亲墓前上一炷香,扫一下墓,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尽到孝道。
黄锡奎介绍,由于他在印尼和河南均采用族谱中的名字“黄锡奎”,然而在金门户籍登记的名字叫“黄汉章”,又因在户籍登记的名字中找不到“黄锡奎”这个名字,所以导致一些相关手续无法办理,假如回到金门探亲,必须得跟着旅行社才能到达那里,而且在当地只能一日游,这让一家人非常无奈。
1998年,黄锡奎辗转联系到了金门爱心人士许金龙,并向许金龙表达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在许金龙和其他爱心人士热心帮助下,黄锡奎一家7口得到了四天三夜的机会。2012年清明节期间,带着思念和牵挂,黄锡奎一家跟随旅行社如愿以偿回到了金门。
站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黄锡奎终于见到了亲人,然而站在他面前的白发老人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弟弟,两个人见面时情绪非常激动,但是因为年龄已经很大,在双方家人的劝说下,两位老人极力控制各自的情感。此时,多年未说闽南话的黄锡奎,再次与他的弟弟用家乡话闲聊起来,简单的几句问候,让两个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家里也瞬间热闹起来。
“看到家里亲人们非常幸福、美满,各方面也过的非常好,我打心眼里高兴啊。”黄锡奎说。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黄锡奎因母亲去世多年,而他自己总因为没有尽到孝道而感到自责。黄锡奎介绍,那天他带着妻子、儿子、儿媳、女儿来到他母亲公墓前,他把埋藏在心底已久的话释放了出来,愧疚和自责再次涌上心头。
黄锡奎说,他的家族在金门属于名门望族,其父亲也是一名知名印尼侨领。这次他回到金门,特地回到了祖宅。他发现以前的青砖蓝瓦、物件的摆设、各种雕刻造型已经不复存在,可能是年代久远,多次修葺的缘故,现在的祖宅看起来更加美轮美奂。
采访之余,黄锡奎迈着蹒跚的脚步从卧室里拿出了一个盒子,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找到了一本相册,一一向笔者介绍:“你看,这是我去祖宅时让孩子们拍的照片,再看这一张,这个白发老人是我的弟弟……”
回乡探亲、拜祖坟、扫墓,了却了黄锡奎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看到家乡变化这么大,亲人们的生活也非常和和美美,他心里更多的是高兴。
“岁数大了,现在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尽量多多看望在金门的亲人和朋友,在母亲公墓前多扫几次墓,尽一下孝道。”黄锡奎兴奋地说,今年的清明节期间,他和儿女们将再次回到金门探亲、目前具体计划正在筹划中。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