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二届物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嘉宾风采——王新兵教授

2018-07-04 15:36:50来源:搜狐

打印 字号: T|T
  首届区块链技术与教育高峰论坛
  (桂林,7月22-24日)
  大会特邀了在物联网科研和教育领域的众多专家做大会报告,其中,王新兵教授将做“移动互联网课程的建设”专题报告。
  王新兵,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工程系通信网络方向责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宝钢优秀教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网络、认知无线电、无线社会网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教育部霍英东基金等20余项。在IEEE/ACM汇刊发表长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通信作者40余篇,包括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1篇、IEEE/ACMTransonNetworking12篇、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inCommunications5篇、IEEETransactionsonCommunications13篇、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16篇、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6篇、IEEETransactionsonParallelandDistributedSystem11篇,国际会议ACMMobiCom3篇、ACMMobiHoc9篇、ACMMobiSys1篇、ACMUbicomp1篇、IEEEINFOCOM25篇以及ICC、GLOBECOM50余篇,出版英文学术专著2部,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其中授权21项。发表论文引用4130次(GoogleScholar统计),H-index32,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研究获得多位美国、加拿大、印度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50余位IEEE/ACMFellow的引用与评价,担任ChinaCommunications副主编(Associate-Editor-in-Chief)、IEEE/ACMTransactionsonNetworking编委(Editor)、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编委(AssociateEditor)、ACMTransactionsonSensorNetworks编委(Editor)。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2009),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论文奖(2014);担任ACM中国理事会副主席(2013-)、IEEE信号处理上海分会主席(2016-)、IEEE通信学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2012-)。
  教学方面,王新兵教授秉持“国际化、高起点、求创新、重实践”的通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长期扎根教学一线,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1)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IEEE国际化试点班,担任首届班主任,参照国际顶尖大学通信学科的课程设置,构建了本地化、模块化的全新课程体系,建立了基于导师制、参赛制和淘汰制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毕业学生均获得继续深造资格。因人才培养成绩突出,IEEE主席PeterStaecker博士亲自发来贺信。(2)长期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课程,创设了学科专业课程《移动互联网导论》并出版了相关教材,构建了移动互联网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无缝衔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本科生创新教育培养模式,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所指导的学生在学科竞赛、论文发表、科技创业和出国深造等方面均取得成绩。王新兵教授三次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首批入选“交大名师库”,2011年获交大“烛光奖”,2015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编著的教材被全国百余所高校(含30余所985高校)采用作为教材/参考书;主持召开了首届全国移动互联网教学研讨会(2016),并受邀在全国网络课程教学会议上做主题报告(2016、2017);主讲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入选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被上海教育电视台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20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