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笃清:一刀一凿刻出时代匠心
“清代戏曲家李渔将黄杨木喻为‘木之君子’,所以我在雕刻的时候,是与君子交流,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将它做好。”“杭州工匠”王笃清觉得,每一棵黄杨木都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不断使其生命生发出来,是一份责任。
在王笃清看来,做雕刻得要有“铁杵磨成针”的耐心,将作品一点一滴“磨”出。这些年他“磨”出了不少好作品——《千手观音》获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览金奖,《包青天》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雨》获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中信杯”金奖。他还先后在中国美院、中韩建交三十周年“文化月”活动中举办个人作品展,完成了虎跑济公殿和虎跑济公塔院大型木雕、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望宸阁大型木雕等作品。
多年来,王笃清一直在黄杨木雕领域精耕细作。他从传统工艺中总结黄杨木雕的共性,以独特视角来审视、挖掘、发现、展示黄杨木雕的个性,同时融入现代风格,通过自己的艺术表达,将艺术的坚守与嬗变融合起来,走出了不同于前辈的另类路径。“当代的黄杨木雕精品应是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作品。”王笃清说,传承并不是简单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更多的是推动这门技艺的创新发展,这种“推动”才是传承的生命所在。
如今,王笃清以黄杨木雕为基点做着文化与商业的跨界,“不管前进的路途上有多曲折,始终要有百折不挠、顽强持久的韧劲才能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