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烟王”王四海:种烟就是种金豆
种烟就是种金豆
6月22日,正是烤烟成熟大好时节,在素有“金叶之乡”之称的宁远县仁和镇,成行成片的烤烟碧浪滚滚,烟叶郁郁葱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王老板,看来今年你又要大发烟财了!”在徐家村王四海的烤烟田里,笔者见到了有着28年种烟历史人称“烟王”的王四海。
王四海今年50岁,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看上去十分精干。谈起种烟的事儿,他如数家珍,娓娓到来。王四海最早开始接触烟叶种植是在1990年,当时他刚结婚,和兄弟分了家,种了两亩烤烟养家糊口。
“虽然种植规模很小,但很累很苦,整天围着烟田转,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王四海开始寻找出路。1998年,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很多土地抛荒。他把村里50多亩农田全部流转过来种上烤烟,开始了自己的规模化种烟之路。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新闻,一个人种那么多烟,全县都闻所未闻。”说起王四海成为全县首个烤烟大户,与烟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原仁和镇烟草站站长柏建山都由衷的敬佩。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王四海逐步掌握了烟田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智能化烘烤、分级扎把等技术,当年纯收入就有8万多元,成了全县“种烟状元”。
从50亩、100亩、200亩,随着烟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成了最大的问题。烟叶移栽和烟叶烘烤的时候请不到工人,工价也从最初的每天50元涨到100元,村民们也不再愿意把土地出租给他。2016年,为了让全村人都有钱赚,王四海成立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用土地、劳力入股,由他提供产前投入、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烟叶烘烤与分级销售,农户不用投入一分钱,种烟时只需要遵照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在移栽、打顶、采收结束后按“334”的比例获得收入,不用承担种植风险,一年算下来,农田租金加上投工投劳有1万多元的收入。
“种烟就是种金豆。”正在田里帮助王四海收割烤烟的村民王友情满脸笑容,“我家5亩土地流转给他后,每年租金就有1000元,在这里打工帮助种烟,半年多时间,收入就1万多元,跟着他有钱赚。”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